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氏家族和崔氏家族商议已定后,金氏家主金勇立刻挑选了几位心思缜密、善于言辞的族人,让他们乔装打扮后入宫求见皇后金氏。
这几人顺利进入后宫,见到皇后金氏后,纷纷跪地行礼。金勇的亲信抬起头,一脸凝重地说道:“娘娘,如今大梁军兵临城下,局势危急万分。我等奉家主之命,特来与娘娘商议,唯有擒下陛下献给大梁,方能保全我金氏一族,也可解高丽之危啊。”
皇后金氏听闻,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眼中满是震惊与犹豫。她来回踱步,许久才停下,低声说道:“你们这是大逆不道之举!陛下虽决策失误,但毕竟是一国之君,怎能如此对待?”
亲信赶忙说道:“娘娘,如今李氏江山摇摇欲坠,若不如此,一旦大梁城破,我们金氏必将陪葬。这也是无奈之举,还望娘娘以家族为重,以高丽万千子民为重啊。”
金氏皇后沉默良久,想到家族的兴衰荣辱,想到若不如此金氏可能面临的灭顶之灾,她咬了咬牙,说道:“此事非同小可,你们可有周全的计划?”亲信见状,心中一喜,赶忙将详细计划一一说来,金氏皇后听后,微微点头,算是默认了此事。
与此同时,崔氏家族也展开了行动。崔氏家主崔浩亲自入宫,见到贵妃崔氏后,屏退左右,一脸严肃地说道:“娘娘,如今高丽危在旦夕,李氏已无力回天。为了我们崔氏家族的未来,我决定擒下李淦献给大梁,你在宫中内应,我们里应外合,方能成功。”
贵妃崔氏听后,脸色一变,说道:“老爷,这可是杀头的大罪,万一失败……”崔浩打断她的话,说道:“娘娘,如今已没有退路。若不抓住这个机会,等大梁进城,我们崔氏必定没有好下场。只要计划成功,我们崔氏在大梁那边必定能谋得高位,家族也将更加昌盛。”
贵妃崔氏低头沉思片刻,想到自己在宫中的地位,想到家族的未来,最终缓缓点头,说道:“老爷,我听你的。只是此事千万要小心,不能有半点差错。”崔浩见她答应,心中一松,说道:“娘娘放心,我已谋划许久,定能成功。你只需留意陛下的一举一动,有任何情况及时通知我。”
于是,金氏和崔氏家族在皇后和贵妃的内应下,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擒拿李淦的行动,整个宫廷在表面的平静下,暗潮涌动,一场巨大的危机正悄然向李淦袭来。
皇后金氏本就对李淦要送女儿去大梁和亲之事耿耿于怀,心中的愤怒与不舍如汹涌的暗流。当金氏家族的人提出擒下李淦献给大梁这一大胆且冒险的计划时,她内心虽有瞬间的震惊与挣扎,但一想到女儿即将面临远嫁他乡的悲惨命运,那股对李淦的怨愤便如决堤之水,彻底冲垮了她心中仅存的犹豫。
金氏咬着牙,眼神中闪过决绝,对家中来人说道:“罢了,他既如此狠心,就别怪我不义。我同意你们的计划。” 来人见皇后松口,心中大喜,赶忙说道:“娘娘英明!只要此事成功,不仅能保住家族,娘娘往后在大梁那边也必定尊贵无比。”
金氏冷哼一声,说道:“少废话,说说你们的具体对策。” 族人立刻恭敬地回道:“娘娘,我们打算邀请陛下前往金家赴宴。金家府邸的守卫皆为我们的心腹,届时在宴会上,我们安排高手趁陛下不备将其擒下,再火速送往大梁军营。”
金氏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此计虽好,但李淦生性多疑,贸然邀请他去金家赴宴,他未必会答应。你们需想个让他无法拒绝的理由。” 族人挠了挠头,一时陷入沉思。
这时,另一位族人灵机一动,说道:“娘娘,如今大梁兵临城下,人心惶惶。我们可以告知陛下,金家寻得了一位奇人,据说有退敌良策,邀请陛下前往一同商议。陛下为解燃眉之急,想必不会推辞。”
金氏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头道:“这个理由倒是可行。不过,宴会上的布置一定要谨慎,确保万无一失。还有,行动之时,切勿伤了陛下性命,否则大梁那边不好交代。” 族人纷纷应道:“娘娘放心,我们必定小心行事。”
金氏深吸一口气,仿佛做下了某个重大决定,说道:“好,就按此计行事。你们立刻回去准备,有任何进展及时告知本宫。” 族人领命后,匆匆离去,只留下金氏一人在殿内,眼神复杂地望着远方,不知在想些什么。此刻,一场针对李淦的精心谋划,正如一张无形的大网,缓缓张开。
皇后金氏怀揣着复杂的心情,精心整理了妆容,朝着李淦所在的御书房走去。她一路上思绪万千,深知此次邀请关乎着整个计划的成败,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心跳之上。
当她来到御书房外,正准备通传求见时,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贵妃崔氏。两人目光交汇的瞬间,皆是一愣,彼此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讶与警惕。
稍作镇定后,崔氏率先开口,脸上挂着温婉的笑容,只是这笑容在金氏眼中显得格外虚伪:“姐姐,没想到在此遇见,想必姐姐也是来邀陛下的吧?”金氏心中冷哼一声,面上却依旧端庄:“妹妹倒是聪明,只是不知妹妹邀陛下所为何事?”
