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波兰往东南走,经过东德,到捷克斯洛伐克,在一千多公里的漫长对峙前线上,美苏双方再一次重兵云集。
上一次,还是柏林墙危机的时候。
这一次,规模更大、情况更加危机。
这突然的变化,让李干都感到头疼。
他搞不懂巴里亚为什么要这么做,尤其是在内部正在进行着紧锣密鼓的经济改革、社会改革的情况下。
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
这个理由太肤浅了,而且得不偿失。
对欧洲诉诸武力的代价,未必比发动第二次远东战争夺回远东地区要小。
因此,经过缜密分析,普遍认为巴里亚是在张牙舞爪,并不打算真的动武。
可是万一呢?
一百个远东地区也比不上一个欧洲,如果苏联拿下欧洲大陆,对英美法等国来说,整个世界格局将会一夜之间回到二战时期盟军最为艰难的阶段。
他们实在是不愿意再拿几千万条人命去打一场世界大战了。
不敢冒爆发三战的危险,就必须要针尖对麦芒地在前沿阵线上部署对应的部队,让苏军投鼠忌器!
得出这样的分析,李干只能连连感慨,巴里亚的神助攻,又为东大赢得了极其难得的发展战略期。
东大这边一开始在沙特这里搞军事基地,巴里亚立即向东欧增兵给美国施加压力。
不知道的还以为巴里亚在配合东大的动作呢。
当前东大的思想是高度统一的,一致认为一个有能力把美国的精力牵扯在欧洲的苏联,符合国家战略。
既不能让苏联的压力压过来,也不能让苏联败退到与美国无力抗衡的地步,这着实是很考验运筹帷幄的能力。
形象地说,东大、美国、苏联,其实都在走钢丝,只不过大家的战略方向不一样罢了。
回到南港后,编制海外舰队的重任落在了李干的肩膀上,甚至参谋长吴立峰都几乎是他扶手这样一个角色。
二战结束后,东大是有机会驻军小日本的,只是被当局给拒绝了,东大失去了最好的一次海外驻军机会。
现在这样一个机会摆在眼前,上上下下高度重视。
消息在内部传开后,申请派驻海外的文书那是一封一封地往往李干这里堆积,都快把龙临的办公桌给堆满了。
李干每天都要接到无数电话,有领导的有同事的也有以前战友的,无一例外都是询问海外驻军的事。
陆海空三军都囊括了,都想得到一个派驻海外的名额。
傻子都知道,派驻海外服役,无论是待遇还是晋升空间,都绝对比在国内要好太多。
部队也是一个社会,而且是一个大社会。
军队整编后,员额从500万减少400万人,就再也减不动了,因为国土面积增加了,需要的部队更多了,光是远东地区,就用去了二十多万部队,一个大军区的编制。
因为新手回来的地区还是军管状态,换言之,那边执行的都还是战时体制,因此,是单独设立一个大军区,还是对全国进行一次重新的划分,都还没有提上日程。
执行战时体制不仅仅是因为那边的战备任务重,还以为战时体制能够更好地集中力量干事,带着军事色彩的行政命令下去,没有人敢阴奉阳违,因为会挨枪子。
战时情况下,违反军令执行的是简易程序,就地正法不在话下,可没有平时那些冗长的司法程序。
李干带着一帮人先海外部队的编制确定下来,这项工作是重中之重。
海军参谋长吴立峰这段时间什么都不干,就盯在这项工作上,替李干排除其他干扰,人为因素的压力,全都让吴立峰给顶回去了。
根据国防要求,基于海外利益保障要求,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李干总算是拿出了海外部队的编制来。
四大巨头再一次齐聚南港,陆军参谋长年万树、空军司令王海龙、海军司令李远海、二炮司令杨国亮,四位上将要当面听取李干的汇报。
沙特的东风-3导弹要由二炮派部队进行管理,杨国亮在这次出现是应当之意。
等龙临把编制方案每人一份发到了四位上将手里之,李干特意等了一盏茶的时间,大概是三根烟的时间,这个时候,四位首长也都差不多看完了方案。
“四位首长,我们最终确定下来两个海军基地一个空军基地,以及一个陆军独立合成团驻空军基地,还有就是一个导弹基地,按照编制,导弹基地是旅级。”
等四位首长的目光看过来,李干才详细讲解编制方案,道,“我们的编制方案按照国内的经验来,即基地+部队模式。”
“三个军事基地不直接隶属部队,就是单纯的作战保障基地,铁打的营盘,部队根据实际需求派驻,流水的兵。”
