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达、达曼,前者在红海东岸,红海居中位置,是沙特的首都,后者几乎是直线向东北方向延伸,一条公路笔直地横穿大陆后抵达波斯湾西岸,那里就是达曼。
都是沙特优良的海港,排名第一位、第二位,都是沙特石油出口的主要港口。
当然,也都是沙特海军的主要基地所在。
搞一个军事基地不是三两句话就能搞定的,手续问题尽管不用操心,怎么建设、建设成什么样、指向和用途如何,全都是问题。
李干干脆驻在了吉达,从国内过来的相关人员陆续抵达之后,就地成立先遣勘测团,先把当地的情况勘测清楚,再来确定后续的各种标准。
沙特方面很重视,萨勒曼亲自带了相关人员,和李干这边的先遣勘测团一道来做这件事。
有萨勒曼出面,许多事情便可以现场决定了。
这就省却了许多程序上的时间。
第一个问题是,吉达、安曼、利雅得,是否是最合适的地点。
放在吉布提是因为没得选,而不是因为吉布提位置优越,与吉达港相比,吉布提无论哪个方面都相差太多了。
海军来了好几位专业人士,有参谋人员、技术人员,参谋长吴立峰亲自带队。
为避免刺激外界,所有人都是身着便装,以商务考察的名义对吉大港进行了两天的考察。
随即,双方就在吉达港里召开了现场会议。
萨勒曼的任务是,尽快落实东大军队进驻沙特的计划,因此,沙特方面非常积极,许多事情甚至直接做在了前面。
落座后,萨勒曼提出自己的看法,他道,“劳里,吴中将,我建议以油轮码头为基础,扩建出一个能够靠泊10万吨航母的海军基地。”
“往西北20多公里的位置,这个位置地势平坦,适合修建机场,可以在这里修建海军航空站。我们会按照协议一次性拨付修建扩建费用。”
他只希望李干能尽快确定下来,然后他就可以给东大的建筑工程企业们发包,让他们尽快进场作业。
主打的就是一个快!
李干和吴立峰低声交谈几句后,统一了看法,当即,李干说,“老萨,吉达港油轮码头距离市区太近,几乎是挨着的,位置也有些拥挤。”
“我们倾向于在距离市区12公里以南的乱滩湾修建,在基地东部几公里外修建航空站。”
萨勒曼闻言顿时眉头一皱,道,“乱滩湾水深和水下地形很复杂,不适合停靠航母,修建起来的工程量很大。”
李干笑道,“我们要把一些礁盘挖掉,对水下进行疏浚、平整,进行一些填海造陆作业,需要你们配合把手续办下来。”
涉及海洋环保问题,李干很慎重。
萨勒曼摆摆手说,“手续不是问题,时间才是问题,如此一来,整个修建时间就得大大延长了。”
他根本不知道完全发力的基建狂魔的实力,一年造一个3平方公里的岛屿都不在话下,别说区区港口疏浚、一点点填海造陆作业了。
李干竖起一个手指头,笑道,“开建到部队进驻,一年之内完成。”
萨勒曼吓了一跳,“有这么快吗?”
吉大港前前后后修了十几年才有现在的规模,修个油轮码头起码三年,现在李干说修一个航母海军基地只需要一年,他能不吓一跳吗?
