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带着一丝凉意掠过花田,向日葵的叶片开始染上浅黄,像被时光悄悄描上了金边。小默蹲在田埂上,把最后一张向日葵花田的照片贴进相册,相册扉页“友谊花田故事集”几个字被他用彩色铅笔涂得格外鲜亮。这时驿站门口传来熟悉的自行车铃声,赵爷爷驮着一筐新收的玉米停在台阶下,竹筐边缘还挂着两串红得透亮的野山楂。
“小默,快帮爷爷搭把手。”赵爷爷擦了擦额角的汗,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今早去镇上取报纸,顺便收到了林林的信,还有出版社寄来的样刊。”小默眼睛一亮,接过信封就拆开,信纸里夹着一张照片——林林和乐乐、琪琪、浩浩站在城里的公园门口,身后是大片盛开的荷花,每个人手里都举着一张友谊花田的明信片。
“他们说荷花的香味有点像向日葵,就是少了点阳光的味道。”小默把信读给正在整理竹篮的小宇和毛豆听,两人手里的竹条都停了下来。毛豆摸了摸竹篮把手处的红绳,突然说:“咱们编几个装山楂的小竹篮吧,寄给城里的小朋友,让他们尝尝山里的味道。”小宇立刻点头,两人从墙角抱出一捆新劈好的竹条,竹条泛着新鲜的绿意,在阳光下透着淡淡的清香。
丫丫和朵朵这时提着小篮子从后山回来,里面装满了金黄的野栗子。“赵爷爷说栗子煮着吃最香,咱们多煮点,留一半晒成栗子干。”丫丫蹲在灶台边,小心地把栗子上的刺壳剥掉,朵朵则拿着小本子,在上面画下栗子的样子,旁边标注着“9月5日,后山栗子成熟,壳上有刺,要小心拿”。正说着,苏晓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几株长势喜人的薄荷,“我在驿站后面种了片薄荷,冬天也能采,以后煮茶、做点心都能用。”她把薄荷插进玻璃瓶里,翠绿的叶片立刻让屋子多了几分生机。
这天傍晚,孩子们围在驿站的火炉旁,一边煮栗子一边拆看着出版社寄来的样刊。《种子的旅行》再版封面换成了小默拍的那张朝阳下的向日葵,扉页里还加了几页友谊花田的照片——有丫丫浇水的样子,有朵朵观察蝴蝶的画面,还有小宇和毛豆编竹篮的场景。“编辑说很多小朋友看了书,都写信问友谊花田在哪里,想来看向日葵。”小默翻着书,手指轻轻拂过照片里的向日葵,仿佛又看到了夏天那片金色的海洋。
十月的雨来得突然,淅淅沥沥下了好几天。驿站的木窗被雨水打湿,透过窗户能看到花田里的向日葵秆依旧挺立着,只是叶片已经完全变黄,像老人干枯的手掌。小默担心木柜里的明信片受潮,特意找了几块干燥的木炭放进玻璃罐里,还把绘本和彩色铅笔搬到了通风的架子上。“等天晴了,咱们把这些东西搬到院子里晒一晒吧,不然会发霉的。”他对着正在整理昆虫标本的朵朵说,朵朵手里的甲虫标本刚用透明胶带固定好,在灯光下泛着黑色的光泽。
雨停的那天早上,孩子们发现花田边的小溪涨了水,溪边的鹅卵石被冲得格外干净。丫丫提议去捡鹅卵石,说可以在上面画画,送给城里的小朋友。大家立刻响应,每人提着一个小竹篮来到溪边,溪水清澈见底,能看到小鱼在石头间游来游去。毛豆捡了一块扁扁的鹅卵石,在上面画了一朵向日葵,黄色的花瓣用的是晒干的向日葵花粉,红色的花盘则用了野山楂的汁。“这样他们收到石头,就能想到友谊花田的颜色了。”毛豆举着石头给大家看,石头上的向日葵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赵爷爷这时扛着锄头来到花田,开始翻耕土地。“冬天要种点小麦,等明年春天就能收新麦,还能给孩子们做麦饼吃。”他一边翻地一边说,小宇和毛豆立刻放下手里的鹅卵石,跑过去帮忙。小宇扶着锄头,毛豆则用小铲子把土里的草根捡出来,两人学得有模有样。赵爷爷看着他们,笑着说:“等你们学会了耕地,以后就能自己种庄稼了,友谊花田不仅能种向日葵,还能种好多东西。”
