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显示,马车入城后第二天,县衙以修缮县学为名,紧急征调了县城西门外废弃已久的旧官仓二日。
有住在附近的一家居民被驱赶到客栈住了两日,官府却没有按之前说法支付住宿钱。
最后还是以县衙名义,免了这家居民的住宿钱来结案。
记录末尾,时任县丞批注了一行小字:
“连日大雨,抢修加固仓内松软地基,恐房屋倒塌,转移吴姓居民一户。”
“大雨?”
周天成抬头看向窗外晴朗的天空。
迅速翻回前几天收集到的天气记录。
记录显示,那几日东山县是持续晴天,没有下雨。
是无心之失,还是在伪造天气记录?
“沈砚,查!你通知小五他们暗中去查。二十年前这几天,东山县到底有没有下过大雨?吴姓居民一家现在何处?”
周天成的声音急促。
“还有这个旧官仓现在何处?当年看守仓廪的仓吏、负责修缮的匠人,哪怕只搬过一块砖的力夫,只要还活着,给我一个不漏地找出来!”
这个微小的矛盾,像一石激起千层浪石。
是不是以修缮为名,掩盖征用官仓的真实用途?
那官仓里,当时装的究竟是什么?
是那辆消失的马车?
还是……更可怕的东西?
小五那一组接到了周天成的密令后,立刻改变了策略。
不再打听那辆马车,而是化整为零,装扮成收山货的商人、游方郎中、算命先生。
这些行当对于小五他们来说,是最本行的出演,不会引人怀疑。
他们深入东山县最底层、最鱼龙混杂的角落——码头力工歇脚的窝棚、城隍庙后乞丐聚集的破院、以及只在深夜开门的简陋赌档。
目标是寻找二十年前在这附近生活过的老人。
尤其是那些当年可能在西城门附近活动过的人。
比如商贩、更夫、夜香夫、老乞丐。
有意无意间,问的是“二十年前西门旧官仓是不是闹过鬼?”
“有没有人见过西门发生过什么怪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
线索的突破,往往来自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一个退休多年的更夫,在赌档输钱后,和同样输钱的小五一起去喝酒。
一碟花生米,两样小菜,两人喝得很是开心。
“哎,那一把我说押小,你偏要押大,要不然我们就赢啰。”
小五叹了一口气,说着一口当地话。
“老弟呀,都开出六把小了,谁知道它娘的,还能开出第七把小来。”
老更夫骂骂咧咧,拿起几料花生米送进嘴里,又和小五碰了一杯。
“小老弟,这几天你都在赌坊里玩,看样子不是城里人?”
“老哥哥说的对,我不是城里人。就是这城效李家村的,来县城转转,在这里收一批铜钱出去发卖。”
小五的口音,分明就是李家村这一带的语音。
这种模仿本领,对于小五来说,小菜一碟。
“收铜钱?”
老更夫来了兴趣,他家里可有不少铜钱。
“你收什么样的铜钱?”
小五心内暗笑,他就是打听到这个消息才故意接近这个老更夫的。
还是在赌坊玩了几天过后,才不露声色的接近他。
不会让任何人起疑心。
“老哥哥,这要看是什么年代的铜钱,二十几年前发的那一批”东齐通宝”铜钱最是值钱,一枚能卖上几十倍的价格。”
老更夫眼中一亮:
“小兄弟,我家有一些铜钱,要不一会去我家看看?”
看见小五有些犹豫,连忙说:
“很近,就几步路,去吧,要不这酒我来请?”
小五豪爽一挥手:
“哎呀,老哥哥,我们喝完就去。这酒还是我来请吧,我做买卖,比你赚的多。”
老更夫夸奖小五:
“到底是走四方的人,就是大气。”
喝完最后一口酒,小五来到了老更夫家中。
本是想以收铜钱为借口,套问老更夫的话的。
因为他们打听到,老更夫当年就在西门附近值勤。
小五没有想到,还没开口,就在老更夫拿出来的一大把铜钱中,发现了重大线索。
那是几枚宫中特制的铜钱。
当年为庆祝太子出生而特制的铜钱,比普通铜钱多了“长命百岁”四个字。
这一批铜钱多在官中打赏下人,极少在市面流通。
小五之所以认识,是因为张国舅身边就有几枚这样的铜钱,还给他们哥几个说过其中原因。
小五的心,猛烈跳动起来。
老更夫家境一般,怎会有此等铜钱。
他故意在铜钱堆中挑来跳去,一边唉声叹气。
“老弟,到底有没有你要找的东齐通宝?”
老更夫急了,连忙问道。
“老哥哥呀,没有我要收的东齐通宝,稍微值点钱的,就是这几枚,不过只能卖十几倍的价格。”
小五故意把这几枚铜钱翻出来,给老丈夫看。
老更夫松了一口气,有十几倍的价格也行。
总比空手而归要好的多吧。
“老哥哥,这个铜钱本地是没有的,你从哪里得来的,不会是假的吧?”
老更夫急了,连忙分辩:
“这是京中贵人赏我的,怎么会是假的?我也觉得这铜钱更大更重,才一直没有拿出来用。”
老五开怀大笑:
“老哥子莫吹牛皮。我都没有去过京城,你怎么会去京城,还遇到贵人赏你铜钱?”
老更夫这种人,一直在底层生活,最怕别人说他不讲信用,吹牛皮。
为了证实自己没说假话,于是竹筒倒豆子,把得到铜钱的经过一一说来。
那是二十年前的一个早上,他正好巡更完毕准备回家睡觉。
走到西门外官仓处,发现一辆马车停在那里。
马车的一个车轮掉了,里面隐约传来婴儿的哭声。
当年的老更夫是个热心快肠之人,主动上去帮车夫换上轮子。
后来从车上下来一个长得极美的女子,递给他一把铜钱,轻轻说了一声“谢谢”。
那声音是京都官话,女子说来,好听极了。
老更夫记了好多年。
不说别的,那女子身上穿的衣物看来简单,实则料子就是贵重之物。
而且女子那温婉的气质,不是一般普通人家能有的。
这还不是京中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