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宇手指轻点,熟悉的星图被放大,一条经过优化、跳跃点都已被重新计算、标注为“安全”的航迹闪烁着柔和的绿光。“航线设定完成,舰长!我们走穿过刚刚修复的深空之门的主通道,时空曲率最平滑,理论速度能达到峰值!比我们冒险钻入时快了不止三倍!”
引擎发出久违的低沉嗡鸣,比离开熔炉时平稳有力得多。星槎号这艘经历了熔炉核心洗礼、外壳遍布能量冲刷痕迹与细小磨损的飞船,如同一只归巢的信鸽,轻柔地调转船首。那面巨大的深空之门在舷窗外缓缓移动,最终占据了主视野。门的另一端,深邃的宇宙中,那细密的规则光网清晰可见,它不再是伤痕的附属,而是象征着秩序与安全的通途。
当星槎号即将穿过那蓝白色光网的瞬间,张小雅似乎听到了一声悠长的、贯穿时空的叹息。它并非疲惫或哀伤,更像是某种……卸下了千万年重担后的释然。仿佛一个守墓人,在完成了最后的职责后,终于可以安然离去。这叹息并非来自物理空间,更像是在她因规则之花而高度敏锐的精神意识里直接响起。她似乎看到熔炉核心的光芒轻轻摇曳了一下,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柔和与……告别之意。
他们知道,离开后,这个孤独矗立在恒星烈焰与冰冷真空交界处的奇迹,将以它那恒定的节奏,继续编织,继续守护,直到下一个百年,下一个纪元。
穿过深空之门的感觉与之前天壤之别。没有剧烈的颠簸,没有空间撕裂的恐怖错觉,只有一股温和的、如同被温暖水流包裹的推力。眼前的星空景象像一幅切换顺畅的全息画卷,瞬间更新。熟悉的猎户座悬臂结构在前方铺展开来,无数恒星的光芒温暖地点缀在黑色的天鹅绒背景上。前方,由太阳系八大行星构成的、如同精妙钟表部件般运行的壮丽景象已经隐约可见。
舷窗透进来的阳光,带着一种久违的、属于故乡恒星的暖意,轻柔地洒落在舰桥的地板上,照亮了仪器表面的尘埃。陈星宇趴在控制台上,看着屏幕上一个跳动的绿点——“家”,标记在“地球”上方的那个小小的图标符号,鼻子一酸,但他很快用力揉了下眼睛,指着一个快速接近的蓝色光点:“信号接入请求!识别码确认……是‘星火意志’总部‘方舟港’空间站的护航舰!”
“接通!”林志远挺直脊背,整理了一下微皱的制服领口。大屏幕上瞬间亮起,一位神色严肃、两鬓花白但目光锐利如鹰隼的中年军人出现在画面中心,肩章上赫然是星火意志的总指挥官徽记。
“这里是星际人类联合体‘星火意志’最高指挥部,这里是联合舰队指挥官周博阳上将。星槎号林志远舰长,欢迎归来!”上将的声音洪亮有力,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和如释重负,“你们的生命信号消失了太长时间,深空之门突然的稳定……这之间?”
“周上将,星槎号执行代号‘织网熔炉’任务完毕。”林志远的声音平稳,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我们找到了方舟遗迹指向的目标——先驱者遗留的织网者熔炉,并成功将其激活、利用其核心能量修复了深空之门。深空之门的隐患,暂时被控制住了。”
指挥部里,即使是久经沙场的周上将也短暂地陷入了震惊的沉默。随即,背景里传来一片压抑的惊呼和急促的低声议论。修复深空之门?这超出了他们理论中的最优结果!上将深吸一口气,眼中的锐利化为了深沉的感慨:“辛苦了,林舰长,星槎号全体成员!你们完成了一个……奇迹!星火意志最高理事会已收到你们的初步行动报告,并决定将你们返航信息提升至最高欢迎等级!方舟港已经清空核心泊位,所有后勤保障准备就绪!”
“方舟港收到信号!轨道引导开启!”护航舰传来指令。
星槎号在护航舰的引导下,轻车熟路地飞过月球轨道,进入地球引力圈。那颗熟悉的蓝色星球在视野中迅速放大,白云缭绕,大陆轮廓清晰可见。陈星宇几乎是贴着舷窗,贪婪地看着下面的一切,嘴里念念有词:“我家……应该刚天亮吧?”他从胸前的口袋里摸出一张边角已经磨得有些起毛的合成照片,上面是他和一个笑得露出豁牙的小男孩,背景是一片菜园和一座低矮的小屋。
张小雅也默默地看着那颗行星。故乡的气息似乎在透过真空向她召唤。掌心的规则之花安静地绽放着,光纹的流转在这种近地环境下显得更为温和平顺。她开始下意识地感知地球及其周边空间那庞大而复杂、由亿万生灵活动共同参与编织的“规则场”,一种宏大而混沌、与深空迥异的韵律,让她感觉既陌生又无比熟悉。
林志远负手而立,目光沉静地扫过地球。母亲的叮嘱在他耳边响起,那份承诺“活着回来”的沉重感终于可以暂时放下了。但心中另一根弦却悄然绷紧:带回了挽救人类未来的钥匙,接下来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这朵规则之花,这熔炉的秘密,将把星火意志,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引向何方?
顺利对接“方舟港”核心泊位。当最后一道气密闸门旋开,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并非普通的通道,而是笔直站成两列、身着星际舰长、高阶科学家和星火意志指挥部要员制服的人群!没有喧天的锣鼓,只有凝重的寂静和一道道包含震惊、审视、探究、狂喜、甚至隐含疑虑的复杂目光。这种规模远超规格的迎接,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为首的周博阳上将跨前一步,身后还跟着几位气质不凡、神情更为沉肃的学者型人物。“欢迎回家,英雄们!”上将的嗓音在宽广的泊位大厅内回荡,他依次与林志远、张小雅、陈星宇握手,最后目光落在张小雅肩头那朵流淌着非自然光晕的花朵上时,瞳孔难以察觉地收缩了一下。随即,他侧身介绍,“这几位是星火意志最高科学理事会理事,李维教授(生命科学)、赵启明院士(高维物理与规则理论)、苏珊娜·卡尔森博士(古代科技与先驱者研究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