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丰河两岸的风带着肃杀之气,卷起枯草与尘土,预示着一场大战的来临。付战立于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目光扫过地图上被红圈标注的三座城池——丰城、余庆、佟城,以及连接三城的要道,眼神锐利如鹰。这三城如同三颗钉子,楔在荡山军发展的必经之地,拔除它们,丰河以北的广袤土地将彻底成为稳固的根据地。
“传我命令,按原计划行动。”付战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围困丰城,孤立余庆,阻截佟城援军,待时机成熟,三城同时猛攻!”
命令一下,早已蓄势待发的各部兵马如出鞘利剑,迅速展开行动。
最先有动作的是镇国大帅赵虎率领的十万大军。他们如同一道钢铁洪流,直扑佟城方向。佟城守将深知唇亡齿寒,果然派出精锐驰援丰城,却不想一头撞进了赵虎布下的口袋阵。赵虎身先士卒,手中长柄大刀挥舞得风雨不透,麾下将士更是悍不畏死,一番激战下来,佟城的援军被斩落马下,几乎全军覆没。紧接着,赵虎马不停蹄,调转兵锋,对失去援军的佟城发起了猛烈进攻,城墙上杀声震天,旌旗在炮火中猎猎作响。
与此同时,丰城已被护国军一部团团围住。护国军统帅齐战面色凝重,望着丰城紧闭的城门和城楼上严阵以待的敌军,沉声下令:“稳住阵脚,加固围困,待总攻信号!”护国军将士军容严整,阵列森严,将丰城围得水泄不通,飞鸟难渡。
余庆城下,气氛则更为狂暴。任大胆的黑虎营素以勇猛着称,任大胆本人更是一马当先,手持双斧嗷嗷叫着冲在最前,身后的黑虎营将士如虎添翼,攻势悍猛无匹。一旁的石虎营则在严石的指挥下,章法有度,箭矢与投石机配合默契,不断削弱着城防。两支队伍一刚一柔,一猛一稳,将余庆城的守军打得苦不堪言。
而在丰河沿岸,王禾的白虎营则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悄无声息地布防在各个渡口与浅滩。他们身披伪装,眼神警惕地盯着河面,任何试图从水路逃窜的敌军,都将迎来他们冰冷的刀锋。
围困之势已成,歼敌之机已至。当付战发出总攻信号的烽火在夜空升起时,三城同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厮杀声。
齐战一声令下,护国军如潮水般涌向丰城,云梯架起,喊杀声与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城墙上的守军在猛烈攻势下节节败退。
余庆城下,任大胆一斧劈开城门,黑虎营与石虎营将士紧随其后,与城内敌军展开巷战,严石指挥有度,逐步肃清顽抗之敌,任大胆则如入无人之境,所到之处敌军望风披靡。
佟城在赵虎的强攻之下早已支撑不住,城门被破后,赵虎大军长驱直入,迅速控制了整座城池。
这场战役持续了三天三夜,当硝烟渐渐散去,战果也随之统计出来:丰城、余庆、佟城尽数被攻克。此役共歼灭来自小本子的侵略军两万余人,俘获原本隶属于大宛国皇家军、后被迫依附敌军的近万余人,击毙各类敌军共万余人。
三城战役的胜利,彻底奠定了荡山军在大宛国的地位。丰河以北的大片土地尽入囊中,成为荡山军稳固的根据地。
战后,军队改编迅速展开:护国军一部改编为荡山军第三军团,由齐战统领;赵虎麾下的十万大军改编为荡山军第二军团,赵虎依旧担任统帅;任大胆的黑虎营、严石的石虎营以及王禾的白虎营合编为荡山军第一军团。每个军团都辖制十万兵马,总兵力达到三十万的荡山军,已然成为大宛国境内第一强大的军事力量,其声威震慑四方,为后续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付战站在丰城的城楼上,望着下方操练的大军,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