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的加码,使得在场的所有筑基修士都“热血沸腾”了起来,只要触摸到台上的那把剑,就能成为惊蛰仙宗的修士?
这对他们来说就是个无法抗拒诱惑!
谁不想成为仙门修士?
问题在于他们从一开始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与仙门失之交臂。
最大原因在于,各地仙门举办的升仙会大多数是十年一度。
升仙会举办那年,如若年龄尚未达到最低要求,那么就要等待下一个十年。等下个十年的到来,却已经超过了适龄年纪。
如此一来,难道这辈子就不能修仙了吗?
当然不可能,在此期间完全是可以拜入其他宗门的,尚未踏入仙途的普通人,那时候也根本搞不清楚,五大仙门与寻常修仙门派的区别。
这跟资质优劣压根就没关系,主要是就是看缘分。
灵根资质差的,不论是进入五大仙门,还是寻常宗门,最终结果都差不多,甚至说待在寻常宗门的待遇可能还会更好些,灵根资质好的也都清楚,他们会往更高的地方走。
剩下那些不上不下的,就要开始怨天尤人。
什么我要是早出生个几年、什么我要没有选择拜入现在所在的宗门、什么我要进入的是五大仙门,就不会混成今天这个模样……
今日受邀前来参加寿宴中的多数,就是这样的一类人。
成为仙门修士,就是他们的梦寐以求,如今忽然就有了个这样机会,顿时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简直都快疯掉了般,跃跃欲试。
这些修士中,
有的尚且还算年轻,有的却已年迈,或是各大宗门里不怎么被看重的子侄后辈,亦或者是在底层宗门里,身居执事或长老等职位。
修为从筑基初期到巅峰不等。
或许从实力上他们确实不如天道筑基,不过就这样上台啥都不干,就为触碰一下那把剑,这有什么难的?
最难的地方,怕不是在于僧多粥少?
争抢不过旁人?
届时还要因为这个事情,大打出手,把好好的一场寿宴搅乱……
被巨大利益冲昏头脑的他们,就完全没有考虑过,惊蛰仙宗压根就不必用这种奇怪的方式接纳外界修士。
就算他们能够惊蛰仙宗,难道就一定会达成比如今更加卓越的成就吗?
多少灵根资质差,哪怕拜入五大仙门,其实也没有多么的风光。
多数修士要么是在基层摸爬滚打,要么就在小世界秘境中躬身劳作、发光发热,直至了此残生。
在寻常宗门里,运气好的还能够混上个职位,享受他人尊敬。
根本不用活得这么累。
到底谁是幸运的?谁又是不幸的?
或许只有都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清楚。
这就要问问那些,每年都申请下放的“仙门修士”的具体看法。
如今寿宴之上,
这些固执地认为只要给自己换个环境,自己的仙途就坦荡无阻的筑基修士,已经静静地等待着争夺的开始。
姜墨经历过玄渊天阙的事情后,说实在的,就和仙门之外的修士产生了些许隔阂,如今看着这些仿佛下一刻就要“为谋出路”,而争抢个你死我活的修士。
他不禁深深长叹。
“深蓝作墨,长剑为笔……”
山河之真意,显!
如水墨画卷的十万大山,缓缓铺开,似有龙潜深潭、鹤唳高岗,有隐士踏云而来,为巍峨峰峦,即兴提笔赋诗……
天道真意所构筑的术法领域,已然臻至圆满之境。
“触及此剑者,入惊蛰仙宗!”
姜墨的声音似乎自带睥睨天下的皇者威压,这是残缺的人皇气运赋予额外加持,二者特性相互融合,这对姜墨来说,是一种好事。
但对在场跃跃欲试的筑基修士来说,却如丧考妣。
我以为你让我们摸剑,是说你准备一个打我们所有,现在你他娘告诉我,你是直接开天道真意的术法领域,让我们进去摸剑?
你在开玩笑呢?
天道真意是你他妈的筑基期能玩的东西吗?
东方世家的族老们看到这一手,心中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虽尚且不知此子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但他们可以肯定是,筑基境修士想触摸那把剑,估计很悬!
但是这样一来,
到时候不就真得让这小子进祖地啦?
