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远紧握的拳头终于松开,指关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掌心的汗水与锚碎片残留的冰冷触感形成鲜明对比。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将那份几乎压垮肩膀的重担暂时卸下。成功了,真的成功了。他们暂时堵住了宇宙的伤口,延缓了迫在眉睫的崩塌。
“收到,干得漂亮,医疗官。立刻启动辅助推进器,返回汇合点。”他回复道,声音沉稳,却难以完全掩饰那一丝不易察觉的颤动。
张小雅一直依靠在舷窗旁,闻言,紧绷的身体也瞬间松弛下来。她肩头那朵蓝绿色的规则之花轻轻摇曳,仿佛也在回应着这份喜悦,花瓣边缘的光纹流淌着熔炉稳定输出的韵律。这花,已经从维系她生命的存在,彻底蜕变为一种与宇宙规则同频共振的奇妙感应器。她嘴角弯起一个微小的弧度,低声自语:“一百年……”
星槎号并未立刻踏上归途。它如同一枚忠诚的、闪烁着微光的纪念章,停泊在熔炉庞大光网的边缘,默默地守护着这颗刚刚被重新点燃希望之火的宇宙灯塔。这里成为了一个新的临时锚点,一个修复工作的前线观察站。
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时间在修复的静默交响曲中流淌。林志远、陈星宇和张小雅(在医疗AI的密切监护下)轮流值守在舰桥。
他们亲眼见证着:
织网者熔炉的光网如同拥有生命的藤蔓,从恒星的对流层深处蔓延开来,穿透炽热翻腾的光球层,最终覆盖了整颗垂死恒星的表面。冰冷的几何蓝光与恒星本身行将熄灭的红光交融、搏斗,最终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平衡状态——一层包裹星体的、脉动着秩序能量的蓝白茧房。这颗恒星内部的剧烈动荡被光网强行梳理、规整,等离子流不再是狂暴的野兽,而被驯服成遵循特定路径的能量溪流,维持着熔炉那超乎想象的巨大能耗。原本被崩解体啃噬得千疮百孔的规则底层结构,在熔炉全力运转下缓慢而坚定地进行着自我编织和修复,将墨色孢子带来的混乱彻底“清除”了出去。
主控屏幕上,深空之门的实时数据图清晰得令人屏息。那道曾经撕开宇宙的、横亘数千公里的巨大裂痕,边缘的黑暗正在急速退潮,被蜂拥而至的蓝白色规则纹路取代。仿佛一双无形巨手正以光年为尺度,进行着精细至极的宇宙缝合术。那些曾被混乱规则捕获、拖拽、即将跌入未知深渊的天体碎片,也被新生的光网轻轻拨正、推回它们应有的轨迹轨道。周围空间内那些危险的时空褶皱,也在柔和的秩序波动中渐渐舒展,恢复平直。
陈星宇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不断更新着环境数据和建模。“舰长,看这里,”他指着光谱分析图上一个标记点,“熔炉光网正在反向注入能量,尝试重启恒星中心的聚变反应!虽然效率极其缓慢……但这颗恒星,或许真能活下来,在光网的‘孵化’下重生。”
林志远注视着那颗被蓝白茧房包裹的恒星。它原本黯淡枯槁的面貌,在冷硬秩序的照耀下,竟显露出一丝挣扎求生的倔强。“先驱者的补丁……比我们想象得更……深刻。”他低声道,语气中充满了敬畏。这不仅仅是补上了破洞,更像是在尝试逆转宇宙法则赋予的宿命。
张小雅感受着掌心温润的规则之花。它对整个修复过程的感知敏锐得惊人。当某一个区域的规则结构被成功锁紧、修复时,花瓣边缘的光纹会变得异常柔和流畅;而当遇到顽固的崩解残留、需要更多能量和时间攻坚时,那些光纹则会轻微颤抖,仿佛在共鸣、在忍耐。“它现在是熔炉延伸的触须,”她解释着,“我能感觉到,熔炉核心的‘意识’……或者说驱动逻辑里,修复深空之门是最高目标,而在完成这个目标的同时,守护这颗恒星本身,也成了它所定义的‘规则修复’的一部分。”
在这修复奇迹的平静注视中,张小雅肩头那朵由规则纠缠而成的蓝绿色小花,也迎来了它最终的蜕变。不再需要维生设备的点滴滋养,它根系般的光丝已与张小雅自身的生命能量完美共生,甚至开始主动从空间中汲取散逸的、熔炉释放的秩序粒子。
第三天凌晨,张小雅独自站在医疗舱的舷窗前。那颗巨大的蓝白茧房在深邃的宇宙背景下依然稳定地脉动着。她轻轻抚摸着肩头的花朵——它的形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层层叠叠的花瓣完全舒展,中心是深邃的墨蓝色,向外晕染成柔和的碧绿,光纹不再局限于花瓣边缘,而是在花瓣内部流转不休,勾勒出极其复杂、不断变幻的几何回路。
一股前所未有的清晰感知涌入她的脑海。仿佛戴上了一副能透视宇宙法则的半透明眼镜。她“看”到周围空间的规则如同纵横交织的纤细丝线,紧密而有序;她能“听”到远处一颗流浪小天体划过虚空时,其微弱引力对时空规则的轻微扰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小小石子;她甚至能模糊“感应”到几光年外一颗年轻恒星内部那暴烈却遵循核心公式的聚变脉冲。
“林舰长,”她接通通讯,声音带着一丝奇妙的空灵感,“规则之花……成熟了。它不再只是被动感知熔炉,而是成了一个独立且稳定的……宇宙规则波动的锚点。即使我们现在就驶离熔炉光场,只要它在我身上,只要我还存在,这种对规则层面扰动的感知就不会消失。”
舰桥上的林志远和陈星宇都愣住了。陈星宇最先反应过来,几乎是扑到传感器控制台前:“难以置信!张工,你现在的生命体征读数简直……像是由规则能量构成的!太稳定了!而且生物场波动频率正在向熔炉核心靠拢,但又不完全一样……像是一种……更轻量级的和谐共振!”他的语气充满了科研狂热的激动。
林志远眼中光芒闪烁,这朵花的价值远超想象。“这意味着,我们带回去的不仅仅是一项技术。这朵花……它是活的规则探测器,也是稳定器。它是先驱者留下的种子,在我们的时代……发芽了。”他走到全息星图前,银河系的旋臂静静地悬浮在那里。“星宇,设定返航航线。目标:太阳系第三行星——地球。该去复命了,带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