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干还没有潇洒几天呢,龙临就跑过来找他,软磨硬泡了起来。
龙临说,“首长,我实在顶不住了,现在我是连门都不敢出,出去就被堵,工作开展越来越难,推进的速度越来越慢。”
“条件审核在海外办,来说情的电话那是能把电话机打冒烟,太难了。”
李干笑道,“你小子别哭丧着脸了,再找也找不到你头上,是不是吴参谋长给你压力了?”
龙临尴尬一笑,“首长,我就知道瞒不过你,吴参谋长他不好直接来找你,压力就给到我这个小兵了。不过,海外办压力大是真的。”
“尤其是待遇标准出台后,申请书跟过江之鲫一样纷沓而至,实在是烦不胜烦。”
李干知道其中的难处。
他跑到南湾空军基地这里来开飞机,一来是进行恢复性训练,不能把老本给忘了,二来也是躲人情。
当然可以严格按照要求执行,但是不能这么做。
首先,海外部队和国内部队的性质上没有什么差别,都是常备部队,都是常规部队,要是说选拔去开舰载战斗机,那肯定没有人拿人情世故说事,因为要求摆在那里,你有这个能力,用不着说情,你没这个能力,说情没用,因为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岗位。
海外部队不一样,一句话,都是常规部队,条件也都是比国内的要求稍高一些,谁干不是干。
而且,这里面主要是基地人员,作战部队里说情的情况很少,大家都很清楚其中的区别。
说白了,说情的人大多是要争取后勤保障一类的岗位。
部队也是社会,免不了人情世故。
哪怕李干跑到南湾空军基地开飞机,一些神通广大的人照样把电话打了过来找他说情。
李干看了眼歼-11c的试飞计划,对龙临说,“你去隔壁办公室等会。”
“是!”龙临起身,敬了个礼出去了,古道风带着出去的。
办公室里就剩下张二标和孔杰二人了,这两位基本上是第2航空教导旅的负责人了,李干身兼多职,试飞这块已经很难全程关注。
李干说,“歼-11c的试飞,你们也搞了一大半了,都说一说对这个飞机的看法。”
张二标和孔杰二人对视一眼,前者说,“旅长,我先说说吧。”
他整理了一下措辞,道,“歼-11c的气动外形和歼-11基本型差别不多,做了一些优化,不过,里面完全不一样了。”
“我仔细看过工程图,航电系统、通讯系统、电子战系统,全都是歼-10d的技术,用起来非常顺手,也非常好用。”
“而且,因为机头直径更大,机载雷达的作战距离更远,搭载的电子战系统功能还要强大一些。”
“我个人认为,这款该型战机完全达到了你当年给211厂设定的性能指标。”
李干微微点头,“也就是说,歼-11c是歼-11工程的完全体了。”
“是的,旅长。”张二标点头。
李干看向孔杰。
孔杰的话就很简单了,他直截了当地说,“旅长,歼-11c符合定型标准,非常适合远程战斗机这个角色。”
他这话直接点出了歼-11c的最大优势——大航程。
歼-11b的最大航程是4000公里,已经是远程战斗机的经典代表了,要知道苏-27的最大航程也才3700公里。
但是,歼-11c竟然做到了4600公里的最大转场距离。
这个转场距离是孔杰飞出来的,他最清楚其中的情况。
载油量和歼-11b的一样,优化了气动外形、采用了更多复合材料之后,在搭载同型号发动机的情况下,竟然能多飞600公里,这样的成就是惊人的。
空军需要大航程双发战机,海航也需要。
东大的海岸线漫长且曲折,空军的作战距离以战斗机的航程为准,在长距离飞行中,双发战机拥有单发战机根本无法比拟的优势。
歼-11c高达1500公里的作战半径,以600公里航速巡航多达7个小时的滞空时间,是空军巡弋海疆、警戒驱离的不二之选。
如果搞出歼-11c的双座型,那么,专业电子战机也就出来了。
歼-11c有强大的改装冗余量,非常适合作为电子战机的平台。
高达11吨的挂载能力是全军中最能装的战斗机。
这玩意儿执行轰炸任务的话,就是名副其实的轰炸机了。
李干笑道,“这么说,试飞大队内部已经形成了统一意见了。”
张二标和孔杰同时点头。
李干点了点头,道,“那么按照流程来吧,飞完所有内容,让他们申请定型,你们转告211厂,现役的歼-11A、歼-11b全部要升级为c型,费用厂家自负,这是对他们没能在1985年之前完成歼-11工程的惩罚。”
二人咧嘴笑了起来。
歼-11A、歼-11b的性能指标,都没有完全达到当初立项的时候部队所提出来的要求,要不是上面强压下来,李干甚至不会批准定型生产。
所以,他提出对211厂的惩罚,实在是不足一提。
空军起码要采购500架以上,而且,出口的机会也非常大,说句不好听的,211厂后面再烂泥扶不上墙,靠吃歼-11c这个老本,也能吃个二十年了。
李干把歼-11c后续的试飞计划敲定,签字批准,便带着随从返回了南港海军基地。
他到底是躲不过的。
海外部队的待遇标准不是他制定的,但却是根据现在的部队待遇标准来制定的,而现行的待遇标准,是李干全程参与制定的。
就义务兵为例,如果第二年,也就是上等兵的时候,能够到海外服役,津贴系数是2.0,此外还有海外补贴,根据所从事的岗位,还有岗位补贴,如果是海军,还有远海航补。
林林总总算起来,一个月1000元打不住。
这只是义务兵啊!