这小子算什么东西,也配?
不过,家主事先也没有答应说一定要让他进祖地,实在不行,就能是由我们这些个老家伙们出手干预,以免这小子打搅老祖静修……
家主东方翊宸在看见天道真意的术法领域出现的刹那,就明白,最终胜负已然不重要,姜墨向他证明了自己的潜力。
让他深感奇怪的是,
既然惊蛰仙宗有这么一位潜力种子,那么在为何蓬莱仙会没有拿到紫色葫芦叶?
传闻说,惊蛰仙宗拿到了金色的葫芦叶。
但是眼前这个后辈,顶多就是紫色的水准,那么金色葫芦叶在哪里?
东方翊宸向女儿问过许多的相关事宜。
然而自家女儿看似知情,却支支吾吾地什么也回答不上来,想必在此事上,五大仙门做了一定程度的保密措施。
这有点像是山河书院的手笔……
是云游墨笔吗?
仙门如此行迹,就说明传闻中的金色葫芦叶很有可能是真的,并且事关重大。
那么拿到金色葫芦叶的到底是谁?
东方翊宸不知道的是,蓬莱仙会关乎五大仙门的未来与底蕴,紫色及其以上品质的葫芦叶获得者,都被施加了“不可说”的限制。
不过修为高深的修士,都大致清楚五大仙门未来的继承者是谁。但是,这个拿到金色葫芦叶的后辈修士,却硬是找不出丝毫线索。
以及眼前的姜墨……惊蛰仙宗真会藏啊!
东方翊宸现在应该考虑的是,要不要答应让姜墨进入祖地,就像女儿说的那样,以不痛不痒的代价给潜力后辈卖个人情,是稳赚不亏的。
但是,在场族老们会同意吗?
这是个麻烦事……
自打姜墨把真意领域释放出来后,如今已经过将近一刻钟,在场却没任何人敢于做出头鸟,这让姜墨等得很不耐烦,索性就席地自饮自酌了起来。
三杯下肚,
他忽而想起先前和陆见铭还有约定,便朗声道:“陆师兄,一人独饮岂不无聊?且上台来陪师弟我共饮几杯,也好让我听听师兄的心事啊!”
陆见铭正发愁要不要上去,这会姜墨的呼唤,着实让他喜不自胜。
就见陆见铭提溜着酒瓶,在席间做出倾倒的姿势。
所有人都要以为这酒要倒在地上时,陆见铭身影忽然原地消失。
再次出现时,竟是已经来到了台上姜墨的正对面,他手中倾倒酒杯,也恰好倒在了姜墨的杯中,酒液满溢了出来。
在场筑基修士纷纷感叹真乃神乎其技。
颇有见地的金丹修士却是目瞪口呆,姜墨所释放的真意领域对他们来说,都称得上是不小的阻碍,凭借基本的移形换影,根本不可能毫无影响闯入其中。
陆见铭却轻而易举就做到了。
东方翊宸的眼神再次眯了起来,作为具备施放真意领域的金丹后期修士,他能够敏锐地察觉到,陆见铭举手投足间都充斥着天道真意的气息。
果真是完美结丹……
若是再把先前的柳星原加上,惊蛰仙宗当代就已经出了两位完美结丹。
就凭借这两人,就能护持惊蛰仙宗近四百年的基业,所以到底是谁在传蜀山势微?
姜墨也有些诧异,陆见铭竟然能够丝毫不受山河之真意的影响闯进来?
守护之真意……有点东西啊!
“既然师兄打算与我讲述你下山历练的遭遇,那么何不就从完美结丹说起,恰好最近师弟我也对此事很是好奇啊!”姜墨举杯问道。
陆见铭举杯回敬,“恰有此意!”
