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山谷的军事大厅里,烛火摇曳,映照着满室肃杀。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皮革混合的厚重气息,数十位身着铠甲的军团长按序列坐,脊梁挺得笔直,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主位上的付战。
付战手指轻叩着案几,上面摊开的舆图早已被标记得密密麻麻。他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打破了厅内的寂静:“小本子侵略大军共十万,先前几场恶战,已灭掉二万。”
他顿了顿,指尖划过舆图上大宛东北部的区域:“剩下的八万,龟缩在各城之中,看似蛰伏,实则在等机会。岗川种子那老狐狸,绝不会甘心就此罢休,依我判断,他定会从本国调兵前来,做最后一搏。”
众将脸上并无意外,常年征战的经验让他们对敌人的心思洞若观火。
“要调兵,必经邻国乌国。”付战的声音陡然提高,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我意已决,派遣一支远征军开赴乌国,既要拦住建奴的援军,更要在乌国境内,将他们彻底歼灭,绝不能让他们踏入大宛半步!”
“与乌国的外交接洽,宛新茹大司马正在全权处理,诸位无需担忧后勤与过境事宜。”他补充道,目光扫过下方一张张紧绷的脸,“现在,哪位将军愿担此重任?”
话音刚落,厅内瞬间炸开了锅。
“末将愿往!”
“主帅,这等硬仗,岂能少了我!”
“末将麾下将士早已摩拳擦掌,请主帅点将!”
众将纷纷起身请战,铠甲碰撞声、粗豪的吼声交织在一起,震得屋顶的灰尘都簌簌落下。每个人眼中都燃烧着熊熊战意,那是对侵略者的愤恨,更是对保家卫国的决绝。
付战静静地看着他们,目光在一张张或激动、或坚毅、或急切的脸上缓缓移动。他看到了老将们的沉稳,也看到了年轻将领的锐不可当,最终,视线定格在两人身上。
他抬手,止住了众人的声浪,沉声道:“葛亮听令!”
角落里,一位身形挺拔、眼神锐利的将军猛地出列,单膝跪地:“末将在!”
“命你为远征军大将军,统领五万精兵即刻开拔,前往乌国!”付战的声音斩钉截铁。
“末将领命!”葛亮沉声应道,声音里没有丝毫犹豫。
“甄小庆听令!”付战再次开口。
另一侧,一位面容清癯、眉宇间透着几分智计的将军同样出列跪下:“末将在!”
“命你为远征军大军师,辅佐葛大将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甄小庆叩首:“末将遵令!”
两人起身,并肩而立,目光灼灼地望着付战。军事大厅内,其余将领虽有憾色,却也对这两人的任命心服口服。
付战看着他们,缓缓点头:“乌国境内,情况复杂,切记谨慎行事。我在荡山谷,等着你们凯旋!”
“诺!”葛亮与甄小庆齐声应道,声震屋瓦。
窗外,夜色正浓,但属于远征军的征途,已在这一刻,悄然拉开了序幕。
烛光下,葛亮与甄小庆的身影显得格外坚毅。他们深知,此次远征不仅关乎大宛的安危,更是对自己军事才能与智慧的极大考验。
葛亮紧握剑柄,目光如炬,心中已有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他知道,面对狡猾的敌人和未知的地形,唯有智勇双全,方能克敌制胜。
甄小庆则轻抚着腰间的羽扇,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深知,战争不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智慧的博弈。他已开始构思如何在乌国境内布下天罗地网,让敌人无处遁形。
两人对视一眼,无需多言,便已心意相通。他们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军事大厅,身后是众将敬佩的目光和付战期待的神情。
夜色中,远征军的号角已然吹响。葛亮与甄小庆率领着五万精兵,踏上了前往乌国的征途。他们的身影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高大而英勇。
这一战,必将载入史册,成为大宛人民心中永恒的骄傲。而葛亮与甄小庆,也将在这场战争中,书写下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