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书上几行字,无法身临其境地体会古人的境界与追求,郑氏兄弟好样的!】
朱雄英劝老朱时,可说不出这么有水平的话来。
他都忍不住怀疑了。
【要是郑士利不是一个八品小县丞,而像李善长这些人一样,是京官,而且耳目灵通,在空印案刚彻查的时候,就能够有机会,给老朱上奏的话,那么,许多人的结局就会不一样了吧。】
光是主印官,就牵连了千余人。
杖一百的辅佐官员,有许多是无妄之灾。
像郑氏兄弟此后全家流放,涉及的家眷更是以数万计算,它们除了是一串串骇人听闻的数字,更是一个个家庭破裂。
还有。
一些能臣干吏被卷入其中,甚至被有心人揭举获罪,也会影响他们本身以及子孙后代,对大明朝廷的心灰意冷。
【杀伐果断的老朱挺好的,暴君老朱……还挺容易二世而亡的。】
朱元璋斜了一眼说风凉话的乖孙。
城楼上的朱标都担心,父皇一时控制不住,再把英儿头发揪下几根来撒火。
还好。
朱元璋这段时日,日子过得顺遂,凡事处置顺心,脾气也收敛了许多,只是斜了一眼乖孙,便言归正传。
“郑县丞,咱听君一席话,胜读百卷书,咱险些因为这些人,举起屠刀,伤害无辜啊!”
朱元璋手指着郑详等人,最终视线定格在了李善长的身上。
“韩国公,你当了几十年的官,你还不如才当几年官的郑家两个兄弟有远见吗?”
“老臣……”
朱元璋下巴微抬,抬头望向天空,一脸忧郁的表情。
“咱不想听你说话,还是郑县丞你俩说吧,这才第三条,最后一条给咱的建议是什么?”
郑士利这回没有再抢话,而是示意大哥开口。
因为第三条说完,陛下已经松口了。
那么这第四条说出来,并不冒犯得罪谁,反倒是一份天大的人情。
郑士元也是一样的想法。
兄弟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坏事都抢着顶锅,有好事互相谦让,倒让朱元璋,又高看了二人一眼。
“刚才还说得头头是道,咱主动让你们说,你们倒成哑巴了。”
朱元璋手指着郑士元。
“你说!”
“回陛下,这四条呢,是国家培养一个合格的官员不易,经过陛下的整治,如今无论是朝堂还是地方官员,大多是能官干吏,何况省级官员还是几十年才能培养成的栋梁,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人命并非草芥,不可割而复生。”
朱元璋听到郑士元的劝谏,心中一震。
而朱雄英,则是毫不掩饰地鼓动了双掌。
“啪啪啪!”
【吾业为国家言事,自分必死,谁为我谋!】
【好一对郑氏兄弟啊!佩服佩服!】
清脆的响声,引来了所有人的注意。
朱雄英只是想借此,表达一下对郑氏兄弟的支持,没想到抢了风头,急忙缩回小手,闷声闷气的说着。
“继续。”
朱元璋还在琢磨着,乖孙刚才说的话,是指郑氏兄弟在开口之前,就做好了为此赴死的准备,同样感慨不已。
忠臣!
清官!
提拔!
“……”
而此时,郑士元正愕然地望着马皇后怀抱着的孩童。
他没记错的话,皇长孙小殿下,还不满周岁吧?
居然能听懂得他刚才说的话?
他虽远在湖广,但也听说了皇长孙小殿下早慧的事,但他没想到,现实比传闻还要惊人。
天纵奇才!
难怪小殿下大晚上不睡觉,会跟着陛下一起来洪武门前议事呢。
“郑佥事,咱听你说了这么多,终于全面地了解地空印案是怎么回事了。”
朱元璋出声打断了郑士元的思绪,并亲手将郑氏兄弟二人,搀扶起来。
李善长目光幽幽地盯着二人,浑身的杀气,让周围的侍卫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这时,朱元璋抬头看了一眼东边的启明星。
天快亮了。
这漫长的一夜,终于要过去了。
“咱决定了!”
朱元璋为空印案,拉下了早已准备好的帷幕。
“由你们兄弟二人,与老先生一道,商量一下,该怎么针对空印纸一事,重新立法,并且找出一个既能规避舞弊贪污,还能够保证账目银粮准时送达的法子!”
朱元璋双手重重地拍着兄弟二人。
“咱和所有涉事的官员,都会感念你们兄弟二人今次的舍命相护,自今日起,郑县丞就调到刑部,郑佥事官升三级,等新法颁布后,再去地方走马上任,替咱监管此事实施与推行!”
“陛下言重了!”
兄弟二人赶忙拱手谢恩。
朱元璋喜得两位忠臣,仰天长笑。
笑完之后,他眼神冰冷地扫过瞎凑热闹的郑详等人。
“你们这些人,无利不起早,想要构陷谋害朝廷命官,拖下去,查严是谁指使他们这么干的!”
没等陆垚他们动手抓人,李善长上前一步,负手而立。
“陛下不用查了,是老夫让他们这么干的。”
朱元璋视线定格到李善长的身上。
马皇后眉头一蹙。
【不装了,他不装了,他连俯首称臣都不称了!】
朱雄英激动得握紧了拳头。
李善长不会效仿侄子李佑,眼见大势已去,一头撞死在洪武门前吧?
要是那样的话,可就省了爹爹不少事了!
可惜。
李善长十分狡猾,还不见棺材不掉泪。
“陛下,是老夫为了清查朝廷贪腐之风,召集了这些人来作证的,一应罪责,老夫愿意承担,老夫愿意舍去国公之位,交还丹书铁券,告老还乡,还望陛下成全!”
这场交锋,李善长输了!
并且输得一败涂地。
但是。
李善长还没打算死在这里。
只要他还活着,活得够久远,就有希望看到朱元璋先他一步而死!
朱元璋当然知道,李善长很惜命。
还想着全身而退回老家凤阳,卖了郑详他们一个人情,准备哪日东山再起杀回京城?
天亮了。
李善长你就别做白日梦了。
“陛下,臣要弹劾韩国公!”
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自李善长身后传来。
紧跟着。
就是一群人的呼应。
“臣也要弹劾韩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