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两家都在推脱责任,谁也不愿意伺候一个瘫痪。
想起来了给一口吃的,想不起来的话,刘国辉一天连一口水都喝不上。
最终撑了两个月,人还是不行了。
只不过他的去世对于刘家来说并没有人难过,甚至一次性取了他几十个月的退休金,算是皆大欢喜了。
“那汪盼连现在还住在外面?刘家两个儿子是不打算管她了吗?”
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刘家晾个媳妇肯定是不愿意管她的。
家里一共三个儿子,在汪盼连这里只有老三是个宝贝蛋,上面两个从来不放在心上,更别提儿媳妇跟孙子了,家里人怎么可能没有怨言。
现在儿媳妇当家,儿子不愿搭理她,她现在自然不会有好日子过。
“还能怎么滴。
刘国辉去世之后她以为就能回去了,结果刚上刘家的门,就被两个儿媳妇连手赶了出来。
之前在外面败坏儿媳妇名声,不把儿媳妇当人看,说动手就动手,结果现在儿媳妇想整治她也一点不手软。
刘老大兄弟两个在小树林那边盖了一间茅草屋,让她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至于其他的就不管了。
她现在每天出去捡破烂,饿了就去要饭。
总之只是饿不死罢了,好日子是别想了。”
胡惠知没想到会是这样。
以前挺刻薄的一个老太太,六十多岁的人了,最后落得这么一个下场,难免让人唏嘘。
以前使劲磋磨儿子儿媳,什么好的都想留给小儿子,结果现在老了,小儿子靠不上,被扔了出来。
胡惠知沉默,她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要她说,只能说是报应。
站在婆婆的角度上都会说儿子儿媳不孝,总不至于一口饭都给不起吧?
但是站在小辈的立场上,汪盼连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伤透了他们的心。
把刘天启惯的不知天高地厚,整日里在外面跟小混混一样当个街溜子,在家里上不敬长辈,下不友爱小辈。
更是凭着自己的一己私欲,让刘家的名声烂透了。
刘大嫂恨刘天启恨得牙痒痒,她儿子跟刘天启本就没差几岁,让刘天启的名声耽搁的今年都二十好几了还没找到媳妇。
好名声这种东西想要传播出去可不是一夕之间的事,但是坏名声可就太容易了,就因为刘天启,刘家成了整个徐阳市的笑话。
哪怕不认识他们的人家,也多多少少听说过刘天启的事迹。
刘二嫂那就就更不用说了。
就因为她在在公婆面前提了一句让刘天启下乡当知青。
这个丧良心的竟然去勾搭她妹妹,甚至婚前毁了清白,可以说一辈子都毁了。
要不是刘天启已经下乡了,刘二嫂非得找机会教训他不可。
她找不到正主,可不就把所有的愤恨都发泄到了罪魁祸首的亲娘身上。
更别说汪盼连本就不无辜。
要不是她的纵容,让刘天启在家里不敬重哥嫂,惯的无法无天,让他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哪里能发生这些事情。
所以罪魁祸首应该是汪盼连才对,她今天遭受的一切都是她该得的报应。
胡琴琴在一旁听的津津有味,这比她在乡下听到的那些还要劲爆,城里人真会玩。
这要是在乡下,好好的闺女清白被毁,疼闺女的人家绝对要上门把男方家砸个稀巴烂。
只不过气是出了,对于姑娘来说,生活影响还是很大的。
“婶,那刘家小儿子呢?他下乡去了?现在咋样啊?”
刘天启原本借着腿断了,变成了残疾,逃过了下乡当知青。
因腿被打断,刘天启的性情大变,变得阴郁,就连刘国辉看了都觉得心里毛毛的。
本来他都打算等刘天启腿伤好了就把人扔去乡下,谁能想到还没等他开口,就发生了那等子的事。
周家一口咬定是刘天启强奸周秀秀,有周秀秀的和周围邻居的证词,刘天启被判了十几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嗨,也不知道汪盼连有生之年还能不能等到刘天启回来。
因她在外头有野男人的事,跟她相好的那个男人也被人指指点点,听说城里都待不下去了,被媳妇闺女一家子赶回乡下了。”
苏巧莲眼珠子朝门口望了一圈,眼神里全是警惕,压低了声音:“我之前还看到过那个男人过来找汪盼连,两人在汪盼连的草屋里待了一晚上,第二天天没亮,有人看见那个男人离开了。
我们都说她们两个根本没断,指不定哪天汪盼连就被那个野男人接回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