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霍文渊和休屠利并没有就此住手。霍文渊让休屠利进一步为小卢西乌斯演示了一下弯刀的优势。这让小路西乌斯吓了一跳,因为此前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直剑的优势非常明显,那就是在于攻击!”休屠利在众人面前一边演示一边说,他手中拿着的是一柄罗马长直剑,“直剑……当然也有汉人的环首刀,都集中在刀身轴向的周围,转动刀刃方向的角速度就很快,毕竟直剑比起弯刀更窄。”
说着,休屠利就在空中挥舞了几下直剑,然后又换了弯刀同样的姿势和动作挥舞了两下。
“相同材质,相同重量的弯刀,由于有一部分重量偏离了刀身的轴线……”
“什么轴线?”普布利乌斯问。
休屠利回答:“就是中间这道楞,看到了吧?剑的楞在中间,始终在中间。弯刀就不是,弯刀的……怎么说呢,反正不在中间。整体的面也比直刀直剑大一些。”
“那又怎么样呢?”普布利乌斯不明所以。
“面大……面大就慢啊,转动的时候,你看到没有……看到没,这就大啊,所以慢啊。”
小卢西乌斯知道,休屠利的意思其实是在线速度相同的情况之下,直刃刀剑转动刀刃的时候的角速度大于弯刀的角速度,所以直刃刀剑速度显然更快。
体现在手感上,直刃的剑,越是窄而直,那么攻击的时候不论是刺击还是挥砍,都比宽而弯的刀更加灵活,落点更加精准。
小卢西乌斯是武术冠军,练过器械,当然也玩过击剑,打过对抗。他明白,直刃刀剑在生死对抗的时候“转移刺”欺骗性非常强。
不过,什么都不是绝对的。手感和刀剑的重心也息息相关。
大汉环首刀的中心就很靠前,可是阿拉伯、突厥、波斯乃至于现代马刀的重心都比较靠后。相对而言,重心靠后,也就是靠近护手,刀就越容易操控。
格斗时候,对砍过程中,小动作就多,当然也可以“转移刺”、“转移割”、“欺骗砍”。
休屠利继续说道:“不用我多说,攻击距离当然是直剑更长。弯刀嘛,弯的,不是直的。刀刃同样的长,但是直剑就更长。”
小卢西乌斯点了点头:“别看只长了一点点,但是正是这长出来的一点点就是致命的。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如果没有铠甲护身,这一剑刺过来,不死也重伤。”
普布利乌斯眼睛翻了翻,说道:“如此说来,弯刀想要和直剑一样长,那么弯刀肯定要更重。”
“对,没错!”休屠利肯定了普布利乌斯的判断,“所以说,相同长度,弯刀比直刀需要更多的材料。不论是铁也好,碳也罢,都需要更多。”
“那要是这样的话,显然是直剑更好啊。我们有很成熟的剑形,还有熟练的工匠呢,就用着不好吗?”普布利乌斯说,“休屠利教练,你为什么要搞这个弯弯的东西?怪怪的,看起来很野蛮!”
杜拉提欧斯立刻接茬说:“是啊!我以前看卢西塔尼亚人用那种弯弯的看到就感觉很难看,现在你也用,还要往上弯,更加奇怪!”
休屠利瞪了两人一眼,不屑地哼了一声,继续说道:“凡事有利就有弊……”
“对!”吕山德大声地说道,“哈斯塔·法塔利说过,这叫做辩证法,是哲学!我们希腊人的学问!”
吕山德一嗓子吼,吓了众人一跳,大家纷纷不满地白了他一眼。吕山德当然看到了,但是他无所谓,仍然沾沾自喜。
休屠利才不要管那什么劳什子的哲学,轻轻呼吸了一下空气,然后继续说道:“直刃刀剑,轴线在中间,这就意味着挥砍的时候,战士手上的力道稍微用力不对,刀刃就无法砍直,对对手造成的伤害比较小,更有甚者,甚至很有可能用刀面狠狠地拍了对手一下。”
“这就是了嘛!”吕山德大声地说道,“辩证法!直剑也不是不能挥砍,双面开刃的当然可以挥砍,但是它们转移灵活,代价就是挥砍的时候,砍不准!”
其实,这是吕山德语词匮乏,没有完全阐明这其中的道理。该是,直刃刀剑在挥砍的时候刀自身缺乏修正自身姿态的能力。
休屠利说:“对!这就要求,使用者能够很好地操控自己的身体,达到精确控制的程度才行。这无疑导致了训练难度的增加,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用剑的。用剑用得好,那就是剑客!”
卢基乌斯·法尼乌斯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砍不准确实是个问题。蛮族,特别是凯尔特人,包括加拉太人、高卢人还有西班牙的一些凯尔特部落,武器很多都是凯尔特长剑,虽然说这些长剑也是有弧度的,但是应该是他们打造武器的时候水平不行,想要打直的,却弄成了弯的。
他们的长剑,其实就是用来挥砍的。常常用作突击使用。凭借一股子血勇和蛮力冲入罗马军阵……我是说以前的军阵。以前的军阵都是模仿的希腊人,用长枪的。凯尔特人冲入阵中还真的不好弄……
后来,我们也用长剑,再后来逐渐配备短剑,特别是大盾,凯尔特长剑就没有那么多威力了。怎么都劈不开我们的盾牌。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凯尔特人凭借的是蛮力,胡乱挥砍,长长是长剑的剑面打在盾牌上。有的甚至打在步兵的头上。但是,剑面没有威力,打一下,最多就是头疼或者发麻而已,受伤都是罕见的。
但是,我们惧怕凯尔特贵族武士,这些人是剑术高手,能刺、能砍、能挑、能拨,还能挡……好在,他们人少。显然贵族武士是专门练武的,练武练得多了自然就能更好地操控。”
众人听了之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休屠利继续说道:“弯刀则完全不同,当刀刃运动起来时,就是挥砍的时候!位于刀身轴线正后方的一部分重量,就是这个厚刀背,这里很重,前面的锋刃很薄,所以重量在这里。这么以来,它就可以稳定刀的运行路径啦!想怎么砍就怎么砍!”