要是军士,哪怕是最低一级的下士第三年,每月的收入突破2000元,一年下来就是2.4万!
这个待遇标准让很多矜持的人不再矜持了。
都是干,在哪不是干,为什么不争取去高工资的地方干,别人能干的我也能干!
海外部队成了香饽饽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是,李干低估了高待遇的吸引力。
其实,这也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当前军人待遇还是不够理想。
东大人都是有故土情结的,能在国内服役,大多不会选择出国去,若不是生活所迫……
使命召唤不在此列。
李干让人龙临把打招呼、走后门、说人情的人员名单全部整理出来。
他要放大招了。
有的人认为,能把话递到海外办这里的,那肯定是有比较高级别的干部,事实的确如此。
这个级别起码是师级。
对一名列兵来说,又如何能联系到师级干部并且使其为自己说话呢,七拐八拐托关系,总是能找到的。
对许多人来说,加入海外部队,到中东那边去服役,几乎可以说是改变人生的一件事情,为此,付出再大代价也在所不惜。
胡伟江不过是东大最普通家庭出身的农家小子,就因为他进入了士官召回计划,就因为他成为了驻外部队的一员,同一个县城的兵,竟然七绕八拐地找到他这里来。
“伟江哥,我看了名次,你专业排第一,肯定能跟首长说上话,我专业能力不弱啊,完全符合要求,你帮帮我,跟首长提一嘴。”同乡是基地的油料员。
这个岗位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和油料技术员不是一回事,说白了,就是在码头上拖油管给舰艇加油的操作人员。
反而是这种岗位的竞争最激烈。
胡伟江苦笑着说,“老乡,我就是个小兵,我哪里能跟首长说上话,你太看得起我了。”
“你别谦虚了好吗,上次在码头上,首长跟你亲切交谈,而且我听说,你们出海前,首长还要过来慰问你们,你就帮我说句话,就提那么一嘴,行吗?”同乡近乎哀求道。
“伟江哥,我家情况你也知道,太难了,上上下下十几张嘴等着吃饭,能赚钱的就我一个。我不怕你笑话,今年元旦那天拿到下士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寄回去都不够我老娘看病用。”同乡沉声说。
胡伟江动了恻隐之心,可他不过是个小下士,即便过了考核期,也只是个中士,和首长身边的人都不具备对话资格,说句不好听的,即便提了,人家也不当回事。
可他不忍心同乡失望,只得无奈道,“我只能说,有机会我就提一下,而且大概率没人当回事,你不要抱什么希望。”
同乡当即道,“我本来就是死马当活马医,别人都提着弹药攻城略地,我穷得就剩下军装,我是实在没办法!”
“讲到底还是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胡伟江叹着气说,“162舰上有个了望员,这个岗位够简单吧,可是这个人记下了美苏英法意日五个国家几百艘主力舰艇的轮廓,目视范围内的辨别成功率90%以上。”
“油料员的工作是简单,但是再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是肯定能做出成绩来的。”
同乡默然。
都是在海军里服役,或多或少都听过一些神人的事迹和技能,可胡伟江的同乡不认为自己能做到。
但是他很清楚,如果自己在专业里有别人没有的独门技能,肯定能进入海外部队的名单里来的。
这位叫易勇武的油料兵,把胡伟江的话听进去了。
201艇是已经确定的常驻南吉达海军基地的唯一一艘对外公开的潜艇,而且是以南吉达海军基地为母港的潜艇。
潜艇部队的母港、隶属、编制等等,全部都是保密的,而之所以对外公开201艇的这几个信息,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
一句话,东大海军要以此告诉欧洲等国,我们的潜艇部队是要进入地中海、大西洋等海域活动的,届时别惊慌失措。
如此一来,201艇的压力就很大了,他们要在许多人的目光下作业,执行任务的时候,如何摆脱那些虎视眈眈的反潜飞机舰艇,就显得比以往更加困难了。
因此,新训结束后,编制在201艇里的都是精兵强将,胡伟江、冯南平这两位机械师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