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之山初现于云霭时,像一块被天河洗透的青玉,九座山脊在雾中若隐若现,每道山棱都泛着玉石的冷光。传说西王母在此开辟下都,山脚下的弱水绕着山根流了三千里,羽毛落进去也会直沉水底,却有青鸟衔着不死果,能从水面踏波而过,翅尖不沾弱水半滴。
山腰间的玉井很是神奇。九口井沿都镶嵌着玄黄玉,井绳是织女用云锦搓的,垂下去不见底。有凡人曾偷偷扒着井栏往下看,只见井水倒映的不是天空,而是密密麻麻的星星,其中一颗忽明忽暗,井绳便跟着轻轻晃动,像有谁在井底拽着要往上爬。守井的开明兽立马竖起九颗脑袋,吐出的舌头卷着寒光:“再看,就把你眼珠子剜出来填井。”那凡人吓得跌坐在地,回头看时,开明兽的九张嘴正同时啃着一块玉璧,玉屑簌簌落在青苔上,转眼就长成了会发光的灵芝。
西王母的宫殿在昆仑之巅,朱红色的宫墙是用赤龙的鳞片砌的,殿顶的瓦当刻着三只脚的金乌,太阳升起时,整座宫殿便浸在金红的光里,远远望去像一团燃烧的云。她平日里坐在虎座上,左边立着举着不死树的仙女,右边蹲着衔玉卮的白虎。《山海经》里说她“虎齿豹尾,蓬发戴胜”,其实那豹尾是用昆仑山上的玄狐尾编的,缀着七十二颗夜明珠,走路时珠串相撞,声音能传到山下的瑶池;虎齿则是她腰间挂的玉饰,雕成虎牙的模样,能镇压山里的魑魅魍魉。
每年三月初三,瑶池的桃花开得比云霞还盛,西王母便会召集群仙赴宴。赴宴的神仙得从山南的玉门进来,门口有两只青鸟守着,见了来客就歪着头问:“带了什么人间新趣?”有一次嫦娥抱着玉兔来,玉兔挣脱怀抱,在瑶池边啃了口桃花,花瓣落进水里,竟化作一群赤鳞鱼,从此瑶池里便多了种会吐桃花的鱼。
离昆仑万里之遥的都广之野,长着另一处天地枢纽——建木神树。这树的树干有千围粗,树干上不生枝丫,直到云端才撑开如伞盖的树冠,青黑色的叶子像碧玉,开的花是金黄的,结的果实像珍珠,风一吹就叮当作响,声音能传到东海边的扶桑。
最奇的是树身有一道螺旋向上的纹路,像天然凿成的阶梯。凡人若是误打误撞走到树下,会看见纹路里嵌着细碎的星光,伸手去摸,指尖就会沾染上银河的凉意。有个叫柏高的方士,曾顺着纹路爬到树顶,看见天帝的车驾从树冠间穿过,拉车的六条龙吐着云雾,车帘上绣的日月竟在缓缓转动。他吓得赶紧往下爬,落地时发现腰间的玉佩已变成了琥珀,里面裹着一只振翅欲飞的青鸟——那是建木赠予登山者的信物。
建木的根须扎得比昆仑的玉井还深,据说一直通到黄泉之下。每年冬至,地下的烛龙会睁开眼睛,根须便会发出红光,沿着树干一路蔓延到树梢,像一条贯通天地的赤链。这时众帝就会踏着红光往返于天地之间,颛顼帝曾在树干上刻下历法,如今那些字迹已化作年轮,每过一百年就长出一句新的箴言。
有一年,十日并出,大地龟裂,羿奉帝俊之命射日。他站在建木下拉弓时,发现树顶的影子竟投到了太阳上,那影子随着他拉弓的动作慢慢弯曲,像一只托着箭矢的巨手。九只金乌被射落时,羽毛飘到建木的枝叶间,从此每年夏至,树冠都会开出九朵像太阳一样灼热的花。
昆仑与建木,一西一南,一为山之祖,一为树之宗,却像天地的两只眼睛。西王母在昆仑的瑶池边饮酒时,能透过水面看见建木下凡人的祈愿;建木的根须颤动时,昆仑的玉井便会泛起涟漪,告诉守井的开明兽:又有仙人要踏着星光下山了。
有个叫竖亥的巨人,曾想丈量两座枢纽之间的距离。他从昆仑出发,走一步就够凡人走三个月,走到建木下时,发现自己的脚印里竟长出了青草,草叶上的露珠里,一边映着昆仑的玉井,一边映着建木的树冠。他这才明白,天地本就相连,无需丈量,那些看得见的玉阶与树纹,不过是给心诚者留的路标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