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时节的京城,满城桂香漫过朱墙,将三王府的庭院染得清甜。萧砚礼站在书房窗前,手中捧着一卷刚绘制完成的《天下太平图》,画卷上江南水乡的乌篷船、漠北草原的牛羊群、中原市井的叫卖声,皆栩栩如生——这是他答应林晚棠的,要将天下太平的模样,一笔一笔画给她看。
“阁主,沈前阁主从漠北送来书信,说北狄已派使者前来议和,西域诸国也愿与我朝签订盟约,边疆终得长治久安。”苏清月捧着书信走进来,声音里满是笑意。她如今已能独当一面,青色阁主长袍穿在身上,颇有几分当年林晚棠的飒爽。
萧砚礼接过书信,指尖拂过信上“再无战事”四字,眼眶微微发热。他抬头看向窗外,庭院中那棵桂树是去年亲手种下的,如今已枝繁叶茂,细碎的花瓣落在石桌上,像是林晚棠曾撒下的银铃花种。“通知下去,三日后在京城朱雀大街设‘太平宴’,邀请百姓同乐。另外,备好祭品,我要去睿亲王府祖坟,将这好消息告诉晚棠。”
“是!”苏清月应声退下,脚步轻快地去安排事宜。书房内,萧砚礼将《天下太平图》仔细卷好,又从抽屉里取出一枚打磨光滑的鹤纹玉佩——这是他按照林晚棠的旧佩复刻的,玉佩背面刻着“太平”二字,是他对她的承诺,也是对天下的承诺。
三日后清晨,萧砚礼身着素色长衫,带着《天下太平图》与新制的玉佩,独自前往睿亲王府祖坟。山路两旁的松柏已长得粗壮,晨露沾在枝叶上,折射出细碎的晨光。林晚棠的墓碑静静矗立在晨光中,碑上“忠烈郡主林晚棠之墓”九个字,在岁月的打磨下愈发清晰。
他蹲下身,轻轻拂去碑前的落叶,将《天下太平图》展开铺在石台上:“晚棠,你看,这是江南的烟雨,漠北的落日,还有京城的市井——如今天下太平了,再没有战乱,百姓们都能安居乐业了。”
指尖划过画卷上的乌篷船,他仿佛看到林晚棠站在船头,笑着朝他挥手。“我按照你的旧佩,复刻了这枚玉佩,背面刻着‘太平’二字,算是我兑现了当年的承诺。”他将玉佩放在碑前,又从怀中掏出一小坛桂花酒,缓缓倒在碑前的泥土里,“这是你喜欢的桂花酒,今年的新酒,你尝尝。”
风穿过松柏,带着桂香拂过脸颊,像是林晚棠温柔的回应。萧砚礼坐在碑旁,絮絮叨叨地说着这一年的变化:惊鸿阁的新弟子已能独立处理江湖事务,苏清月主持修订的《江湖守则》得到了各大门派的认可;漠北的军营里种满了从江南移栽的花苗,沈前阁主说,要让边疆的士兵也能看到江南的春色;忠勇侯的小孙子学会了骑马,还说长大后要像林姐姐一样,守护天下百姓……
直到日头渐高,他才将《天下太平图》小心收好,起身道:“晚棠,京城的太平宴该开始了,我得回去了。以后我会常来看你,给你讲更多太平的故事。”
回到京城时,朱雀大街已热闹非凡。百姓们扶老携幼,沿街的摊位上摆满了月饼、桂花糕、糖画,孩子们拿着风车在人群中穿梭,笑声此起彼伏。萧砚礼走到街中央,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这就是他与林晚棠拼尽全力想要守护的太平,是无数人用生命换来的安宁。
“萧王爷!”人群中传来一声呼喊,只见一位白发老者牵着一个孩童走过来,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糖人,“这是小老儿亲手做的鹤形糖人,送给王爷,也送给那位为天下太平牺牲的林姑娘。”
萧砚礼接过糖人,糖人上的仙鹤展翅欲飞,栩栩如生。他轻声道:“多谢老人家,我会将这份心意,带给晚棠。”
不远处,苏清月正带着惊鸿阁弟子给百姓们分发月饼,看到萧砚礼,连忙招手:“阁主,沈前阁主也来了,正在那边与百姓们说话呢!”
萧砚礼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沈玉薇身着素色长裙,正与一位老妇人说着什么,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自边疆平定后,她便将漠北军交给了可靠的将领,回到京城定居,平日里常去睿亲王府祖坟看望女儿,偶尔也会到惊鸿阁指点弟子们的武功。
“玉薇姨。”萧砚礼走上前,笑着打招呼。如今他已不再称她为“沈前阁主”,而是像家人一样称呼她。
沈玉薇回头,眼中满是笑意:“砚礼,你看这太平景象,晚棠若是看到了,定会很高兴。”
“是啊,她一定会很高兴。”萧砚礼点头,目光扫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对了,玉薇姨,我有一件事想与你商量。惊鸿阁如今日益壮大,我想在阁中设立‘晚棠堂’,专门教授弟子们机关之术与护民之道,让晚棠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沈玉薇眼中闪过一丝泪光,点头道:“好,这个主意好。晚棠一生都在守护他人,我们定要让她的精神,在惊鸿阁永远流传。”
太平宴一直持续到深夜,百姓们载歌载舞,直到月亮升到中天,才渐渐散去。萧砚礼站在朱雀大街的尽头,看着百姓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安宁。苏清月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盏灯笼:“阁主,夜深了,我们回去吧。”
“再等等。”萧砚礼接过灯笼,目光望向睿亲王府祖坟的方向,“我想再看看这太平的京城,替晚棠多看看。”
灯笼的光晕在夜色中散开,照亮了脚下的青石板路。萧砚礼想起十年前的那个雪夜,林晚棠趴在他的肩头哭泣,说想要一个没有战乱、没有阴谋的天下;想起在鹤影阁中,她握着密函,眼神坚定地说要还父亲清白、还天下太平;想起在落石阵前,她中箭倒下时,仍紧紧护着怀中的密函……
“晚棠,你看,我们做到了。”他轻声说道,声音在夜色中回荡,“天下太平了,百姓安乐了,你的心愿,我们都替你实现了。”
风带着桂香吹来,卷起地上的落叶,像是在回应他的话语。萧砚礼握紧手中的灯笼,转身朝着三王府的方向走去。他知道,林晚棠从未离开,她的精神化作了惊鸿阁的每一缕清风,化作了京城的每一寸月光,化作了天下百姓脸上的每一抹笑容,永远守护着这片她用生命换来的太平土地。
数年后,惊鸿阁的“晚棠堂”已成为江湖中最负盛名的学堂,无数弟子在这里学习机关之术与护民之道,将林晚棠的精神传承下去。睿亲王府祖坟前的那棵桂树,已长得亭亭如盖,每年中秋,都会开满细碎的桂花,像是林晚棠在笑着看这天下太平。
而萧砚礼,依旧每年都会绘制一卷《天下太平图》,将这一年的新变化、新景象,一一画下,然后带到林晚棠的墓前,轻声讲给她听。他的头发渐渐染上霜白,却依旧坚守着当年的承诺,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这份太平——因为他知道,这是他对林晚棠的承诺,也是对天下苍生的责任。
月光下,林晚棠的墓碑静静矗立,碑前的鹤纹玉佩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像是在诉说着一段关于守护、关于太平、关于永恒的传奇。而那卷《天下太平图》,则被永远珍藏在惊鸿阁的“晚棠堂”中,成为了江湖与朝堂共同的记忆,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太平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