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寒的冬日里,鬼子的大队长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毫不犹豫地撕下了自己的军装,露出了那短小精悍的胸脯。
接着,他从身上取出一条月经带,熟练地将其捆在额头,这就是玉碎的标志。
随后,他抽出那把锋利的指挥刀,高高举起,对着抗日军的阵地发出了一声嘶吼:“板载,杀给给——”这声嘶吼响彻整个战场。
所有的鬼子见状,纷纷效仿他们的大队长,迅速地撕下军装,露出胸膛,然后将月经带绑在额头上。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这是一种早已训练好的仪式。
紧接着,这些鬼子如同一群疯狂的蝗虫一般,气势汹汹地向抗日军的阵地发起了玉碎进攻。眨眼之间,白马山的山坡上再次被这群蝗虫所覆盖,密密麻麻的身影让人不寒而栗。
就在最后一个敌人通过三连的暗堡之后,三连长手边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他迅速抓起电话,听筒里传来了营长的命令:“立刻展开倒打射击,一定不要让一个鬼子逃回去!”
听到这个命令,三连长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色。他毫不犹豫地对着早已按捺不住的兄弟们大吼一声:“打开射击孔,轻重火器一起上,打!”
随着他的这一声怒吼,战士们迅速地推开了遮掩的伪装,露出了那一排排黑洞洞的枪口。
一百条大八粒火力全开,十一挺轻重机枪同时喷出了猛烈的火舌,如同一道道火龙,直追着敌人的屁股后面泼洒了出去。
反斜面炮兵阵地上,一门门大炮如同被激怒的巨兽一般,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声。炮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带着炙热的火焰和强大的冲击力,狠狠地砸向鬼子的冲锋队形。
山上山下,枪声、爆炸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震耳欲聋的巨响,仿佛整个天地都被这恐怖的声音撕裂开来。
在这混乱的战场上,根本无法分辨出具体的枪声和爆炸声,它们已经连成了一片,如同滚滚雷声一般,让人的耳膜都几乎要被震破。
经过将近 40 分钟的激烈战斗,当带头冲锋的鬼子大队长被炮弹击中,一命呜呼之后,整个战场的枪炮声才戛然而止。
三千个冲锋的鬼子伪军,在这场血腥的战斗中,为了效忠他们所谓的天皇和大东亚共荣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然而,他们的迷梦最终也随着生命的消逝而破灭。
井上光夫终于实现了他的目标,但这胜利的代价却是如此巨大。三千条生命在这片土地上消逝,只留下一片狼藉。
作战参谋迅速将暴露的大小明堡暗堡、大小火力点以及炮兵阵地,都清清楚楚地标注在了作战地图上,为后续的战斗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支持。
鬼子的炮阵地虽然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坏,但他们的重炮射程极远,远远超出了抗日军火炮的打击范围。
这一次,鬼子们开始对地图上标注的目标,展开了精确而猛烈的炮击。
炮弹如雨点般砸向山上的目标,爆炸声响彻云霄。
三连长躲在坑道里,紧张地注视着敌人的炮击。他眼睁睁地看着一颗颗炮弹,准确无误地砸进自己的倒打阵地的外壕,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心疼。
“这么多的大家伙啊!”三连长暗自感叹道,“要是这些重炮能被咱们战后缴获,那该有多好啊!”
鬼子的炮兵训练有素,他们的炮击准确而高效,让三连长感到无可奈何。他只能默默地看着敌人浪费着宝贵的弹药,心中的怒火不断升腾。
“鬼子这个运输大队长,简直就是在浪费咱们的弹药啊!”三连长愤愤不平地说道,“等反击的时候,我一定要抓住小鬼子的炮兵指挥官,狠狠地揍他一顿,让他知道败家的后果!”
说罢,三连长紧紧握起拳头,仿佛已经能够感受到,打在鬼子指挥官屁股上的快感。他咬牙切齿地诅咒着这帮败家瘪犊子。
这样激烈而惨烈的战斗就这样持续着,双方都在拼尽全力,互不相让。
而就在此时,田绍志又一次接到了徐剑飞下达的命令。
这道命令要求他,必须积极主动地与各地的武工队、以及民兵展开紧密协作,对那些分散的鬼子小队,实施伏击和攻击行动。
不仅如此,对于那些聚拢在一起但人数不超过一个大队的鬼子部队,同样要毫不迟疑地给予坚决而果断的打击。
徐剑飞特别强调,田绍志必须在短短十天的时间内,竭尽全力地消灭敌人,绝不能让鬼子在半个月之后的反击战中,拥有足够的兵力去支援井上旅团。
然而,徐剑飞也慎重地嘱咐田绍志,如果再出现类似孤儿山那样的情况,即小鬼子占据了有利地形,那么就绝对不要贸然进攻。
一定要确保只打那些对自己有利、有把握取胜的仗。
田绍志深知这道命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毫不犹豫地立刻坚决执行了起来。
与此同时,徐剑飞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决定率领自己的主力部队,也投入到西面战场。
他的目标是在那里给鬼子和伪军造成更大的消耗,从而为自己最终歼灭井上旅团,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面对五千被俘虏的伪军,徐剑飞决定将他们全部放回去。
首先,他并不具备杨振宇那样卓越的鼓动宣传能力,这使得他在收编这支伪军时遇到了困难。
尽管他努力尝试,但始终无法像杨振宇那样,迅速而有效地将伪军纳入自己的队伍。
其次,即使成功收编了这些伪军,他们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差劲了。这些伪军不仅无法提升整体战斗力,反而会因为其糟糕的表现,给自己的主力掺水,而拖累整个队伍。
如果在与井上旅团的决战中,这些伪军成为累赘,那么不仅会影响战斗结果,甚至可能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
于是,他派遣特战大队押送这些伪军渡过长江,确保他们远离主战场。这样一来,既可以避免伪军对自己的队伍造成负面影响,又能保证他们不会被敌人利用。
与此同时,他率领自己的主力部队,一路狂奔向西,迅速加入西面的战场。
西面战场的局势虽然不像东面战场那样,能够干净利落地歼灭来犯之敌,但也呈现出一片良好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