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也觉得,李善长这后手留得,未免也太短了些。
但是。
不管后手长短,既然伸出来了,那就干吧!
“韩国公,你所说的各级官府白纸盖章一事,是真是假?”
“回陛下,咳咳咳……”
李善长故意大声咳嗽起来。
别以为他不知道,朱元璋把他推得这么远,就是故意消耗他的体力。
朱元璋这小子,心思太坏!
这是拿他当成敌人看待,为了能赢,不择手段了。
朱元璋仿佛才看到李善长与那些学子们,混在一起似的,立即对着虎贲军的重甲兵挥了挥手。
“怎么办事的,怎么能把韩国公和其他人同样对待呢,他可是助咱打天下的开国功勋,除了韩国公,在场的还有没有李家子弟,也一并上前来吧,咱信你们。”
作为大明开国第一功勋,口口声声说要为贫赛学子请命。
这一刻,在朱元璋的特殊对待里,变成了一个笑话。
李善长知道朱元璋的手段刚猛,可没想到,此时竟如此狠辣。
为了分化他与在场众人,竟不惜来一招捧杀。
阴险!
早知如此,方才还不如强撑病体,不咳嗽那几声。
“咔嚓!”
然而晚了。
重甲兵和盾牌,已经豁开了一个大口子。
这个大口子可以容纳三五人同时进入,
不知情的,还以为李善长带了许多李家子弟前来。
李善长拄着拐杖走进包围圈里,见那个大口子还不闭合,出声解释。
“陛下,李家突遭大火,族人正在家中救火的,仅老臣一人前来。”
朱元璋眼见李善长还想遮掩,糊弄那些不知情的学子与路人们,低喝一声。
“标儿!”
朱标立即在城楼上,指着人群里,一直悄悄往后退的那伙人。
“韩国公说笑了,这人群之中虽无李家子弟,但在你身为左丞相这段时间,接受你的恩惠与破格提拔的,不在少数,你们一并进来吧。”
站在人群前方的学子,转身朝着后面看去。
刚才还说找不到引路人的那几个学子,一下子认出了其中一人。
“这不是带我们来的丁兄吗?”
“就是他说,科举泄题案已有实证,但是陛下故意不查,还把我们这些外来学子,全部关进酒楼里监视的。”
“我当时就觉得他有问题,我们出入酒楼可没有人拦着,哪有关起来监视一说!”
被认出来的丁兄还没来得及狡辩。
朱标便立即下令。
“此人散播谣言,恶意欺瞒学子,意图不轨,速速将其拿下!”
对方作势要跑,可是哪里跑得过,早已乔装进入人群的锦衣卫。
站在外围的陆垚长臂一捞,就把人拽到了跟前。
不等对方狡辩,一记手刀劈下去,对方两眼一翻昏了过去。
“太子殿下,丁实已被抓获!”
陆垚话音刚落,立即就有“路人”出声暴喝。
“原来他是丁实,是韩国公姻亲丁家的人,这小子不学无术,但靠着韩国公府的关系,进了太学读书,你们还听信他的谣言,怀疑陛下的良苦用心,你们这是被他利用了啊!”
丁实其实只是丁家的一个庶出子弟,确实不学无术,但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
正因如此,才会被丁家派来策应李善长。
李善长扭头朝着说话的人看去,只可惜盾牌挡着那个方向,根本看不清对方的脸。
不过,就算看清楚,对方是锦衣卫乔装的路人,也没办法再改变大家对自己的印象。
“太子殿下,这里还有一个是韩国公的门生!”
“我认出一个韩国公提拔的官吏!”
“这些人全靠着韩国公提拔当了官,但是不思进取不办实事,被陛下能撤职了,他们是怀恨在心,故意来闹事的!”
在一个个“路人”的指认下。
那些想要脚底抹油开溜的门生故吏或是亲朋好友,全被陆垚带人抓了起来。
原本还聚在一处的众人,十分配合的让开道路,等着锦衣卫把人抓到,他们也认出了,引导他们前来的人,就在被抓的人其中。
再看他们明明在京城里,有一定地位,却还假装成贫寒百姓,穿着粗布麻衣。
一瞬间,谁也不再怀疑自己的愚钝。
“我们确实被人利用了!”
“这些靠着姻亲裙带的权贵子弟,还有师生关系当官的旧吏,怎么可能会替我们发声?”
“真是一群虚伪阴毒的小人!”
众人对着包围圈内的李善长,怒目而视。
要不是有重甲兵和盾牌拦着的话,可能大家的口水已经如雨下,喷到李善长的脸上了。
被骂的许多人,脸红脖子粗的喘着粗气。
可李善长却像是年纪大了,耳背没有听到似的,依旧坦然地站在当场。
罢了罢了。
既然好不容易塑造的形象已崩塌,那便孤军奋战吧。
“既然陛下对科举泄题案,已是胸有成竹,那老臣便不再多言,只是老臣方才所说的空印一事,陛下该如何处置?”
不等朱元璋回应,李善长喘了口气,继续言辞犀利地指出。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陛下可不能像科举泄题案一样,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不能寒了天下百姓的心呐!”
科举泄题案,确实是李善长利用刘基为了帮朱元璋招揽人才,画重点没泄题,是空穴来风,全看朱元璋的心意处理。
可这空印报账一事,既然在人前揭发了出来,就绝对不会让它草草收场!
朱元璋,你这大明天下,是老夫帮着你一起打下来的。
那么,就由老夫,亲自把它搅乱吧!
【他好癫狂啊。】
朱雄英往马皇后的方向靠了靠。
屁股都坐麻了。
正戏终于开场了!
朱元璋盯着李善长那像野狼嗜血一样的双眸,轻叹一声。
“韩国公,难道咱在你眼里,是放任官员错处不管的昏君吗?”
李善长笑着摇了摇头,虚伪地拱手一拜。
“在老臣的眼里,陛下英明无比,空前绝后。”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大明皇帝,你到底还是那个眼里不揉沙子,为除贪官污吏,不惜动摇国本的朱重八!
朱重八,你又上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