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水寻见到车彦质突然跪下,心中一惊,连忙从椅子上站起身来,快步走到车彦质面前,伸手去扶他。
“将军快快请起!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一次的失利并不代表什么,将军切莫过分自责啊。”张水寻一脸关切地说道。
车彦质缓缓站起身来,满脸愧疚地看着张水寻,嘴唇微微颤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又犹豫了一下。
张水寻见状,安慰道:“将军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车彦质终于下定决心,将自己私藏情报并且擅自出击导致战败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张水寻。
张水寻听完之后,眉头紧紧皱起,沉默了好一会儿。他心里很清楚,车彦质所犯的错误实在不小,而且这种事情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引起朝廷内部的动荡。
过了许久,张水寻才缓缓开口道:“水师建立不易,此事关系重大,我一个人恐怕难以决断。这样吧,我会将此事如实禀报官家,由官家圣口御裁如何处罚你。在等待处罚结果的这段时间里,我先给你安排一个后勤上的职务,你先去那边工作,切不可再犯错误了。”
说罢,张水寻拿起笔,迅速写了一张手令,递给车彦质,让他前往后勤部门报到。
车彦质接过手令,感激涕零地向张水寻行了个礼,然后转身离去。
张水寻看着车彦质远去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他知道车彦质是个有能力的将领,只是这次犯的错误实在太大了。希望官家能够从轻发落吧。
待车彦质走后,张水寻重新坐回椅子上,继续翻阅着战报,同时与其他人商议着如何协调各路兵马,应对当前的局势。
说起张水寻,他在安木王朝的南方小朝廷中可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不仅是重臣,更是文官中最大的主战派。在朝廷内外,他都有着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
这张水寻,早在宋锦文当政时期便已崭露头角,声名远扬。他年纪轻轻,不过二十出头,便高中进士,可谓是少年得志。
此后,他先后在枢密院、中书省、翰林院等多个重要机构短暂任职,积累了丰富的官场经验。
然而,真正让张水寻声名大噪的,还是他在御史台的那段经历。
在御史台,他以直言敢谏着称,对于各种国策,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方面,他都能毫不留情地指出其中的弊端和问题,这种针砭时弊的作风,在当时的官场中实属罕见,被人称为张铁骨。
可惜好景不长,宋锦文禅位给太子宋荣承后,张水寻因为言辞过于犀利,得罪了这位新皇帝,最终被贬至巴蜀,担任一个闲散官职。
不过,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张水寻在巴蜀期间,结识了驸马都尉吴秉的两位兄长。这两位与张水寻一见如故,彼此引为知己。
后来,汴梁城被肃慎人攻陷,宋婉章以帝姬的身份登基,代帝行事。吴秉也因此成为了皇夫。而皇夫的两位兄长,则分别被封为将军,镇守巴蜀和汉中。
张水寻在这期间,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皇夫的兄长出谋划策,帮助他们稳定局面。
不仅如此,他还亲自撰写了一篇祭文,祭奠武侯,这篇祭文慷慨激昂,气势磅礴,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待到宋婉章南渡之后,张水寻更是不辞辛劳,率领大军万里迢迢从巴蜀赶来江南替这位女君撑场子。
他的这一举动,无疑为宋婉章的统治增添了不少底气,也正因如此,他被委以重任,成为了朝廷中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