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想到,率先沉不住气的竟然会是法兰西王国。这一切都要从天启四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665年说起。当时,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四世不幸离世,整个欧洲大陆都为之震动。
而在这动荡的局势中,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却看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他以法国北部防区的安全为由,向西班牙提出了对西属尼德兰的领土要求。路易十四深知这片土地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法国与西班牙之间的缓冲地带,更是控制欧洲大陆的关键所在。
为了让自己的要求更具说服力,路易十四巧妙地打起了王后玛利亚·特里萨(费利佩四世长女)的旗号。他向王太后玛丽亚·安娜和刚刚继位、年仅四岁的卡洛斯二世下达了最后通牒,声称这是为了维护法国的利益和安全。
然而,路易十四的这一举动却引发了轩然大波。原本,法兰西与西班牙之间是盟友关系,但他如此急切地提出领土要求,且手段强硬,让西班牙方面感到受到了极大的侮辱。王太后玛丽亚·安娜和卡洛斯二世自然不可能轻易答应路易十四的要求,两国之间的关系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路易十四其实也很无奈,他本想通过这种方式将西班牙的这块飞地彻底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并在此修筑坚固的军事要塞,以增强法国抵抗大明帝国的力量。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操之过急和错误手段,竟然导致了两国关系的破裂。
与此同时,无数的情报如雪花般飘来,显示出明国在征服亚平宁半岛之后,其占领的欧洲领土内,民乱逐渐平息。这无疑给了路易十四更大的压力,因为他意识到,如果不能尽快解决与西班牙的争端,法国可能会在欧洲大陆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更糟糕的是,远东铁路的建成使得明国的资源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这进一步增强了明国的实力。面对如此形势,路易十四不禁感到焦虑和无奈。
种种原因最终迫使其对西属德尼兰发动了军事行动,而这一突发事件,使得西属德尼兰政府无奈的向荷兰以及其背后的大明帝国求援。
这变故使得大明帝国在还没有彻底准备完毕的情况下,提早与法兰西大军在西属德尼兰打了一场遭遇战。
天启四十八年,公元1668年,法兰西王国出动了十万大军,直接攻入了西属德尼兰的属地里尔。这场被称为 \"遗产战争\" 的冲突中,法军凭借常备军改革后的机动性优势,迅速占领佛兰德斯地区的数座要塞。
很快,为了遏制法国人的扩张之举。西属德尼兰政府直接跳过了遥远的西班牙王室,直接向荷兰和大明帝国求援,使得这场局部战争很快变成了大规模战争。
德尼兰的求援来的有些猝不及防,朱由校并没有第一时间响应对方。
大明帝国的军人可比还不属于帝国的领土重要的多,因此他首先想到了德意志四大王国——巴伐利亚王国、萨克森王国、普鲁士王国、莱茵 - 普法尔茨王国。
于是在他的一声令下,四大王国组建了一支四万余人的联军,配合着5000荷兰军队,8000不列颠军队,组成了一支五万多的军队,进入了西属德尼兰。
而此时的法兰西王国已经占据了里尔、敦刻尔克、阿兹布鲁克、瓦朗谢诺、弗兰德尔、卢森堡等地,战火随即在敦克尔克、布拉邦特、里尔、埃诺一线摆开。
为了避免大明帝国找到介入的机会,路易十四派出了他年轻的战争部长27岁的弗朗索瓦·米歇尔·勒泰利埃为统帅,领兵20万进入了西属德尼兰。
这位弗朗索瓦·米歇尔·勒泰利埃别看年纪轻轻的,实际上是位不可多得的良将。
其父巴尔布济厄侯爵米歇尔·勒泰利埃,做了路易十四34年的战争部长,而年轻的弗朗索瓦14岁便做了战争部长助理。
自1662年起,弗朗索瓦便开始着手推行一系列军事改革。法国的常备军此前仅有10万人,且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这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显然不够强大。在勒泰利埃的领导下,法军不仅大幅扩充了兵力,还通过一系列制度改革,极大地提升了军队的作战能力。
首先,他实行了募兵制,选拔身体健壮的精壮人士加入军队。随着海外流入的资源和金银逐渐变多,拥有了雄厚财力的勒泰利埃进一步推行了征兵制,解决了兵员不足的问题。同时,他加强了军队纪律,严禁军人随意劫掠,还确保了士兵按时领薪。更为重要的是,他组建了一支机动性强、战斗力出色的龙骑兵团,这支部队的存在,使得法军的战力进一步提升,规模长期维持在30万以上,成为路易十四雄霸欧洲,反抗大明帝国统治欧洲的基石。
此外,勒泰利埃还改革了军官体制,建立了统一的军官培训学校,严格筛选并提升军官的素质。优秀的青年军官,如尼古拉·德·卡蒂纳等,纷纷脱颖而出,成为法国军事力量的中坚力量。
与此同时,勒泰利埃深知武器装备对于战争胜负的重要性,因此他大力推动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过去那种笨重的火绳枪逐渐被轻便的隧发枪所取代,这种新型枪支不仅操作更为便捷,而且射击速度更快、精度更高。更为重要的是,他还将刺刀固定在枪上,使得火枪兵在近距离作战时不再需要依赖长矛兵的保护,从而实现了火枪兵与长矛兵的有效结合。
这一改革带来了多方面的好处。首先,它显着提升了法军的火器装备率,使得法军在战场上能够拥有更强大的火力。其次,由于隧发枪更为轻便,法军的行军速度也得到了大大提高,这使得他们在战场上更加灵活,可以迅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燧发枪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就由法国人发明了,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先进武器却未能首先在法国军队中得到广泛应用,反而让明朝人捷足先登。直到此时,法国人才如梦初醒,意识到燧发枪的巨大潜力,并开始大规模地装备军队。
为了进一步提升士兵的士气和战斗意志,弗朗索瓦还采取了一项重要举措——设立荣军院。这个专门机构负责照顾伤残军人的生活保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医疗、康复和生活照料。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对军人的尊重和关爱,也让士兵们感受到国家对他们的重视,从而激发了他们更强的荣誉感和作战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