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左脚迈进雪地,探杆屏幕上坐标跳到418米,时间戳“05:17”闪了三下就灭了。前方三百米处光点不动,蓝光成一条直线,指向d - 7井西北侧裂谷带深处。风从背后吹过来,防护服肩部接缝“嘶”地响了一声,他没停。
探杆指针一直转,谐波强度超了量程,设备自动换成被动接收模式。林羽把干扰装置调到基频反相输出,按下启动键。脉冲一释放,空气里泛起一层看不见的波动,蓝光轨迹断了一下。他赶紧往前,每一步都踩在冻土裂纹边,躲开渗凝胶的地方。
到第一处凹陷掩体时,防护服里温度升到39.2c,生理监测界面显示脑波频率慢慢往0.372赫兹靠近。林羽拆下探杆传感头,放进背包里铅盒冷凝腔。未知元素衰变放出的亚稳态粒子在腔里形成弱电场,空气中剩下的蓝光轨迹被反向标记,显出一条三角排列的移动路径。
他从结晶碎片上刮下一点蓝色纤维,放进便携显微扫描仪。屏幕显示纤维里面有类突触结构,连接密度比人类神经网络高三倍多。信号传输模拟结果显示,这结构能在0.372赫兹谐波驱动下形成闭环反馈。林羽把数据存起来,关了扫描仪。
远处光点开始闪,每秒五次,闪了九秒。林羽一下就觉得这节奏和母亲卧室夜光贴纸一样。他咬了下嘴唇,血腥味一刺激,脑子清醒了点。他把密钥卡插进干扰装置应急接口,调出实验室事故日志音频,当反向锚点打进听觉回路,记忆闪回就停了。
终端连上干扰装置信号输出端口,九秒光脉冲变成摩斯编码。解码程序跑了三秒,跳出一段残片:“Echo项目……非清除……是唤醒”。字一出来,终端弹出一张工程图——Echo - 9舱体剖面标着“神经耦合接口”位置,和他现在的位置偏差不到七米。
林羽关了图,重新调探杆接收频率。信号源在前方四百米,隧道口被结晶物质堵了一半,结构应力不均匀。手动打开可能会塌顶,可不去里面,就采不了样本。
他拿出铅盒,打开加热模块制冷功能,把温度降到 - 196c,弄出个局部冷阱。结晶粉末刮进去,汽化慢多了。三分钟后,一小团活性细胞在低温下稳稳地飘着。光谱分析发现里面有118到126号未知元素,还对0.372赫兹谐波有周期性电化学反应。
细胞团在冷阱里慢慢动,五秒聚成南十字座图案,接着又散了。林羽记下这过程,把样本封好。探杆又收到隧道深处的编码信号,七组脉冲,每组隔22分钟,和SqUId设备记的震荡曲线峰值一模一样。
他翻出母亲日志里“共振引导”那段,和现在的信号模式对比。结果是生物放的编码不是乱的,是按特定逻辑想建立外部连接。日志里说:“系统进入自维持状态,只能用同步共振源替换来干预。”
林羽拿出密钥卡,想连终端和冷阱里的细胞团。细胞团电化学反应频率一下就高了,又聚成南十字座,保持了十二秒。他输了一组反向相位参数,准备测共振中断反应。
干扰装置电量剩31%,制冷模块开始响。林羽关了不重要的系统,只留冷阱和探杆核心功能。他把便携终端绑在左臂外侧,调好摄像头对着冷阱里面,开了自动记录。
前方结晶封层有点晃,蓝光从缝里透出来,排成新的三角。三个光点等距离分布,围着隧道口慢慢转。林羽打开干扰装置,放出反相脉冲。蓝光轨迹歪了,但没断。三秒后,光点稳住,转得更快了。
他拿出备用电路板,换了干扰装置主控芯片,提高输出精度。第二次脉冲放出去,蓝光轨迹断了0.8秒。林羽赶紧往前挪了二十米,到了封层边上。
结晶表面全是弧形刻痕,和探杆外壳的符号一样。林羽用采样刀刮了下表面,粉末掉进冷阱。活性细胞团又聚起来,这次成了个完整符号——和母亲实验室日志封面印章一样。
终端突然自己亮了,显示一行字:“神经耦合接口已激活,等待外部信号注入。”林羽没碰输入设备,系统就开始倒计时:17分23秒。
他检查密钥卡连接情况,发现它在自动传一段加密数据流,不知道哪来的。数据包开头有“Echo - 9”,内容读不了。终端提示:“第二重验证在进行,要确认外部能量注入完整。”
林羽调出太阳能阵列运行日志,输了验证指令。系统回:“注入状态87.3%,没到闭合阈值。”他明白,光靠太阳能不够,得找个替代共振源。
冷阱里细胞团猛地晃起来,南十字座图案碎了,重新变成一段编码。林羽赶紧截图,拿去解码。结果是一组坐标:d - 9井废弃通道、南极磁极偏移点、Echo - 9备用舱。深度418米,时间戳更新成“05:34”。
探杆警报响了,谐波强度又猛涨。林羽把干扰装置功率开到最大,一直放反相脉冲。蓝光轨迹裂了,三个光点动得慢了。他趁机凑近封层,用手电照隧道里面。
隧道壁上有层像生物膜的东西,一收一缩,频率正好是0.372赫兹。膜下面隐隐约约能看见金属结构,和Echo - 9舱体图纸一样。林羽拿出采样管,准备刮膜层样本。
干扰装置电量剩12%,制冷模块自己关了。冷阱温度上升,活性细胞团开始汽化。林羽赶快把样本放进密封容器,盖上盖子。
蓝光轨迹突然又稳了,三个光点不转了,一起朝林羽这边,光束聚成一条线,直冲着他脸。探杆屏幕跳出新信号:三组坐标又变了,深度成419米,新时间戳“05:41”。
林羽把干扰装置调成手动模式,准备放最后一次脉冲。他手指刚碰到启动键,终端屏幕“唰”地跳出一段视频——一间实验室,墙上贴着南十字座夜光贴纸,一个女人背对着站在操作台前输指令。
视频下面有行字:“你不是第一个想关系统的人。”
林羽手指停在半空。
视频里女人慢慢转过头。
他呼吸一下停了。
终端画面定在那张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