磐石的压力暂时得到了缓解,一直到年底林观复都在忙着稳固好不容易打出来的市场,稳固供应链,天南海北的飞,唯一庆幸的可能就是能坐飞机,不用再一个目的地得换三四个交通工具。
第二批目标客户也没落下,选择了几个示范县建立完整的销售和服务网络,打造了能供人参考的“样板间”。以点带面向周边地区辐射。
林观复算是带着磐石再次杀回业内,虽然没到风生水起的地步,但业内和专业媒体都认识到这家“不一样”的科技企业,林观复手里还有不少以前的人脉联系走动起来,甚至还有人想要让她牵桥搭线来磐石。
林观复挂断电话忍不住感慨,终于有种翻身的感觉了。
春节到处都弥漫着喜庆的气息,林奶奶和林爷爷平时在老房子和新家对半住,但到了年底还是愿意和老邻居们在一块说说话。
街道两旁挂满了红灯笼,商场里播放着欢快的贺岁歌曲,林观复和詹康宁正在挑选年货,今年比较特殊,两位大忙人难得大包小包。
詹康宁看着俩人一块挑选的给双方长辈的礼物,有种交换的好笑。
“我们这回去还容易记混了,可千万别说错。”
林观复挑完年礼开始挑她的食物,琳琅满目的饼干糖果已经无法让她产生食欲,她走向速食区,步伐坚定。
詹康宁不知道想到什么笑得不行,得到了林观复的一个白眼。
“我只是想着大过年的爷爷奶奶肯定做了很多好吃的,结果你买一堆方便面回去,真不怕挨骂啊。”
林观复表情得意:“你每年过年的时候难道不会看到那些大鱼大肉就没胃口吗?你敢说不想念一口麻辣烫?”
这会儿的麻辣烫是真物美价廉味道极佳,尤其是那种小摊小贩,每次摆摊散发的味道都能把人从另外一条街勾过去。
詹康宁:“……但需要躲着家里人。”
两位外人眼里高端商务人士,口味也很接地气,偶尔会约着吃一吃街边的“垃圾食品”。
林观复回过头又塞了些肉肠和鸡爪:“再说啦,过年不能骂孩子的。”
“我自小还没正儿八经挨过骂,爷爷奶奶顶多唠叨两句。”
詹康宁帮她推着车:“那你很幸福咯。”
“我真的不能大年三十上门吗?”
林观复眼皮子都没动一下:“叔叔阿姨不是从村里赶过来陪你过年嘛,你好好陪着叔叔阿姨。”
詹康宁给她丢进来的东西腾出位置,购物车满满当当,俩人买东西都舍得下手,这里的大部分都还不是双方给长辈买的礼物。
“我可没这个荣幸。过去几年过年忙回不去,他们也没陪我的心思,今年赶过来可不是看的我的面子。”
林观复瞥了他一眼:“哦。”
“等会儿再去给阿姨买个大金镯子吧,实惠还符合审美。”
真买点吃的穿的用的,可能还舍不得,不如大金镯子方便。
最重要的是,炫耀的时候直白,只要往手上一戴,根本不需要开口,旁人的目光就聚集过来。
詹康宁:“你不用花”
“别在这么开心的日子说些扫兴的话,你自己给我奶奶买玉,我难道还能回轻了不成?”
而且,以俩人现在的身家来说,算不上多昂贵。
林观复驾驶着新买的轿车驶入熟悉的小区,后排和后备箱里面堆满了年货。
小区变化不小,老小区又翻修了,停车场里也多了一些私家车,健身区增加了新的器材设备。
詹康宁帮忙送东西,他是第一次来这个老小区,还在和林观复说养老确实不错。
李婶子第一个看到林观复,还看到了她身边的詹康宁,林观复保证,那一瞬间李婶子的眼睛亮了一度。
“观复回来啦,买这么多东西,林老师他们可真有福气。”李婶子喜气洋洋,嗓门很大,“这是带着你对象回来?”
林观复只是轻轻点头,没有让话题在詹康宁身上打转,笑着拿出一盒点心:“李婶看着越来越年轻,这是我给您带的点心,正好在这里遇到了,老字号的糕点。”
“每次都这么客气。”李婶子也没拒绝,林观复回来的不多,但她和林爷爷、林奶奶来往的不少,“你爷爷奶奶今年可是要高兴了,家里飘香的味道我家都闻到了。”
走到单元楼门口,楼道里安装了声控灯,那种熟悉的需要跺脚和吼一声才能亮的感觉又回来了。
林爷爷和林奶奶看到大包小包完全没有空手的俩人赶紧迎上去,第一句话就是“说了不用买这么多”。
林观复和詹康宁对视一眼,詹康宁笑着把年货递过去:“奶奶,这是应该的,我第一次过年上门。”
两位老人的手依然稳健,李婶子没说错,家里确实都是炸香的味道,大部分都是林观复点的虎皮菜。
客厅里的大彩电正在勤勤恳恳工作,旁边又多了个dVd伙伴。
林爷爷和詹康宁正在说话,林观复也把厨房里的林奶奶拉出来休息,林观复自然地靠在林奶奶身上,看着被爷爷询问时比谈生意还要严肃紧绷的詹康宁,眼睛里都是笑意。
学习经验的好机会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