崔氏轻移莲步,柔声道:“陛下近日为战事烦闷,我听闻家中寻得一法子,能解陛下些许烦恼,特来邀请陛下移步家中,稍作休憩。”金氏听后,心中暗忖,这崔氏果然也打着自己的算盘。
她扬了扬眉,仪态优雅地说道:“妹妹的心意倒是好,但比起解闷,如今击退大梁军才是重中之重。我金家正巧来了一位能人异士,听闻有退敌良策,故而请陛下前去一同商议。”
此时,御书房内传出李淦疲惫的声音:“是皇后和贵妃吗?进来吧。”两人对视一眼,整了整衣衫,莲步轻移走进书房。
李淦坐在书桌后,面容憔悴,眼中满是血丝,看到她们进来,微微抬手示意。金氏和崔氏纷纷行礼,而后各自重复了方才在门外所说的邀请理由。
李淦听后,先是露出一丝疑惑,而后沉思片刻。大梁军压境,这几日他殚精竭虑,却始终想不到破敌良策。听闻金家有能人有退敌之法,心中顿时燃起一丝希望。相比之下,崔氏所说的解闷之法,此刻对他而言实在缺乏吸引力。
他缓缓起身,说道:“既如此,朕便去金家一趟,希望真如皇后所言,能有退敌的办法。”金氏心中一喜,赶忙说道:“陛下放心,金家定不会让陛下失望。”一旁的崔氏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便恢复如常,福身道:“那陛下可要万事小心,臣妾就不打扰陛下了。”
李淦点了点头,随着金氏一同离开御书房。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崔氏嘴角微微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心中暗自思忖:“金氏,且看你能玩出什么花样,若此事不成,咱们再走着瞧……”而李淦丝毫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踏入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之中。
崔氏望着李淦与金氏离去的背影,眼神中闪过一丝不甘与狡黠。她深知金氏此次邀请李淦赴宴必定暗藏玄机,虽然自己的计划暂时落空,但她怎会轻易罢休。
崔氏匆匆回到自己的宫殿,立刻安排亲信,让其火速将李淦要去金氏赴宴的消息传回崔府。亲信领命后,如疾风般策马而去。
崔府内,家主崔浩得知此消息后,立刻召集族中骨干商议对策。崔浩面色凝重,在厅中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金氏此举必有深意,他们很可能想在宴会上对陛下不利,然后将陛下献给大梁邀功。既然如此,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等李淦从金家回宫,我们便在半途设伏,将他拿下,这份大功,只能是我们崔家的。”
族中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一位年轻的族人说道:“家主,我们该如何埋伏?金氏必定也会有所防备。”崔浩冷笑一声,说道:“这不难,我们选在金家到皇宫必经之路的一处狭窄街巷设伏。那里两侧皆是高墙,便于我们隐藏。待李淦的车队进入街巷,我们便封住两头,瓮中捉鳖。同时,安排人手提前摸清金氏护送陛下的兵力部署,以便见机行事。”
众人听了崔浩的详细计划,都觉得万无一失。当下,崔氏家族便紧锣密鼓地展开行动。他们挑选了一批武艺高强、身手敏捷的族人,身着黑衣,趁着夜色悄悄潜入预定的埋伏地点。这些人在街巷两侧的屋顶和墙后隐藏起来,静静等待着李淦的到来,如同等待猎物上钩的猎手,眼神中闪烁着贪婪与期待的光芒。
而此时,毫不知情的李淦正前往金家赴宴,一场围绕着他的激烈争夺即将在夜幕下的平壤城悄然上演,各方势力在黑暗中蠢蠢欲动,局势变得愈发错综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