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黄巢起义失败,唐朝分裂为五代十国。
唐朝末年,朝政混乱,皇帝和皇亲国戚们奢侈腐化,搜刮百姓,百姓却因天灾人祸极度贫穷,以草籽树皮充饥。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874年,濮州(今河南范县)的王仙芝和冤句(今山东曹县北)的黄巢先后起义。880年黄巢带领60万大军攻进长安得胜,在大明宫称帝,国号大齐。
在唐军的围攻下,黄巢败出长安,在泰山狼虎谷兵败遇害,唐朝政权虽未覆灭,却土崩瓦解。中华大地又重新分裂为五代十国。
907年,黄巢的原部将朱温强迫唐哀帝禅位给他,改元开平,国号大梁。执政289年的李唐王朝从此灭亡。
全国先后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谓五代;同时又有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南平、后蜀、南唐、北汉,为十国。合称“五代十国”时期。
907年,原唐代的镇海、镇东节度使钱镠在浙江杭州一带建吴越国,国虽小,但因没有战争侵扰,经济逐渐繁荣;
加之修筑钱塘江石堤和沿江水闸等水利工程,防止海水倒灌,又把江里的礁石凿平,使船只往来方便,民众尊称他“海龙王”;
吴越国从此富庶起来,直至978年北宋建国后降宋,共计71年,历五主。
后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是名勇将,并有政治谋略,当后唐明宗李从珂派兵讨伐他,抵挡不住时,求救于契丹,在契丹的支持下,攻进洛阳,灭了后唐,后在汴京做了皇帝,国号晋(即后晋)。
石敬瑭称帝后,对契丹主感恩戴德,称其国王为“父皇帝”,自己称“儿皇帝”,并按照事先答应的条件,送给契丹燕云十六州。之后被契丹灭亡。947年,契丹王耶律德光进入汴京后,自称大辽皇帝,改国号为辽,之后被迫退出中原。
后晋大将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后率军南进,军纪严明,受到百姓欢迎,很快收复了洛阳、汴京,在汴京建都,改国号为汉(即后汉)。
950年,郭威杀死后汉隐帝,灭后汉,建后周,在位三年,因出身贫苦,能体恤百姓疾苦,注重人才,改革政治,使五代的混乱局面好转。
954年,郭威去世,因无子,传位给侄儿柴荣,继承郭威遗志,在位六年,重农恤民,重用贤士,浚通漕运,发展文教,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周世宗柴荣成功发动了一系列统一兼并战争,先亲自率军打败了北汉大军,两年后亲征南唐,于955~957年,三次出兵南唐,都取得胜利,平定了长江以北,得14州60县;
周世宗之后又大败后蜀,取秦、成、阶、凤四州,接着北伐,击败辽军,取得燕南,班师后因病去世。柴荣在位6年,多施惠民仁政,减免苛捐杂税,当淮南饥荒时开仓放粮,大得民心。未完成的统一大业,后由赵匡胤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