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四大份的红鱼子酱端上来的那一刻,肖初夏便知道今儿这顿是请不成了。
红鱼子酱菜单上明码标价,28元一份。
就是一开始服务员给每个人舀了一勺子那种,那个算一份。
主要就是尝个味道。
至于整份一罐多少钱,没这么卖过,上边也没写。
不过从之前服务员的话里可以大概猜出来一二,最少得百元起步。
四罐就是四百。
把肖初夏卖了都不值这么多。
其实,从这里她已经明白了老同志的良苦用心。
在肖初夏记忆里,何雨弦一直都是一个谦逊的翩翩公子模样。
有时候会有些搞怪,但总体来说很低调,很随意,
绝不会像今天这样莫名其妙飞扬跋扈,高调做事。
之所以这样做,恐怕也是在变相的逼自己不要请客。
毕竟,挣点钱不容易,老莫餐厅消费确实有些华而不实。
自己眼下正是需要钱改善生活费时候,好钢还是用在刀刃上比较好。
这个情她受了,下次,下次请老同志去吃真正的大餐。
听说太平桥那边新开一家“峨眉酒家”,做菜的师傅是国宴级大师,但店里的消费却是平易近人,实惠的很。
肖初夏在心底已经打定了主意,等明天就请老同志去那儿搓一顿。
就不信了,老莫请不请,去咱自己国人开的饭店,还不能急头白脸的吃一顿?
当然,想归想,肖初夏手里的动作也没停着。
学着何雨弦刚才的样子,鱼子酱一勺一勺往嘴里送。
“好次……”
……
老外性格直接,有啥说啥。
大洋马被当众拒绝,没有生出半点的不满之意,反而是兴高采烈的接过何雨弦的施舍。
“哦,三克油,我的盆有……”
在她眼里,这不是施舍,这是来自强者的恩赐。
双手捧着水晶小碗,如获至宝般,duangduangduang的回到原来的座位跟男友炫耀去了。
见此,何雨弦咧口一笑,端起高脚杯漱了漱嘴,一口咽下。
他从来不会无缘无故的耍大方,这个大洋马他认识。
或者说是见过。
前几天,她和同桌的另外几个老外来过何雨弦店里。
买了两件价值上千刀乐的“国宝”。
羊毛出在羊身上,适当的大方一点,就当交朋友了,以后说不定还有再负距离接触的机会呢。
算是酒水在内,何雨弦一共点了三道菜,这最后一道菜所带来的震惊效果一点不比前面两道差。
四个三岁小孩那么大的大列巴!
duang!duang……的墩在四人桌前。
光这四个大列巴就几乎占满了整个餐桌。
何雨弦转头疑惑的看向服务员,‘这什么情况?’
服务员微微一笑,露出8颗洁白的牙齿,“同志,应您的要求,四‘份’黑面包,您的菜齐了,请慢用。”
正常来说,像这么大的黑面包一个就足够七八个人吃。
大多时候都是切好后,按片上。
但是由于之前上红鱼子酱时,由于服务员的错误理解,受到了客人的严厉批评。
为了不再引起客人的不满情绪,这次服务员严格执行了客人的特殊要求。
不理解,但尊重。
四个八斤重的大面包,一刀不切,原封不的呈上桌来。
“刀呢?我的刀呢!”
刚转身离去的服务员,被身后可是平静中带着无尽威严的话语镇在当场。
该死!
居然犯了这么严重的错误!
当下急忙跑到后厨从大胡子厨师手里抢过一把半米长的手锯,小跑的折了回来。
“同志,这是您的餐具,需要帮忙给您分一下吗?”
“不用了,我们自己来吧。”
咔吱——咔吱——
今儿来老莫吃饭的食客,可是真真正正的开了回眼儿。
万万没想到,这般粗鲁的行为,居然会在如此高端的餐厅上演。
但不知怎的,这种只在泥腿子身上出现的行为,在那个人身上,却是意外的浮现出一种异类暴力美感。
让人忍不住的想搞上一声好。
“来,大家都吃,别客气,今儿管饱。”
可不就是管饱呢,四个大面包,四人加一起也才吃了不到半个。
倒是四瓶白兰地剩的不多,巴特尔这位土生土长的内蒙的大汉,一人就消灭了两瓶。
何雨弦要不是有点小挂,差点给四九城的老爷们儿们丢脸。
总之,这顿饭吃的很好,以后都不会再来了……
一顿饭花了何雨弦八百刀乐,今天赚的钱不够,还倒贴了点进去。
不过,总体来说还是值得的。
最起码,一个有关于那个男人的传说在四九城流传开来。
就当是花钱打广告了。
出了餐厅,便又到了有些忧伤的离别时刻。
天不早了,各回各家。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作为守法好公民,何雨弦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这是对自己,也是对朋友生命安全的负责。
虽然他现在很清醒,一点醉的意思都没有,但喝酒确实是事实性行为。
三个半大列巴,几人分了分,何雨弦扛着一个半大面包,拎着半瓶子‘阿拉拉特’,领着自己小媳妇回了家。
这边离四合院不远,正好腿着回去给大侄女加餐。
……
一别十载,四合院里发生了很多很多有趣的事。
就不一一提了。
时过境迁,大家都变化很大,唯一不变的就是院里依旧热闹。
当年房子就不够住,多少家庭都是好几口人挤在一间小屋里。
如今随着人口的增长,更不够住啦。
以前是几个人挤,现在是十几人挤。
比如后院刘海中家,这过了才几年的安稳日子呀。
刚当上所长,承包了整个街道大大小小三十多处公厕的卫生问题,也算是有了那么一丢丢的小小权利吧。
仨孩子就跟闻到腥的小老鼠一样,慌慌的赶了回来。
专业啃老人士——刘光齐,老丈人文,革,期间,因为站队问题,被下放了。
迫于生计,刘光齐便领着媳妇孩子回来投奔老父亲。
刘光天、刘光福大地震的时候侥幸活了下来,没地方住,也是蔫蔫的返回老家。
现在整个刘家,算是院里家庭成员最为兴旺的一家。
大人小孩加一起,整整一家十一口人,全挤在原来的三间房子里。
每天进进出出的,那叫一个热闹!
反观阎家,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