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枪声突然响起,打破了原本的宁静,然而三连的电话却依旧沉默着,仿佛被遗忘在了角落里。
三连连长只能焦急地坐在那里,眼睁睁地看着兄弟部队与鬼子激烈交火,心中充满了羡慕和无奈。
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战场上,看着一个伪军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从山坡上滚落下去,紧接着,又有一个鬼子也紧随其后,翻滚着摔下山去。
这场景就像下饺子一样,不断有鬼子或伪军从山上滚落,场面异常混乱。
三连连长不禁感叹道:“兄弟们打得可真轻松啊!”
他心中暗自思忖,如果此时自己能够带领三连的兄弟们,从背后突袭这些正在进攻的小鬼子,肯定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正当他沉浸在想象中时,眼前的一幕让他惊愕不已——只见那些小鬼子和伪军,真的如他所期望的那样,用连滚带爬的狼狈姿势,逃回了他们的出发阵地。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败退,井上并没有责怪手下的士兵。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这其实是在他意料之中的事情。
这次进攻不仅是一次试探进攻,更是一种火力侦察,目的是寻找敌人的防守薄弱点,引诱他们的明堡暗堡暴露目标。
结果他失算了,因为抗日军居高临下,只要在战壕里放上不多的人,再加上他的连发火力,对那些已经气喘吁吁,腿软脚酸的鬼子和伪军,根本不用明堡暗堡现身,就将他们打的屁滚尿流,
留下了一批黄乎乎的肮脏,就完成了第1次战斗的胜利。
井上光夫也认为,这一次试探进攻规模小了,并没有实现自己所想象的战果,于是这一次,他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了白马山阵地,出动了伪军的一个营,配备自己的一个中队,对白马山阵地发动了再一次的进攻。
炮火准备过后,鬼子和伪军黄呼呼的身影,就铺满了白马山的山坡,发动了猛烈的冲锋。
鬼子们在陡峭的山路上艰难地攀爬着,汗水湿透了他们的军装,每一步都显得异常吃力。然而,带队的鬼子心中的目标却异常坚定——攻占半山腰的阻击阵地。
就在鬼子们即将抵达目标地点,准备对阻击阵地发动进攻时,突然间,一阵密集的重机枪枪声,从对面的尖山阵地上响起。
一道道火炼在冲锋的鬼子和伪军的背后,交织成网,来回扫射。鬼子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他们的身体在枪林弹雨中颤抖着,瞬间被撕成了碎片。
防守在这里的王团长看到这一幕,气得暴跳如雷。
他抓起电话,对着话筒咆哮道:“总台总台,请给我接尖山的李老鬼!”
电话那头传来了李团长的声音,王团长怒吼道:“是李老鬼吗?谁让你开枪的?
帮忙?我用你帮什么忙?
我这里完全能够轻松应对,根本不需要你的帮忙!
而且,田总指挥不是说过了吗,现在这个阶段要示敌以弱,等着鬼子发动真正的集团冲锋的时候,再狠狠地揍他们!
你这是违抗军令,你这是抢功。小心我告你的黑状!
我告诉你,下次你再给我帮这种倒忙,我就直接请总指挥狠狠地惩罚你!”
他们两个人在电话里激烈地争论着,互不相让,谁也不肯让步。然而,就在他们争论不休的时候,白马峰阵地上突然响起了一阵震耳欲聋的枪声。
他们的火力输出异常凶猛,连绵不绝,形成了一道密集的火力网。子弹像雨点般倾泻而出,将一群又一群的鬼子和伪军打得抱头鼠窜,纷纷倒毙在阵地上。
此时,就连轻重机枪都懒得开火了,因为战士们的步枪火力已经足够强大,足以压制住敌人的进攻。
紧接着,一枚枚手榴弹被甩了出来,这些手雷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准确地落在敌人中间。
手榴弹借着山势滚落,一路翻滚着,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
当它们滚到一定距离后,突然轰然爆炸,掀起一片巨大的烟尘和火光。
每一个炸点周围,都会有一群鬼子惨叫着、哀嚎着,被炸得四处飞散。
而根据地自己研究的花瓣手雷,更是威力惊人,它们体型硕大,爆炸威力巨大,简直就是一颗颗高爆的地雷。
只要有一颗花瓣手雷滚入敌群,立刻就会引发一场毁灭性的爆炸,炸死一大片敌人。
这次鬼子的进攻再次被轻松地打退了,他们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散落在阵地上,鲜血染红了土地。
连续两次进攻失败,这一切都在井上光伏的预料之中。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再次下令大炮猛攻,炮弹如雨点般落在阵地上,炸得土石飞溅,整个阵地都被笼罩在一片硝烟之中。
经过足足 20 分钟的炮火准备之后,井上光伏终于发起了小鬼子最习惯用的集团冲锋。
他们的目标是依旧是白马山,同时也对尖山发动了牵制进攻,不让尖山对白马山进攻的部队,实行火力支援。
各个坑道里的敌情通报,如雪花般纷纷扬扬地飘落到田绍刚的面前。他凝视着这些战报,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这是一次重创敌人的绝佳机会!
田绍刚深吸一口气,毫不犹豫地拿起对讲机,迅速下达命令:“总台总台,立刻给我接通炮兵!给我接通白马山!给我接通尖山!”
电话那头,炮兵部队的指挥官接到命令后,毫不犹豫地回应道:“明白,长官!我们马上对进攻的鬼子发动炮击!”
与此同时,白马山的守军也接到了田绍刚的指示。他们不再隐藏自己的实力,明堡和暗堡同时开火,密集的火力如雨点般倾泻在敌人身上。
而尖山的守军则根据田绍刚的命令,运用轻武器,有效地牵制住了进攻的鬼子。重机枪手们则将枪口对准了白马峰的敌人,毫不留情地扫射着。
这次鬼子出动了足足三千多人,他们得到的命令异常严厉——不冲进敌人的阵地,绝不允许退却!
为了确保这道军令的严格执行,一挺挺重机枪,被冷酷地安置在冲锋的鬼子和伪军身后,黑洞洞的枪口在告诉冲锋的鬼子和伪军,一个残酷的事实:要么你死在进攻的路上,要么你死在督战队的枪口下,没有第三种选择!
为天皇去死,死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