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其择日登基,即皇帝位……”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几个字,入了跪在亲王之列中的几位皇子耳中,其中反应最大的莫过于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等人了。
胤禩猛地抬起头,眼中是不敢置信的惊愕、失望和不甘交织的复杂情绪,最后尽数化为一片绝望的死灰。
胤禟则死死攥紧了拳头,手背上青筋暴起,牙关紧咬,下颌绷成一条凌厉的线,那双桃花眼里射出的不甘几乎要凝成实质。
其他皇子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惊愕得张大了嘴巴。
有的则沉默不语,面露悲伤之色,更有甚者,偷偷的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前些日子压在身上的千斤重担终于被卸下了。
在这众多的表情之中,胤祺显得格外淡然。
在最初的惊讶过后,他便缓缓地垂下了眼帘,将那复杂情绪深深地掩埋起来。
胤禛进去之前,他们这些皇子也是见过康熙的。
皇阿玛作出这个决定,在他意料之中。
他也同样记得以前私底下太后的叮咛,那时太后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告诉他的:“莫要卷入那些是是非非,平平安安才是最重要的。”
胤祺陪着众兄弟走流程,一大群人,他在一堆人里面随大流即可,忙着忙着,就到了他回府的时候了。
胤祺没去正院或者其他妾室那边,一个人待在书房。
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想起皇父曾耐心地教他拉弓射箭的情景。
皇父掌心的干燥和温热,那是他童年最温暖的记忆之一,那感觉像是至今仍依稀残留在他的指尖。
一股子巨大的悲恸和未知的恐惧终于冲破了他最后一丝理智的防线。
胤祺的喉头剧烈地哽咽着,几乎无法抑制住那即将脱口而出的呜咽,等了好久他才停下。
就在胤祺在书房静坐把悲痛从面上掩下,只余那种心头一片冰凉,感觉自己就像是那失去了倚靠的浮萍一般感受的时候,婉汐来了。
他惊愕地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福晋那温柔而坚定的目光。
婉汐不知何时已经从门口进来,她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默默地将一只袖珍小巧、却散发着滚滚暖意的黄铜暖炉,不容拒绝地塞进了他那冰冷而宽大的手掌里。
暖炉散发出的温热,缓缓地渗透进身体,尽管屋里并不会那么冷,此番举动还是让胤祺窝心。
婉汐慢慢地靠近胤祺的耳朵,轻柔的气息带来一阵微微的瘙痒。
她低声说道:“爷可要保重身体,孩子今早还闹着要背《孝经》给玛法听呢……”
孩子!
这字眼狠狠地敲在胤祺那原本空洞的心上,让他猛地一颤。
他紧紧地握住婉汐的手,那小小的暖炉,还有婉汐轻描淡写地提及儿子的童言,在这巧妙的时候,足以支撑他打起精神来。
………
康熙的梓宫移奉紫禁城景山寿皇殿,停灵治丧。
举国缟素,哀声遍野 ,丧礼的规模和程序盛大、繁琐。
身为皇子的胤祺,自然要参与守灵和哭灵的,他休息不好,身心俱疲。
在整个丧葬仪式中,最为肃穆、悲壮的环节莫过于护送梓宫前往山陵那刻。
当时正值隆冬腊月,寒风凛冽,像刀子一般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