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陛下!”
“免礼!”
刘禅屏退左右,此时房间里,只剩下他和两名董神医的弟子。
刘禅示意两人坐下说话,他自己颓然坐在胡床上道:
“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无论什么药,针灸,汤剂,都不行吗?”
面对刘禅的询问,两人对视一眼,陈医者拱手道:
“陛下,人力有时穷,
更何况这也并不是疾病。
丞相年事已高,几近油尽灯枯。
如瓜熟蒂落一般,
还请陛下恕我等实在无能为力。”
刘禅又怎会不知道这个?
时间,从来都是生命最好的朋友,也是生命最大的敌人。
他只是一直都在逃避这个问题罢了。
沉默了许久,刘禅搓了搓脸,深吸一口气道:
“是朕失态了,两位医者见谅。
相父乃朕至亲,朕确实不能免俗。
日常保养,还请继续费心。
两位也要继续守口如瓶,不要让相父知道。”
“我等遵命。”
两名医者离开,只留下刘禅一个人坐在屋里。
室内使用的火油马灯,将他的影子拉长。
……
腾!
随着旋钮的调节,透明玻璃罩中的马灯火苗蹿起老高。
火苗跳动中,墙上的影子如同在风中摇曳一般。
诸葛亮咳嗽着把旋钮往回调了调,保持合适的亮度。
他这才铺开一张纸,
提起笔,饱蘸墨水,
此时的诸葛亮却突然愣在那里。
他将笔悬停在了纸张之上,一动不动。
咳咳。
许久,随着一阵咳嗽,白纸上滴上了几滴墨汁。
如同溅落的血花。
诸葛亮没有在意滴上去的墨汁,
这才挥笔写下了两句: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写完之后,看着纸上的这两句,
诸葛亮自顾自地笑了起来。
许久,他将这张纸卷了起来,凑近掀开的马灯。
随着火苗舔舐纸张,
白纸连同上面的字,化为一缕青烟飘散。
心情放松了许多的诸葛丞相,
重新摊开一些纸张,在上面奋笔疾书起来。
一行行施政方针,他的经验所得,
各地未来的规划要点。
都如行云流水一般,出现在纸上。
突然,正在书写第三张纸的诸葛丞相停了一下,似乎心有所感,
他看向北边刘禅房间的方向,苦笑着摇了摇头。
……
青烟袅袅。
刘禅房间内点着一炷香,作为无神论者,他并没有供奉任何人。
此时的他正虔诚地跪在香前,双手合十,虔诚祷告:
“功德神愿钱,朕愿用积攒的所有功德,
换相父康复,就算是以命换命,
也愿用朕的余生,换相父延寿一纪。”
许久,刘禅看着手中依旧金光闪闪,
只少了一点点金光的功德神愿钱,大失所望。
房间里隐约传来饮泣之声。
灯光之下,向来胸有成竹的刘禅,
此时颓然坐在了地上。
……
东风火箭工坊
“这些钢片卷成筒之后,叠压的缝隙处并不密封。
可以使用吹焊方式加固一下。
一定要打磨光滑,整体圆柱必须规整。
最后环节的旋转检测一定不能马虎。”
黄月英在嘈杂的车间里,
她带着二十多个匠作优胜选出来的少年少女,进行现场教学。
此时,正在这里检查第三代便携式东风火箭的生产。
第三代的东风火箭,比东吴水战之时小巧了许多。
整体重量减轻了三分之二。
威力却只减少了一半,比百虎齐奔箭威力高出了许多。
这样更适合单兵使用。
如今的百虎齐奔箭,因为威力不足,射程太近,
使用范围越来越小。
而原本大型东风火箭,对于需要高度机动性的步兵来说,
就显得太重了。
黄月英按照汉军反馈的消息,重新设计制作了这款。
对于伤害已经明显溢出的大型东风火箭,改进型变化不少。
现在这款单兵小型东风火箭,既可以使用发射管,
也可以在特殊时候,直接放在土堆上,也能直接点燃发射。
两级式设计,最大射程八百步,最小射程五百步。
配合仰角空爆,使用灵活性高了许多。
第一批上个月已经送到了葱岭那边的汉军大营。
反馈威力很好。
现在这边的工坊正在加紧时间生产。
黄月英比诸葛丞相小八岁,
此时给少年们讲解时间长了,也有些疲惫。
她领着少年们来到工坊门口,坐在马扎上透透气,问道:
“你们还有没有别的问题?
过几日我就要去柳中城,你们要在这里多看,多学。”
就在黄月英身前,
一个五溪打扮的少女一手抱着本子,一手举手:
“先生,听说当今陛下也是您的弟子,
听说大汉工坊里,很多东西都是陛下所创。
陛下当年跟您学东西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少女的问题,也正是其他少男少女感兴趣的。
他们通过了五科联赛的考核,本来就对匠作非常感兴趣。
跟随誉为大汉匠作第一人,第一个女三公,
大汉司空黄月英身边学习,
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而更让他们惊叹的,是在跟随学习当中,
许多新奇的东西,黄司空总是会提到这是陛下的创意。
这些少年也是在大汉逐步强盛之后长大的。
他们对于刘禅和大汉的认同,自不必说。
这个疑问,无非是他们想多了解一些。
他们的家人,村落的邻居,
无论是日常的谈资,还是各项惠民政策。
就连他们在家吃饭时,家人感慨最多的,就是陛下的仁德。
整个大汉的方方面面,似乎都有陛下的影子。
黄月英捶了捶膝盖,脸上的皱纹都透着慈祥,
她笑道:
“陛下呀,小时候的陛下很是低调,内慧从不外露,
他一有空闲,就在看书。
登基之后的陛下,才开始崭露锋芒。
如果说陛下最厉害的地方,
在我看来,应该就是陛下那长远的眼光,
以及矢志不渝为大汉强盛的心吧!”
黄月英看着这些比诸葛瞻年纪还小的少年,欣慰道:
“你们也是一样,多学,多看,多想。
别忘了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也别忘了你们将来要设计制作的机械,是用来干什么的。
你们无需去战场厮杀,
但是你们制作的武器,却可以帮大汉将士战胜强的敌人。
你们也无需去田地耕种,
但你们制作的农用机械,却可以帮万千大汉百姓更好耕作。
你们也无需去工坊生产,
但你们改进制作的生产线,却可以让工坊效率提升百倍。
无论你们出身如何,
你们都在为大汉强盛,国家富足,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陛下勉励你们的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抱着本子的五溪少女眼睛亮如繁星,和其他人一起高声回答道: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