苏晓则忙着制作秋冬的食材,她把晒好的栗子干和红薯膏装在一起,还在每个袋子里放了一片干薄荷。“冬天吃这个能暖胃,还能闻到薄荷的清香。”她把装好的袋子放进木柜,又开始熬制山楂酱,酸甜的味道很快弥漫了整个驿站。孩子们闻着香味,都围到灶台边,丫丫忍不住尝了一口,酸得眯起了眼睛,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十一月的风越来越冷,花田里的小麦已经冒出了嫩绿的芽,像给土地铺上了一层薄薄的绿毯。小默每天都会去花田看看小麦的长势,还在小本子上记录着温度和浇水的次数。“赵爷爷说小麦要好好照顾,不然冬天会冻死的。”他指着一株长得有点蔫的小麦,对丫丫说,丫丫立刻提着小水壶跑过去,小心翼翼地给小麦浇水,生怕水流太急冲坏了嫩芽。
这天下午,驿站里收到了一个大大的包裹,拆开一看,里面装满了城里小朋友寄来的冬天的礼物——有厚厚的围巾、暖暖的手套,还有一本本写满祝福的笔记本。林林在信里说,乐乐画了一幅冬天的友谊花田,琪琪写了一首关于小麦的诗,浩浩还录了一段吉他曲,说等下雪的时候,听着这首歌就像在花田边一样。孩子们拿着礼物,心里暖暖的,朵朵把围巾围在脖子上,说:“咱们也给他们寄点冬天的礼物吧,比如晒干的向日葵花盘,还有咱们画的雪景图。”
大家立刻行动起来,小默负责拍花田的小麦,丫丫和朵朵负责画画,小宇和毛豆则把向日葵花盘上的葵花籽都剥下来,装在小袋子里。苏晓还特意做了一些芝麻糖,说要让城里的小朋友尝尝山里的甜味。包裹寄出去的那天,孩子们站在村口,看着邮递员骑着自行车远去,心里满是期待,希望城里的小朋友能早点收到礼物。
十二月的雪来得悄无声息,一夜之间,友谊花田和周围的山都变成了白色。孩子们早上醒来,看到窗外的雪景,都兴奋地跳了起来。小默拿着相机,跑出去拍雪景,雪花落在他的帽子上,很快就融化了。丫丫和朵朵则堆了一个大大的雪人,给雪人戴上了城里小朋友寄来的围巾和手套,还在雪人手里放了一个向日葵花盘,说这是雪人的礼物。
小宇和毛豆则跟着赵爷爷去山里砍柴,雪地里的树枝上积满了雪,轻轻一碰就会落下一大片。“冬天要多存点柴火,不然晚上会冷。”赵爷爷扛着一捆柴,对两人说,小宇和毛豆也学着赵爷爷的样子,把柴捆好,扛在肩上往回走。虽然天气很冷,但两人脸上却满是汗水,心里却热乎乎的。
晚上,驿站里生起了火炉,大家围坐在火炉旁,一边吃着烤红薯,一边听苏晓讲冬天的故事。小默翻看着相册,里面的照片从春天的向日葵幼苗,到夏天的盛开的向日葵,再到秋天的小麦和冬天的雪景,每一张都记录着友谊花田的故事。“等明年春天,向日葵又会开了,林林他们也会来的。”小默看着照片,笑着说,大家都点了点头,心里满是期待。
雪越下越大,透过窗户,能看到雪地里的小麦被雪覆盖着,像盖了一层厚厚的被子。孩子们知道,等春天到来,雪融化了,小麦就会继续生长,友谊花田又会变成一片金色的海洋,城里的小朋友也会再来,一起见证花田的美好。而那些装满友谊的礼物和信件,就像一颗颗种子,在每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开出了最美的花。
