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尔良球馆的空调像是在喘粗气,湿热的空气里飘着 cajun 香料的味道。苏伟站在教练席前,手里的战术板被汗水浸得发潮——约基奇的名字旁边,标注着“18分钟”的红色数字,比前两场少了整整11分钟。
跳球后的第一分钟,戴维斯就露出了獠牙。他在左侧腰位接球,背身顶着字母哥的防守,左肩猛地一沉,右手像拧毛巾似的把球往脑后一带,顺势转身过掉防守,指尖轻挑,篮球擦着篮板上沿坠入篮筐。落地时,他的护臂扫过字母哥的脸颊,留下道浅浅的白痕:“今天,我要拿60分。”
可掘金的回应藏在五人轮转的齿轮里。加索尔在高位做了个假掩护,突然沉到篮下,接霍勒迪的击地传球,转身勾手时,手腕的弧度像量过角度;哈里斯则在右侧底角埋伏,米德尔顿突破分球的瞬间,他的脚尖刚踩在三分线内,接球就投,篮球穿网的声音比裁判的哨声还脆。第一节还没结束,五人已经合力砍下28分,每记进球都带着“天赋碾压”的印记。
戴维斯的得分狂潮像场暴雨。他在篮下接隆多的高吊球,隔着戈贝尔的长臂完成反扣,落地时膝盖在地板上磕出闷响;退到三分线外,他又迎着米德尔顿的扑防干拔,篮球划出的弧线像道彩虹,“唰”地穿网而过。第三节还剩4分钟,他的得分已经突破40分,29投20中的命中率像把锋利的刀,却始终没能劈开掘金的防线——每当他得分,霍勒迪总能用突破分球回应,字母哥的快攻暴扣更是像定时炸弹,每三分钟就炸响一次。
鹈鹕替补席的欢呼在第四节达到顶峰。戴维斯在禁区接隆多背传,在空中躲过戈贝尔的封盖,右手将球狠狠砸进篮筐,6罚全中的最后一记加罚命中后,记分牌跳成108:109,他单场56分的数字在电子屏上闪烁,11篮板5助攻3封盖的全面数据,几乎要将掘金的防守撕裂。
但掘金的12人轮换像台精密的机器。苏伟挥手换人的瞬间,戈登、克拉克森、卡特组成的“小快灵”阵容就冲了上来——克拉克森的变向突破撕开防线,卡特的背身单打勾手带着老派球员的从容,塞斯·库里的三分球像装了导航,三节没打完就投进4记。当戈贝尔站在篮下,双臂张开如铁闸,鹈鹕的内线突破突然像撞进棉花里,连续三次上篮都被他帽掉。
最让 tNt 演播室沸腾的,是约基奇和米利西奇的“双轴轮换”。约基奇在高位策应,一记横跨半场的长传找到快下的阿米奴;米利西奇则在低位接球,用梦幻脚步晃过防守,反手挑篮时,手腕的柔和度与他2.13米的身高完全不符。两人加起来只打了25分钟,却用12次助攻串联起替补阵容,像两个隐藏的齿轮,让掘金的进攻始终保持着流畅的咬合。
终场前37秒,117:120的比分还悬在半空。戴维斯持球冲进禁区,想复刻那记隔扣戈贝尔的名场面,可这次,加索尔的协防来得像道闪电,两人在空中碰撞的瞬间,球脱手飞出边线。掘金发球后,米德尔顿持球耗完时间,球馆的灯光突然暗下来,只剩下记分牌上122:117的数字在亮着。
戴维斯坐在地板上,球衣被汗水浸透,贴在身上像层皮肤。56分11篮板5助攻3封盖的成绩单散落在脚边,可胜利的天平还是倒向了掘金。
tNt 演播室里,史密斯手里的笔掉在桌上:“12人轮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齿轮位。霍勒迪的突破、字母哥的冲击力、加索尔的经验,加上替补的五小和双轴……这阵容,简直是为季后赛量身定做的方程式。”
巴克利盯着屏幕里掘金球员拥抱的画面,喉结动了动:“你见过哪个队在季后赛敢这么轮换?他们不是在打球,是在展示什么叫‘天赋的绝对值’。戴维斯的56分已经够疯狂了,可掘金告诉我们——有时候,一个人的疯狂,敌不过一群人的精准。”
球员通道里,苏伟正把冰袋递给约基奇。塞尔维亚人今天只得了8分,却送出7次助攻:“教练,我还能打。”
苏伟笑着摇头,指了指场上正在庆祝的队友:“看清楚了吗?这就是12人的力量。你要做的,是在属于你的18分钟里,做最关键的那个轴。”
约基奇抬头时,正看见戈贝尔和米利西奇在篮下击掌,两个七尺大汉的手掌碰撞声,像在为这场“天赋碾压”的胜利,敲下最后的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