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永泰趋步上前,低声禀道:“陛下,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来了。”
晏时叙闻声,霍然起身,大步流星走出殿门。
在众人注视下,他旁若无人地将温梨儿揽入怀中,温热的手掌覆上她隆起的腹部,语气满是担忧:
“梨儿怎得这么晚还未安寝?可是这小东西闹腾你了?待他\/她出生,看朕不狠狠打他\/她的小屁股!”
天天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颇带同情地瞥了眼母后的肚子。
温梨儿嗔怪地瞪了他一眼:“陛下浑说什么呢!宝宝乖巧得很,是臣妾……想过来看看陛下。”
晏时叙眉头微蹙:“朕有何好看的?快回去歇着,莫要累着你和孩子。”
温梨儿深知这一个两个的,不愿让她目睹那些腌臜污秽,平白恶心难受。
罢了罢了,都把她当作经不得半点风雨的娇弱花朵。
温梨儿轻哼一声,扬起脸:“那臣妾便先行告退,陛下与天天也莫要熬得太晚。”
“嗯。”
晏时叙揉了揉她的发顶,眼神温柔:“永泰,仔细送皇后回宫。”
温梨儿一步三回头,在秋影和花斩的搀扶下,身影渐渐融入殿外沉沉的夜色。
含元殿门口。
晏时叙与天天并肩而立,目送那抹身影离开。
天天忽然开口:“父皇,儿臣以为,母后并非那般脆弱之人。”
晏时叙侧目,带着一丝不解:“朕从未言她脆弱。”
天天追问:“那您缘何总是如此小心翼翼,处处保护?”
晏时叙没好气地白了儿子一眼:“你没有女人,你不懂。”
天天:“???”
看着父皇已转身步入大殿的挺拔背影,天天用力挠了挠头。
才刚想通一个谜题,怎的又来一个?
他不懂?那该如何才能懂?
“晏刑天”他懂吗?
殿内侍立的城王、谦郡王等人,瞧着这位早熟聪慧却又陷入深深自我怀疑的小太子,默默投去同情的目光。
太子殿下,您无需懂。
因为……我等也不懂啊。
含元殿内。
晏时叙坐回龙椅,方才面对温梨儿的柔情蜜意早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帝王睥睨的森然寒意。
他冰冷的目光扫过殿下跪伏的众人,声音不高,却带着令人胆寒的威压:
“谁先开口?自己老实交代,朕或许能赏你们一个痛快的死法。”
太平公主冷笑不语。
西虞使团则群情激愤,一边怒视高位上的帝王,一边将他们的玉瑶公主紧紧护在身后。
为首的正使公淳于,乃西虞国主亲信老臣,此刻虎目圆睁,厉声质问:
“大晏皇帝陛下!我西虞此番乃怀揣赤诚之心,前来贵国和亲!此便是大晏的待客之道?此便是大晏欲结秦晋之好的态度?!”
晏时叙淡漠地瞥了他一眼,随意地挥了挥手:
“敢瞪朕?杀了。”
话音未落,张司成腰间佩刀已然出鞘!
寒光乍现!
“噗——嚓!”
一颗须发怒张的头颅应声落地,骨碌碌滚动,竟直直滚到了被强按跪地的玉瑶公主膝边。
玉瑶终究是女子,眼前咫尺之遥的血淋淋头颅让她瞬间失声尖叫。
身体本能地欲向后缩,却被身后铁钳般的禁卫牢牢制住,动弹不得。
“狗皇帝!你如此残杀我西虞重臣,虐辱我西虞公主,真当我西虞无人了吗?!”
年轻的副使郈翰拓目眦欲裂,狂吼着奋力挣脱禁卫的压制,状若疯虎般欲扑向御座拼命。
晏时叙眼皮都未抬一下。
“嗤——!”
一柄长剑如毒蛇吐信,自郈翰拓后背贯胸而入!
罗云梡面无表情,手腕一拧,抽出长剑。
郈翰拓魁梧的身躯轰然倒地,双目圆睁,死不瞑目。
“郈翰拓!醒醒!郈翰拓——!!!”
玉瑶公主的尖叫声凄厉欲绝。
西虞使团其余人等早已吓得魂飞魄散,面无人色。
转眼之间,西虞的两位股肱重臣,便这样毫无价值地死在了异国大殿之上!
惊恐蔓延,众人纷纷以头抢地,哀嚎求饶:
“大晏陛下饶命啊!我等什么都不知道!求陛下开恩!饶命啊陛下……”
哭嚎哀求之声此起彼伏。
看着自己国家的臣子如此卑微地匍匐在大晏皇帝的脚下,摇尾乞怜只为苟活。
玉瑶公主气得浑身发抖,用西虞语嘶声咒骂了一句脏话。
“大晏皇帝!你有本事就杀了本公主!屠戮我西虞臣子算什么英雄?!”
晏时叙终于抬眼,看向这位色厉内荏的公主,竟似真的在认真考虑她的提议。
他再次扬手:“准了。杀。”
“遵旨!”张司成手中长剑再次扬起,冰冷的刀锋直指玉瑶。
“不——!”千钧一发之际,玉瑶身侧两名贴身宫女阿依莎和阿依娜,猛地合身扑上,用她们单薄的身躯,死死挡在了公主身前!
刀光无情落下。
温热的鲜血溅了玉瑶公主满脸满身。
她眼睁睁看着陪伴自己长大的两名宫女软倒在地,生机迅速流逝。
“阿依莎!阿依娜!不要死!别丢下我!”
玉瑶紧紧抱住她们尚有余温的身体,崩溃恸哭。
阿依莎气息奄奄,望着公主涕泪横流的模样,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断断续续道:
“公主……殿下……西虞……气数已尽,莫要……再……负隅……顽抗了……”
语毕,一大口鲜血喷涌而出,她缓缓阖上了双眼。
玉瑶公主紧紧抱着阿依莎逐渐冰冷的身体,哭声撕心裂肺,回荡在死寂的大殿内。
晏时叙的眼神如同万载寒冰,没有丝毫温度。
“朕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将你西虞此行和亲的真实目的,以及落日镇玉兰村被屠的前因后果全盘托出。若敢有一字隐瞒,朕便将你西虞皇室的人头,一颗颗割下来,悬于玉兰村村口。”
“我说!别伤害她!”
玉瑶公主尚未开口,跪在她身后、一个身着粗布麻衣的妇人抬起了头。
她紧闭双眼,深吸一口气。
再睁开时,眼中只剩下一种近乎癫狂的平静。
玉兰村的一切,再无人比她更清楚。
这妇人,正是花兰的母亲,唐氏——唐灼。
而她的真实身份,乃是玉瑶公主的亲姑姑,当今西虞国主的胞妹——虞灼华!
当年,这位西虞灼华公主,未出阁时便以智计闻名。
她曾设下连环三计,于战场上生擒大晏御驾亲征的昭齐先帝,因此声名远播。
后,年仅十四岁的大晏武王,单枪匹马闯入西虞军营,救回昭齐先帝。
并亲手斩下西虞先帝的首级,一战威震天下。
两军对垒,西虞兵甲本不及大晏精良,加之武王横空出世,所向披靡。
西虞节节败退,最终不得不割地求和。
灼华公主痛悔自己轻敌,害死父皇。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她立下毒誓:此仇不报,永不回虞!
世人皆道,灼华公主在西虞先帝陵前“自刎”殉失去的城池,世间再无灼华。
却无人知晓,她以战乱遗孤的身份,悄然潜入大晏西潼关,化名“唐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