一月的阳光格外温暖,雪开始慢慢融化,花田里的小麦露出了嫩绿的芽,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有生机。小默每天都会去花田看看,记录着小麦的生长情况,他在小本子上写道:“1月10日,小麦长高了2厘米,叶子更绿了,赵爷爷说再过两个月就能拔节了。”
驿站里,丫丫和朵朵正在整理冬天收到的信件和礼物,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放进木柜里。丫丫拿起一本琪琪写的诗集,说:“琪琪写的诗真好听,咱们也写一本诗集吧,记录友谊花田的四季。”朵朵立刻点头,两人拿出小本子,开始写起来,丫丫写春天的向日葵,朵朵写夏天的蝴蝶,不一会儿,就写了好几首诗。
小宇和毛豆则在院子里编竹篮,他们想编一些春天用的竹篮,等向日葵播种的时候用来装种子。竹条在他们的手里变得格外灵活,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竹篮就编好了,竹篮边缘还编了一圈小小的向日葵花纹,特别好看。“等春天播种的时候,咱们就用这个竹篮装种子,肯定能种出最好的向日葵。”小宇拿着竹篮,高兴地说。
苏晓则在厨房里忙着做春天的点心,她把晒干的薄荷和面粉混合在一起,做了一些薄荷饼干,还把去年晒好的红薯干切成小块,放进面团里,做了红薯干面包。“春天吃这些点心,能让人更有精神。”苏晓把做好的点心放在盘子里,端到院子里,孩子们闻到香味,都围了过来,拿起点心就吃,脸上满是满足的笑容。
二月的风带着春天的气息,吹过友谊花田,小麦已经长得很高了,绿油油的一片,像一块巨大的绿毯。小默拿着相机,拍了很多小麦的照片,想寄给城里的小朋友,让他们看看春天的友谊花田。他还在照片背面写了一些话,告诉他们小麦的生长情况,还有春天播种向日葵的计划。
这天,赵爷爷从镇上回来,带来了一些向日葵种子,“这些种子是最好的品种,明年肯定能开出又大又美的向日葵。”赵爷爷把种子交给小默,小默小心翼翼地把种子放进一个铁盒子里,还在盒子上贴了一张标签,写着“友谊花田向日葵种子”。他说:“等天气再暖和一点,咱们就开始播种,让友谊花田再变成金色的海洋。”
孩子们都很期待播种的日子,丫丫和朵朵开始准备播种用的工具,小宇和毛豆则在院子里翻晒竹篮,苏晓则在厨房里准备播种那天吃的点心。大家都在为春天的播种做准备,心里满是希望,期待着向日葵再次盛开的日子,也期待着城里的小朋友再次来到友谊花田,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
三月的阳光越来越温暖,花田里的小麦开始抽穗,嫩绿的麦穗在风中轻轻摇晃,像在向孩子们点头。小默看着小麦,心里很高兴,他知道,再过一个月,小麦就能成熟了,到时候就能收获新麦,还能做麦饼吃。
播种向日葵的日子终于到了,孩子们早早地就来到花田,赵爷爷教他们如何挖坑、播种、盖土。小默拿着种子,小心翼翼地放进坑里,丫丫和朵朵则负责盖土,小宇和毛豆则提着水壶浇水。大家分工合作,不一会儿,就种好了一大片向日葵种子。“等这些种子发芽、长大,开花的时候,友谊花田又会很漂亮了。”小默看着种下种子的土地,笑着说,孩子们都点了点头,心里满是期待。
播种完向日葵,孩子们在花田边插了一个小木牌,上面写着“友谊花田向日葵种植区”,还画了一朵小小的向日葵。苏晓做了很多麦饼,大家围坐在花田边,一边吃麦饼,一边聊着天,想象着向日葵盛开的样子,还有城里的小朋友来的时候的情景。
四月的雨滋润着土地,向日葵种子很快就冒出了嫩绿的芽,像一个个小脑袋,从土里探出来,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