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小卢西乌斯大笑是因为他自己又可以在众人面前树立一次高大、伟岸且睿智的形象了。
“休屠利,你说你用过弯刀,其实那不过是因为淬火的时候,工艺不够先进而导致的形变而已。”小卢西乌斯笑着对休屠利说。
“我……当然,我当然知道的,但是我现在最想要的就是这种形变。”休屠利回答。
小卢西乌斯拿起手中的刀胚,凑在眼前仔细地看了看,然后说道:“这把刀不仅仅是形变的问题,其实问题大了,最大的问题是罗马根本无法产生铁水……”
“铁水?”维特里乌斯听罢十分惊讶,“铁能变成水吗?这怎么可能?”
小卢西乌斯笑了笑,“当然了,你要记住,只有真金才不怕火炼,金子变不成水,但是铁是可以的。”小卢西乌斯又转头问霍文渊,“财务官阁下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霍文渊想了想说:“如果说形变,那应该是淬火的时候只是在锋刃上淬火,所以……没奈何,产生了形变。”
小卢西乌斯又问:“我记得你好像在张掖做过官对不对?”
“确实,不过只有数月而已,那之后我便出使西域了。”
“你可见过张掖铁官?”
“这是当然,自然是见过的。”霍文渊说,“我还有幸见识了铁器的整个冶炼过程。从孝武皇帝开始,大汉盐铁专营。铁器的制造,整个过程全都掌握在官府手中。只是,我见过是见过,却……也是知道的,但是并不精通所有环节。我也见过铁水……”
小卢西乌斯点了点头,然后用拉丁语对在场的众人说:“其实,一切的一切,都在于‘液态铁’,这个我也是从我上学的时候从我的老师那里学来的。”
“也是个大哲学家吗?”吕山德问。
“当……当然了,那肯定啊!”小卢西乌斯回答,“罗马现在还没有液态铁技术……听听,你们听听,这简直就是埃斯库罗斯的戏剧,一幕悲剧,彻头彻尾的悲剧……”
小卢西乌斯的说法是相当正确的,欧洲的悲剧在于农业不发达,农业不发达的原因就在于欧洲始终没有掌握液态铁技术。
没有液态铁技术就没有好的农具,自然就不会有好的农业。
而农业在古代却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至少农业的发达可以增加人口数量。
庞大的人口基数便可能会催生出超凡的科学家或者工程师,然后就可以为社会带来发现。
可惜,欧洲没有……
在原本的历史上,欧洲到了十四世纪才由瑞典人发明高炉,然后方才产生液态铁,农业技术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都进行第二次了,欧洲的农业,特别是种植业还远远不如中国。
欧洲在冶铁方面远不如中国,不是因为罗马的灭亡后千年黑暗中世纪造成的技术断层,罗马人本来就不会产出液态铁。罗马也没有进入过“生铁时代”。
罗马的锻铁技术虽精湛,特别是在打造武器方面,但受限于材料科学与热工基础,未能跨越生铁冶炼的门槛。
小卢西乌斯抬眼看了看休屠利,心中笑了笑,想来匈奴人也不知道这其中的奥秘,根本就不知道液态铁。
这也难怪,就连霍文渊都不明白这其中的奥妙,匈奴人又没去过张掖,也不见过炼铁炉,自然也就不知道了。
不奇怪,
一点也不奇怪,
若是知道反而就奇怪了。
“我知道。”普布利乌斯大声地说。
小卢西乌斯吓了一跳,顿感十分惊讶,急忙看过去。众人也是惊讶不已,全都看向普布利乌斯。
维特里乌斯忙问:“快说,快说!”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作家嘛。悲剧嘛!我是有过研究的。”
维特里乌斯听罢尴尬当场,众人也是失望不已,纷纷摇头。
小卢西乌斯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现在,罗马……罗马的方法是‘布鲁梅里’。也就是使用矮炉炼钢……准确的说是‘块炼法’,仅能生产海绵状熟铁块,因为温度不行,太低了。”
小卢西乌斯所说的东西有一部分是从大学选修课上教师的讲课中学到的,此外,初高中历史也让小卢西乌斯学了不少,特别高中历史中还有炼铁的各种贴图,小卢西乌斯都记在心中。
“不明白!”维特里乌斯说道,“我听说哈斯塔·法塔利受福尔图娜眷顾,能够发明一种让人起死回生的药剂,想来自然也能够把铁变成水,请详细告知。”
小卢西乌斯挠了挠头说:“这还要大家一起参详。想要让铁变成铁水流出来,需要一整套东西。”
“哪些东西?”
