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渊日报》又不是没钱,你们的广告费,一年足有几十万两。
浪费一些纸张怎么了?工匠院早就改进了造纸技术,如今大渊皇朝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纸张。
笔墨纸砚,这些都是关乎文明普及,扫灭文盲的,工匠院自然是重点关注。
为了大面积推广文字,毛笔不太好用,赵清虎已经吩咐工匠院,让他们研究新的写字笔。
圆珠笔不太好弄,铅笔也有些难度,但是,钢笔这玩意好弄。
目前工匠院的研究方向,就是钢笔跟墨水。
只要有所突破,舞文弄墨,成本就会大大降低。
有赵清虎亲自坐镇,《大渊日报》做到了相对中立,不带任何偏向,甚至连往日编辑留言都省了。
因为午门之外的热闹,这件事情,不说朝野关注,那也是全民热度。
大家忙碌生活之余,安静下来后,也会讨论一两句。
而真正关注此事的,都在等着《大渊日报》的增刊。
朝臣们想要维护自己地位,绝对不允许,把太多权力让出去。
而女子,同样关注此事,不管能否写文章,都希望把自己的观点发表出去。
翌日,《大渊日报》如此发行,不仅有正版,而且有增刊。
“岂有此理,这些女子简直是胆大包天,什么话都敢说!”
“就是,也不看看,历朝历代,哪有女子为官的,还想读书参加科举,简直是痴心妄想!”
“也不是没有,唐朝不是还有女皇武则天吗?”
“那是牝鸡司晨,大唐就是在她手中没落的。”
“别瞎说,唐朝没落是从安史之乱开始的,是唐玄宗的锅。”
“那李隆基也是武则天的孙子,一脉相承!”
“李隆基也是李世民的曾孙呢,这如何能成为论据,你简直是胡言乱语。”
------
增刊文章发表后,不管是大儒们的文章,还是女子们的观点,都引起了不少议论。
有些时候,理不辩不明,古人诚不欺我。
赵清虎对此,并没有过度关注。
意外的讨论,就当是给女子们松开束缚的第一步吧。
想要一步到位,把女子地位彻底提升,也是不可能的。
留下顾凌轩在《大渊日报》编辑部后,赵清虎去了棚户区改造区域。
“爵爷!”
棚户区改造,是京兆尹今年头等大事。
直隶地区的官道改造计划,已经彻底走上了正轨。
反正,京城内外的官道早就改造完毕,尾款都结清了。
后续的,虽然还是京兆尹负责,但是,覆盖范围已经是在京城之外,是直隶地区。
直隶地区,离开了京城,京兆尹就没什么野心去管理。
毕竟,直隶地区还有一个类似直隶总督的存在,是直隶府尹,人也能管。
京兆尹就负责去户部要钱。
当初可是答应了的,前后要投入三百万两。
时至今日,陆帧批给他的只有一百万两。
宏丰帝都答应了,还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户部又不是没钱,凭啥不给?
别说,京兆尹努力后,陆帧还真的,先后又给他批复了一百万两,没有锁死。
官道的事情处理好了,对于京兆尹来说,自然就是跟着爵爷赚钱最重要。
不仅能改善京城棚户区这些老百姓的生存条件,还能给京兆府带来大量收入,何乐不为?
反正皇帝都说了,让他重点关注这个项目。
似乎,皇帝从棚户区改造中,看到了什么泼天富贵一般,让人摸不着头脑。
“爵爷,第一批拆迁区域的百姓都安顿好了,就住在简易工房内,等这里建设好了,直接给他们分房子。”
“迁徙了多少人啊?”
“三千多户,有一万八千多人。”
“让医学院的人过来看看,教导一些卫生知识,人口太密集容易滋生瘟疫,定期让人拿石灰粉去消消毒。”
“好的爵爷!”
“这片区域建造好后,应该能安置所有棚户区百姓吧?”
“可以,有三万多套房子呢,一户一套,能安置所有棚户区百姓。”
“配套设施弄好,道路交通、蒙学教育,还有商贸医疗。”
“已经有商贾上门了,说是你想要购买我们计划建设中的商业街门面房。”
“这些人鼻子就是灵敏。”
赵清虎也不得不赞叹一句,这些商人是真的聪明啊。
棚户区改造,原本只是京城最底层百姓的事情。
没想到,这些商人竟然闻着味就来了。
改造区域出的样板,可没有商贸中心精细,就是个大概的轮廓。
“销售部搭建起来了吗,他们愿意提前拿钱,咱们没理由不兜着。”
“爵爷放心,第一个开建的就是销售部门,肯定能最短时间完工,我都跟土地管理局的人打过招呼了,到时候直接现场办公,先发地契,等房子建好了再补办房契。”
“那你打算怎么收钱,一次性全部收清?”
“那是当然,这些商贾有的是钱,他们不缺这么点。”
“价格怎么定的?”
京兆尹有点懵,对啊,价格怎么定的?
“不是按照市价来吗?”
“姥姥!我们花这么多钱,出工出力,用新材料建那么好的房子,就按照市价,那怎么赚钱?”
当然不能按照市价来!
要知道,这片区域建好后,原本分散在整个棚户区的十几万百姓,全都要集中起来,在几个小区生活。
人口密集,人流量大,不管是开什么店面,都能赚钱,地皮岂能便宜了?
大渊皇朝,可没有房地产产权年份的说法。
只要是你拿了地契、房契,除非不可抗力,否则,就能永远持有。
这种东西,哪怕是大渊皇朝改朝换代,接替的朝代也会承认的。
“价格现在原本的基础上提升三倍!”
“而且,不能一次性全部出售,所有店铺,先出售十分之一。”
闻言京兆尹一噎,这能卖得出去吗?
商贾们虽然有钱,但是他们也不是傻子啊。
直接提升三倍,在这个新建区买一个铺子,可以去其他地方买三个铺子。
看了一眼对方神情,赵清虎就知道,这是犹豫了。
“这片区域的房价原本就是整个京城最低的,凭啥啊?改造好了后,新建区域,不说京城内居住环境最好,也不比其他区域差,把价格先提升上来,聪明的自然会购买。”
京兆尹虽然有点懵懂,可还是点了点头。
爵爷说的,准没错。
跟着爵爷,绝对能赚钱。
不管是皇帝的内库,还是户部的国库,都因为爵爷赚了不少。
他可算是盼到了这个机会,绝对不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