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将徐剑飞的老巢一举摧毁,小鬼子可谓是煞费苦心、做足了功课。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多次领教过了,徐剑飞所率领的特战大队的厉害,可谓是吃尽了苦头。
通过对特务汉奸的审讯和情报收集,小鬼子对白马尖山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深知这座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是一块极其难啃的硬骨头。
面对如此艰难的任务,小鬼子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他们预计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攻破这座山。
为了确保战斗的顺利进行,为了避免特战队掐断后勤补给线,小鬼子开始高度重视后勤补给线。
毕竟,战争不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物资和资源的比拼。这一次,他们可谓是倾尽全力,携带了充足的后勤补给物资。
配属给小鬼子的那个伪军师,实际上就是一个辎重运输队。这个运输队携带了足够维持半个月的物资储备,包括食物、弹药、医疗用品等等。
可以说,小鬼子在后勤保障方面下足了功夫。
由于山区地形复杂,坦克等重型武器在这里难以发挥作用。小鬼子费尽周折,硬是将十门 105 大口径巨炮,拖拽到了战场上。这些巨炮威力巨大,将成为他们攻坚的利器。
更令人发指的是,小鬼子还卑鄙地带来了大量的毒气弹。他们企图用这些毒气弹开路,消灭抗日军的有生力量,以达到快速突破防线的目的。
然而,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些卑鄙之徒竟然丧心病狂地带来了细菌弹!
他们企图在胜利撤离时,将这些致命的武器,投放在这片根据地,引发一场大规模的瘟疫,让这片原本充满生机的土地,变成一片死寂的无人区,以消灭那些被徐剑飞彻底洗脑的根据地百姓。
经过一天的休整,士兵们恢复了行军的疲惫,井上光夫也趁机构筑了强大的重炮阵地。
当太阳刚刚升起,第一发重炮炮弹如同一颗巨大的流星划过天际,准确地落在了抗日军的防御阵地上。
刹那间,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伴随着直冲霄汉的浓烟与土石的烟柱腾空而起,仿佛是地狱之门被猛然打开,宣告着根据地保卫战的正式打响。
紧接着,一发又一发的重炮炮弹,以及山炮、野炮的炮弹,如雨点般密集地砸向根据地的防御阵地。这些炮弹犹如冰雹一般,无情地砸在阵地上,掀起了阵阵烟尘和火光。一时间,浓烟滚滚,烈火熊熊,整个战场都被笼罩在一片混沌之中,这场攻坚战瞬间被推向了高潮。
然而,尽管鬼子的炮火异常凶猛,如暴风骤雨般袭来,但白马尖山阵地一座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始终保持着死一般的沉寂。
没有一丝一毫的枪声回应,更别提那震耳欲聋的大炮反击了。
各个坑道里的战士们,显得异常从容淡定。他们悠然自得地倾听着外面那震耳欲聋的炮声,仿佛这只是一场微不足道的暴风雨。
他们甚至还惬意地享受着巨炮轰击所带来的摇晃,就像坐在吊床上。
战士们轻松地擦拭着手中的枪支,将一颗颗子弹在石壁上仔细地摩擦,然后稳稳地压入弹条。到时候给敌人致命一击。
就在这时,突然间,那原本轰鸣不止的大炮,戛然而止。坑道里顿时响起了一阵尖利的哨子声,哔哔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响彻整个坑道。
战士们闻声而动,迅速起身,手持大八粒,风驰电掣般冲向坑道的各个枪口处,严阵以待。他们的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拖沓。
与此同时,田绍刚也在紧张地摇动着电话。电话那头,总机班房里的女子声音虽然柔和,但却透露出一股急迫。“三连三连,请接电话。总指挥,已经接通三连。”
田绍刚紧紧握着听筒,对着三连连长严肃地说道:“你是第一线,一定要沉住气,绝对不能轻举妄动!没有我的命令,绝对不许开枪!记住倒打火力的要点,这次只是鬼子的试探性进攻,我们不能过早暴露目标。”
三连连长深知任务的重要性,他立刻用洪亮的声音回答道:“是!”
就在这时,一名通讯兵匆匆跑来,报告说:“二营来电话,请总指挥接听。”
田绍刚迅速接过听筒,只听二营长焦急地说道:“报告总指挥,我们的一个坑道的一个出击口被炸塌了,我们正在全力抢修。”
田绍刚心中一紧,但他很快冷静下来,果断地命令道:“我知道了。总台总台,请立刻给我呼叫四营。”
不一会儿,四营的电话接通了,田绍刚对着话筒大声喊道:“四营吗?二营的坑道出口被炸塌了,我命令你立刻派出一个连,火速进入二营的战壕,接替他们的防守任务!”
“是!”四营长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紧接着,田绍刚又对通讯兵喊道:“总台总台,马上给我联系三团团长!”
一道道军情如潮水般涌来,田绍刚却有条不紊地处理着每一个问题,下达着一道道精准的命令。在这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展现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冷静果断的决策力。
而这位曾经被鬼子送到日本士官学校深造的将军,如今正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带领着部队与敌人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这一回,田绍刚是准备,完完全全将自己的所学还回给鬼子了。
炮火停止了,送死的伪军被鬼子驱赶着,开始发动试探性进攻。
白马尖山山势险峻,峰回路转,鬼子和伪军们每向上攀登一步都显得异常吃力。在这严寒的冬日里,他们才爬了一小会儿,额头就已经开始冒汗,继续艰难前行一段后,更是大汗淋漓。有些倒霉的家伙,一个不小心踩空了脚,便像滚雪球一样,直直地滚落回山脚。
而三连的连长此时正蹲伏在一个隐蔽的暗堡中,透过射击孔,眼睁睁地看着鬼子们一双双军鞋,从自己眼前走过。那些穿着布鞋的,自然是伪军;而脚蹬反毛皮鞋的,则毫无疑问是鬼子。
然而,无论是伪军还是鬼子,竟然没有一个人对这个暗藏在眼皮底下的暗堡,产生丝毫的怀疑和警觉,他们只顾埋头继续艰难地向上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