维特里乌斯急忙叫来工匠,这里本就有许多希腊工匠,便要一起听哈斯塔·法塔利降下“火神伏尔肯的秘密”。
“首先就是高炉,最少要三米高……也就是最少十个罗马尺。”小卢西乌斯说,“其次,要使用焦炭。”
“焦炭?”
小卢西乌斯现场发明的拉丁词汇:“焦炭,就是用煤炼制的。用焦炭来炼钢才对,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还原剂。现在罗马都是用木炭,这是不行的。”
维特里乌斯根本听不懂,他不明白小卢西乌斯说的拉丁词“还原剂”是什么,又不好随意打断。
“高炉可不是一般的黏土就能制造的,需要高铝耐火砖……”
到了这里,维特里乌斯基本上完全听不懂了,他根本就不知道“高铝耐火砖”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小卢西乌斯想了想,眼睛翻了翻,然后摇了摇头说:“绝无可能,绝无可能……”
“什么?什么绝无可能?”维特里乌斯急忙问。
小卢西乌斯叹了一口气,双手锤下,手中的弯刀刀胚也跟着一起垂地。
本来他以为自己很牛,毕竟自己可是“练家子”,多少还是懂点技术的。但是想了想,完全做不到。毕竟自己又不是工程师。
“妈的,我说怎么罗马没有……啊?怎么没有产生液态铁呢?使用块炼法。”小卢西乌斯苦笑一下,“有些东西生来就有,有就有了,没有就是没有,根本没有办法。”
原来,在小卢西乌斯的见识中,想要产生液态铁就需要有高炉。但是铁的熔点实在太高了,大概一千五百摄氏度以上。
这么高的温度,不要说罗马的技术完全达不到,能够达到一千两百摄氏度都已经是一大关了,完全不要奢求一千五百摄氏度。
如果没有高铝耐火砖搭建高炉,就算想尽办法达到了铁的熔点——一千五百三十八摄氏度。高炉也会被滚烫的铁水烧穿。到时候,一个大爆炸,说不定能看见蘑菇云。
自己如果当时傻不愣登地跟着做实验,不要说太奶了,现在可是公元前七十年,努努力,兴许老马家、卢库鲁斯家的直立猿祖先自己都能看见。
罗马不可能有高铝耐火砖,整个欧洲都不可能,绝无可能。因为整个欧洲就没有“高铝矾土矿”。
生下来的时候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只有中国有,东南亚地区有,欧洲没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高铝矾土矿又上哪去弄高铝耐火砖去?
所以……
悲剧了……
欧里庇得斯了……
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产生液态铁。小卢西乌斯想到,罗马有很多的火山,完全可以用火山灰,然后再加上石墨、石灰石、玄武岩,或者再加上点什么搞一个“火山灰混凝土”
改良的话……应该加入石英砂,二氧化硅的比例一定要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或者弄一个石墨黏土坩埚,厚度最少三厘米……
不过,好像石墨在英伦三岛上,或者,在后世的德国也有,现在该叫那里为日耳曼。
这些地方是不折不扣的蛮族之地。
就算是弄到了石墨,也只能小批量产生液态铁,珍惜着用在刀刃上。就这,还得做实验,没有几年的研究是不可能出成果的,最少也得三年,搞不好得五年。
拉倒……
等研究出来的时候没准凯撒都已经被捅成马蜂窝了。
要不……其实也可以弄一个“地下反应阱”,燃烧四十八个小时后封顶焖烧,这样,地坑蓄热使核心区达一千五百摄氏度,然后……
然后,就有很大的几率在公元前七十年的时候出现一大团“蘑菇云”。
小卢西乌斯想到:如果实验的时候有自己……人们为了找到哈斯塔·法塔利,兴许会指着地上的一摊东西说:
“这块就是他。”
“不,你错了,那一块才是……”
彻底拉倒……
活该罗马……活该欧洲没有液态铁!
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