吴立峰笑着说,“萨勒曼先生,我们能保证在承诺时间内完成建设并且进驻,毫无疑问的。”
萨勒曼不放心地说,“劳里,协议里是有时间要求的,如果超过时间,我方拨付的费用会受到影响,这一点你是知道的。”
他是比较看重和李干的个人关系的,知道东大人口基数大,即便当前的发展速度很快,但人均下来依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能省下来的钱,都能派上大用场,更别说是外汇了。
李干感激地朝萨勒曼点头,道,“老萨,你放心,12个月的时间,完全没有问题。你可能不知道,我们最大的造船厂,最大的干船坞,修建工期仅为6个月。”
“我们有这个实力。”
李干再三保证后,萨勒曼不纠结了,李干没有忽悠过他,他自然是相信李干的。
至于吴立峰,尽管级别很高,但萨勒曼还真的不在意他的态度,中东土豪就是这么任性。
确定了位置后,就是确定部队常驻规模了。
双方一番你来我往地讨论,场面很是奇特。
作为被驻国,强烈要求常驻的他国军队规模越大越好,而作为进驻国,反而竭力往下压进驻规模。
这种奇观大概也就只有在冷战后期会出现了。
经过整整三天的拉锯式谈判,南吉达海军基地的常驻规模终于确定了下来。
陆军合成部队改为海军陆战队,编制为一个合成营,但是,萨勒曼要求的营编制是按照西方的制式来的,也就是说,一个营的人数在800-1000人之间。
英美法意荷德等几个国家的步兵营编制差不多相当于苏联的一个小团。
如此一来,东大海军陆战队常驻南吉达海军基地的陆战营,就得是一个大编制的加强营,下辖8个分队(连级)。
舰艇方面则没有常驻规模的要求,但是有一点,南吉达海军基地将会是东大海军在印度洋、地中海以及周边地区的基本港,具备容纳航母靠泊维修保养等能力。
这就很厉害了,意味着南吉达海军基地要修建修造船厂。
敲定了南吉达海军基地基本规格后,一行人横穿沙特抵达了达曼港。
在这里的推进很顺利,因为只需要比照南吉达海军基地的规制来就行了,剩下要做的就是选址。
达曼港有个环保港湾叫盖提湾,这里的位置更加优良,李干和吴立峰一眼就看中了这处地形很像南港港湾的地方,当场拍板决定把第二个海军基地放在这里。
至于海军航空站,那就更简单了,和空军基地共用利雅得的机场。
航母靠港后,要把上面的舰载机都清空再进行维护保养,那么就得有个机场来容纳这些舰载机,也是就有了海军航空站。
舰载机在海军航空站进行维保、休整,两边弄好后,航母出港,到了指定海域,舰载机从航空站起飞降落在航母上,然后直接出海执行任务。
空军基地的细节敲定得也很快,因为东大本身就有一支飞行教导队常驻利雅得空军基地,负责对沙特空军飞行员进行培训。
双方一致同意,将利雅得空军基地进行扩建,以达到能够容纳3个标准航空旅正常作业的标准。
那可就是能容纳一百多架战机的大型空军基地了,绝对是中东地区最大的空军基地。
东大空军会派遣一个航空旅常驻,包括42架歼-10d、歼-11b战斗机。
最后,双方讨论的重点是在是否设立陆军基地,这一项并没有存在协议中,而是萨勒曼临时要求增加的。
这一次足足谈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经过反复考量,双方拿出来了一个折中方案。
增加在利雅得空军基地的警卫部队力量,由一个陆军合成团来负责。
东大陆军里已经没有团这个编制了,为了派驻利雅得空军基地,需要新组建一个合成团,而且是按照西方的编制来进行的,人数逼近3000人的合成团,相当于一个小合成旅了。
如此一来,加上达曼、吉达各有一个陆战营,地面作战部队人数达到5000人规模,这是沙特这边的最低心理要求了。
双方都没有公开这些事情,所有工程都以商业方面的合同来进行,并且推进速度非常快。
达曼海军基地靠近卡塔尔,因此,卡塔尔也出了一部分钱,条件就是得到达曼海军基地的保护。
显然,这些事情是瞒不住cIA的。
越来越多的情报汇总到了李庚的桌面,可他却几乎没有办法阻止这一切。
就在沙特境内大规模修建、扩建军事基地的时候,苏联把放在西伯利亚的两个集团军,悉数调往了东欧前线。
如此一来,东欧前线的苏军部队规模就达到了70万人,这仅仅是陆军部分。
苏联是不是要进攻欧洲?
还没散去的阴云,再一次覆盖了欧洲大陆。
美苏两国的外交活动骤然加密,双方都向对方派出了特使。美国的特使肩负着搞清楚苏联意欲何为,强烈反对苏联加剧地区动荡,苏联特使则向美国解释,此举乃至于正常的部队换房调动,不针对任何第三方。
所谓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你做你的我做我的,来来往往搞了两三个月,苏联反而变本加厉,增加了东欧前线的空军、炮兵等军兵种的部署数量。
这不是明显地为战争做准备吗?
但是,苏联的态度很明确,他们并无动用其他物资,只是把部队调往东欧前线,是例行的适应性调动。
意思很简单,我要是向发动战争,那就不会只是调动部队,作战物资肯定要大规模前置的,但是我并没有这么做,足以表明我并没有发动战争的意思。
七十多万军队压在头顶上,哪怕苏联说出花来,美国佬也不相信,只能继续往欧洲大陆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