“达曼海军基地挨着中东地区的热点地区,但是那里有一个霍尔木兹海峡,很容易遭到封锁,其次,利雅得空军基地的空军部队能够覆盖到伊朗大部分地区,综上,不宜常驻航母,应配置一支驱护混编舰队,数量有个十余艘应该能满足需求。”
“南吉达海军基地的作战方向是北非和地中海以及索马里海域,索马里海域是海盗活动猖獗的海域,海上护航压力非常大。我们不但要常驻一个航母战斗群,该基地还要承担从国内过来的护航舰艇的保障任务,主力舰艇二十余艘。”
“利雅得空军基地是基干基地,我们一个旅,沙特空军一个旅,作战飞机数量超过了一百架,而且那里还是飞行教导队、阿拉伯联军的空军联训基地。”
“再者,我们要在利雅得空军基地边上放一个陆军独立合成团,这是一支兵员数额超过三千人的大编制合成团,光是主战坦克就有七十多辆,另外还有七十多辆其他装甲车,其他车辆更是有一百多辆,我们一个旅也不遑多让了。”
“因此,我们建议,把利雅得空军基地作为我们在中东地区的支柱型军事基地来建设。我和吴参谋长在那边转了好几天,地形礼貌和地理位置都很符合。”
当前,利雅得还没有成为沙特的首都,那里还是处于开发状态,好的位置一抓一大把,再者,沙特的地形本身就大多是平地,面积又大,地广人稀。
李干顿了顿,说,“按照以上配置,海外部队编制人员数量为2.8万人。”
李远海连忙问,“包括了常驻舰队?”
“是的,包括了两支常驻舰队。”李干点头。
李远海仔细一算,说,“有点少了。”
就人员数量来说,他们海军是大头,两支常驻舰队,差不多五十艘舰艇,光是两艘航母就小一万人了,还有两个海军陆战营。
其次就是陆军那个独立合成团了,三千多人。
至于空军,他们一个旅所有人加起来,都没一千人。
海军的编制本来就很紧张,现在又要挤出一万多两万人出来,李远海很为难。
他当然想派出去更多的部队,但是,编制不能光让海军出。
之前为了召回5000名退役士官,已经把海司折腾得精疲力尽了。
因此,李远海现在说的“有点少”不是指总编制数量少,而是其他军种拿出来的少。
李干心知肚明,当即看向年万树,笑道,“年总,海军的编制很紧张,此前召回5000名退役士官计划您也知道,已经是榨干潜能了。”
年万树也是豪爽的,现在定下来的编制,是确定让海军占大头,但以后就不一定了。
再说了,他不但是陆军参谋长,还是总部副老总,他得站在全军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当即,年万树干脆利落地说,“陆军想办法挤出个1万人吧,怎么样,远海,大头我给你解决了。”
李远海连声感谢,然后看向王海龙,“老王,你们空军是不是也意思意思?”
王海龙表现得比年万树还要大气,大手一挥,道,“空军挤出个1000人,旅级规模了。”
众人:……
原以为是放大招,没想到是基础技能。
1000人就是个领头。
不过,空军本身就是精干的,人家一个旅都没1000人呢。
李远海当即骂道,“你小子,空降军新增了两个伞兵师的编制,你跟我哭什么穷,你不能真的意思意思,2000个,没问题吧?”
王海龙笑着指了指李干,“阿干是我们空军的干部,2000个没问题,但我这么做纯粹是为了支持我们空军干部的工作。”
“好好好。”李远海连连点头,只要能匀出来编制,他才不管你的编制怎么来的。
一直不说话的二炮司令杨国亮笑道,“我既然来了,也不能不表示。今年底,我们二炮合并改革,文工团裁撤,估摸着能腾出1000个编制来,都支持了。”
李远海抱拳感谢,“老杨,高风亮节,不像老李,抠抠搜搜的。”
“哈哈哈!”
四位老军头哈哈大笑起来。
编制永远是最难解决的,三大军种认领了1.3个编制,剩下那几千个编制,海军就是死挤也要挤出来。
本身海外部队就是以海军为主,李远海不能全指望别人。
大框架敲定了,也就用了半天的时间,往下的细节才是折磨人的。
李干数了数,自己竟然有五十多天没有开飞机了。
老子可是飞行员啊,而且还是王牌飞行员,有世界上最多三代机击落战绩的超级王牌。
坐在办公室里工作的飞行员,那还是飞行员吗?
他当即把后续的工作一撂,跑南湾空军基地去开飞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