眼看这师兄弟二人就要开始自顾自地喝酒吹牛逼,一点都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心中都不禁一阵羞恼,索性一股脑地冲进真意领域之中。
不出意外地,
每个踏足其中的修士,都感觉十万大山压在了肩头之上,试图飞过去的,直接被重力拽了下来,狠狠摔在地上,瞬间口鼻溢血、骨碎筋断。
一时间,哀嚎遍野。
后来者便不敢再轻易踏足其中,却也仍旧不乏冒险者,但多数前赴后继参与其中的,都是受族老所迫的,东方世家的筑基修士。
一流宗门的天骄们,神色暗淡站在距离领域范围边缘,一步之遥的位置。
他们被随行的长辈们拦在了这里,长辈们说,接下来这两位惊蛰仙宗天骄的论谈,于他们而言,兴许大有裨益。
已然深知天高地厚的顾雨凝,她不知何时换上一袭白裙,弹起了琴。
这次弹奏的曲目,是旁人喜闻乐见的柔情曲调。为此竟是引得不少资深拥趸,失声痛哭。此曲弹奏的,亦是他们逝去的青春。
“所谓完美结丹,或是可以称之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天道筑基。修士道途万千,然最终归宿实则都是通往道之至理,天道筑基为初踏仙途的修士,奠定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而完美结丹便是在这条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陆见铭说道。
“天道筑基和完美结丹有关系吗?”
姜墨其实是认可陆见铭这个观点的,毕竟在他自己的身上也发生了类似的事。诸如先前与孟初染所构想的,关于“阴阳之真意的论证”。
“这并非一句有没有关系就可概括的。
“即便未能天道筑基,也同样能够完美结丹,就比如柳星原这家伙就没有天道筑基,但同样完成了完美结丹,而我作为天道筑基,却要比他晚许多才成功。”
“为何如此?”
姜墨心中是有答案的,但是他还是想听听陆见铭的说法。坐而论道,是修士与修士相互印证双方感悟的过程,不存在所谓的孰优孰劣。
“天道筑基相当于被给予了一道命题,规定修士就只能在这个命题的范围内发挥,非天道筑基者在感悟真意方面,便不受束缚。但束缚并非坏事,这能够让我们快速加深对自身道途的感悟,从而使我们走得更加稳妥,走得更加遥远。
“想必这就是‘天道筑基者必定元婴’的说法由来。”
姜墨点头赞许:“天道筑基者必定元婴的说法,到底是个伪命题。若想踏足元婴必须要将修为境界提升到金丹巅峰才行,想要尽快达到金丹巅峰,就要保证要完美结丹才行……这一切都并非是定数啊!”
“呵呵,我辈修士本就如此!”陆见铭再次举杯相敬。
“我还颇为好奇师兄是如何悟得这守护之真意,师兄可否方便解惑?”
“无碍。”陆见铭的回答虽是爽快,但神色中却是浮现些许晦暗,“传闻踏足镜中者,所见所闻皆是不同,也就是说每位天道筑基拿到的命题都不尽相同。”
姜墨接话:“但结果是一致的,皆是通往万物轮回。”
“不错。”陆见铭给姜墨添了杯酒,“该怎么通过镜中得到命题,抵达终点,这就是每位天道筑基需要考虑的事情。
“有些人能够很清晰给出论述,有些人却始终答不对题……不幸的是,我便是后者。”
姜墨对这个问题感同身受。
当初在轮回镜中接受试炼时,就拿到“生与死的命题”,显然这就是个非常难以解读的大命题,最后还是通过《灵犀》才算完成了“曲线救国”。
甚至还把感悟天道真意的过程都省了,直接拼凑出了“阴阳两仪”的雏形。
姜墨不清楚这算不算开挂……
“敢问师兄在镜中拿到了何种命题?”姜墨继续问。
陆见铭苦笑着,却也没有隐瞒,“世事变迁。”
“这也算万物轮回?”
“世事变迁是个很宽泛的命题,就凭现在的我,说不清到底算还是不算。但其中涵盖的很多东西,都和轮回沾边。
“往大了说,王朝更迭算不算轮回?往小了说,春忙秋收算不算轮回?”
“的确如此。”姜墨点头沉思了许久,才说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人性虽是贪婪、弱肉强食,富余者仍会向贫贱者巧取豪夺,但天道会尽量使之均衡,就好比缸中之水,总会持平。
“若是将二者相结合,这能否看作是世事轮回呢?”
陆见铭听言,早已是面容呆滞,杯中酒在他的颤抖不断泛起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