“那按照你这么说,如果我把直剑变成一面开刃,不开刃的地方变厚,那不是也和你的一样的吗?而且还长一些呢!”普布利乌斯说。
“当然,这完全没有问题,就是这样。”休屠利再一次肯定了普布利乌斯的说法。
“不错,不错!”法尼乌斯打断了普布利乌斯想要继续发问的话,“如此一来……训练就简单了。只要战士们学会让刀身随身体的重量自然而然地落下,砍中的难度大大降低。只要自己不乱操控,弯刀显然比直剑砍得更深。这不是单纯的增加武器的重量就能够达到的。”
“那就用直刀啊!”普布利乌斯说,“不是有那种刀把上面带个铁环的刀吗?用这个就行啊,还长呢。”
休屠利继续说道:“一把武器,不要光看攻击,还要看看它怎么防御。”
“那……那怎么防御啊?”
“在防御方面,弯刀显然更具优势。”休屠利继续说道,“弯刀是有弧度的。巨大的弧度不但在挥砍的力量和效果上有优势,在防御上优势也很明显。”
“弧度?”普布利乌斯说,“这个和弧度有关?”
“当然!你看!”
休屠利说着在普布利乌斯面前做了一个挥舞的动作。
在场的众人都有武艺在身,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弯刀用刀面横扫,只要这么一扫,就可以在刀身获得一个非常宽阔的防御面。
这就意味着,弯刀只要刀面够硬,刀面横扫的防御效果就非常的明显。
“你看到了吧?”休屠利对普布利乌斯说,其实也是在和在场的众人说,“如果是用直刀,那么持刀的人就必须仔细预判对手的攻击路线,然后用缠绕的方式……”休屠利立刻又做了几下动作,那动作导致他手中的直剑划过的轨迹宛如一条银蛇,“你的用缠绕的方式防御对手。这么做难度太大了。”
小卢西乌斯听了连连点头。他是玩过击剑的。两个人比剑,想要防御太难了。需要做蛇形缠绕,可是动作万万没有攻击的一方快,防御十次也成功不了一次。
所以说,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时候,两个人决斗,主手拿着一柄直剑,副手总得拿点什么,盾牌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在决斗的时候拿着盾牌太掉价了,于是副手就拿一把短剑,还要特意把护手做大,像一面小盾牌。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可拿的,副手拿着衣服乱甩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防御效果,总是也好过“蛇形缠绕”。
小卢西乌斯叹了一口气,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弯刀的刀胚,他知道,弯刀或者他也曾经使用过的“雁翎刀”这种武器的训练成本非常低。
乱挥乱砍,这本身就是人的本能。在距离不敏感,非常混乱的环境下,发动攻击或者防御,优势非常明显。
特别是敌对双方骑在马上,处于高速运动状态下……也就是“一大团”轻骑兵狗斗的时候,对于普通骑兵来说,弯刀相对好形成战斗力,直刃刀剑就反过来了……
毕竟单手刺击是人非常不习惯的动作,需要经过训练才能够掌握。
小卢西乌斯本身是武术冠军,长年累月的训练让他早就习惯了捅刺的动作。
本来的嘛……
都练了武术了,走上了这条路,有剑不练去练刀,这岂非“掉价”?
小卢西乌斯这家伙表面和善,内里心黑手狠,不要说面对敌人,即便是面对大美女也毫不留情,敢于辣手摧花,是个狠角色。他心理素质极好,用罗马短剑或者康托斯长枪捅起人来毫无心理负担。捅上了,那人喷出血来,他非但毫不惧怕甚至还隐隐还有些兴奋暴露于心间。
正是因为他早就已经习惯了用剑,用这种经过艰苦训练方才能够掌握的武器,造成了“灯下黑”。
已经穿越过来好几年了,也没有想过给自己的轻重骑兵配备弯刀。反而是一个匈奴人点破了这其中的奥秘。
一支部队采用直刃刀剑做制式武器,那说明这支部队肯堆训练量,只要训练的够多,强度够大,这支部队自然就能够发挥出极大威力。正如法尼乌斯所说,如果是蛮族,青睐使用直刃刀剑,说明这支部队当中的军事贵族很多。
而一支部队如果青睐采用弯刀,或者直刃刀剑偏弯的刀剑,那么说明这支部队训练程度不高,军队的人员构成很多都是普通人。比如游牧军队当中都是牧民。
休屠利想要用弯刀,正是因为他训练的是萨尔玛提亚骑兵,他们其实是骑术较好的牧民;还有凯尔特雇佣骑兵,其实他们是一群不愿意穿衣服的裸体蛮族。
也就是说,休屠利要训练的部队人员成分太过复杂、人员素质又不高,使用弯刀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
而且,弯刀可以配备为副武器,主武器是长一些的木柄长枪。
即便没有长枪,凭借战马的速度,弯刀快马的罗马轻骑兵战斗力和战场生存能力也会大幅度提升。
毕竟,小卢西乌斯认为取胜还得依靠重步兵和重骑兵。
休屠利搞弯刀……
好!
很好!
好上加好!
搞成了,你好我也好!
如此一来,训练成本大幅度降低,这怎能不让小卢西乌斯放声大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