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折 绣衣持节入朱门

荣国府的铜环在晨光中泛着冷光。宝玉攥着林之孝刚递来的密报,指节捏得发白——昨夜三更,巡城御史在城南破庙搜出了盐运使余党藏匿的账册,其中竟夹着贾政十年前在江南任学政时的亲笔批文,虽只寥寥数语,却足以坐实\"私通盐商\"的罪名。

\"二爷,宫里的人已经过了永定门。\"茗烟的声音带着颤,他刚从门房跑回来,官靴上还沾着露水,\"说是......说是绣衣直指使亲自带队,来查问江南盐案的事。\"

宝玉猛地抬头,檐角的铜铃被风撞得叮当作响。绣衣直指使专查贪腐大案,由皇帝亲授节杖,凡所到之处,百官侧目。他转身往贾母上房赶,廊下撞见捧着药碗的紫鹃,青瓷碗沿凝着的水珠滴在青砖上,洇出小小的湿痕。

\"宝二爷,姑娘刚喝了药睡下。\"紫鹃压低声音,\"方才周太医来说,姑娘这几日心悸得厉害,怕是受不得惊吓。\"

宝玉脚步一顿,望着潇湘馆的方向,竹影在窗纸上摇晃,像极了黛玉蹙起的眉。他从袖中摸出块暖玉,是去年在清虚观求的平安符,塞进紫鹃手里:\"给姑娘戴上,就说我去去就回。\"

贾母上房早已乱作一团。王夫人正指挥丫鬟往樟木箱里塞账本,手指被铜锁划破也浑然不觉。邢夫人坐在炕沿冷笑,手里数着佛珠,每颗珠子都被摩挲得发亮:\"我早说过,江南的银子沾不得,你们偏不听,如今报应来了。\"

\"住口!\"贾政的声音带着怒火,青布官袍的褶皱里还沾着上朝的朝露,\"事到如今,说这些有何用?快把近十年的往来书信都找出来,尤其是与江南盐运使的,一封也不能留!\"

\"老爷,来不及了!\"赖大踉跄着跑进来,帽子歪在一边,\"绣衣使的队伍已经到了影壁墙,说是要......要见老爷和二爷,还要查西跨院的库房!\"

贾母猛地拍响炕桌,翡翠烟袋杆在桌上磕出裂痕:\"反了!他们当荣国府是什么地方?传我的话,让琏儿带着家法去门口跪着,就说......就说贾政重病在床,动弹不得!\"

\"老祖宗,使不得!\"宝玉连忙上前,\"绣衣使带的是天子节杖,抗旨便是死罪。不如让儿子去应付,父亲毕竟是朝廷命官,若是失了体面,反倒落人口实。\"

正说着,院外传来甲胄碰撞的脆响。一个身着绯红绣衣的中年男子跨进月亮门,腰悬金鱼符,手里的节杖镶着七颗明珠,正是绣衣直指使李大人。他身后的羽林卫按着刀柄,寒光从刀鞘里渗出来,映得廊下的红漆柱都泛着冷意。

\"贾府好大的规矩。\"李大人的声音不高,却像冰锥扎在人心里,\"本官奉旨查案,贾大人竟让个黄口小儿来应付?\"

贾政连忙整了整官袍迎上去,膝盖刚要弯,就被宝玉死死按住。\"李大人,家父近日痛风发作,行走不便,晚辈宝玉代家父接旨。\"宝玉的声音虽抖,脊背却挺得笔直,\"府中库房任凭查验,但家母年事已高,恐受不得惊吓,还请大人行个方便。\"

李大人眯起眼打量宝玉,见他虽穿着素色长衫,袖口却磨得发亮,手指上还沾着墨痕,倒不像个娇生惯养的公子。\"既如此,就请贾二爷带路吧。\"他挥了挥手,\"其余人等,原地待命,不得擅动。\"

穿过抄手游廊时,宝玉瞥见黛玉站在沁芳闸边的柳树下,素色裙裾被风吹得贴在身上,手里紧紧攥着块帕子。他脚步不停,只用眼神示意她回去,却见她往他袖中塞了个小纸团,指尖相触的瞬间,冰凉刺骨。

西跨院的库房前,林之孝正指挥仆役搬开挡路的青石。宝玉趁人不备展开纸团,上面是黛玉清秀的字迹:\"查账时留意第三排左数第七个木箱,箱底有夹层,藏着十年前江南织造局的回帖。\"

他心头一震,想起去年冬天帮黛玉整理旧物,曾见过她父亲林如海与江南织造的往来书信,其中确实提到过贾政在任时严查盐商走私的事。原来她早就留了心。

\"贾二爷,发什么愣?\"李大人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打开库房吧。\"

宝玉深吸一口气,亲手摘下挂在门楣上的铜锁。锁芯转动的\"咔哒\"声里,他仿佛听见潇湘馆的竹影在风中轻响——那是黛玉在告诉他,别怕。

第二折 旧账翻出惊尘梦

库房的霉味混着樟木的香气扑面而来。李大人带来的账房先生戴着老花镜,手指在账簿上飞快划过,指甲缝里还沾着墨迹。羽林卫将一排排木箱搬到院中,光照在铜锁上,晃得人睁不开眼。

\"这是天启七年的账册?\"账房先生突然停在一个蓝布封皮的本子前,封皮上的朱印已经褪色,\"怎么缺了三月到五月的?\"

贾政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宝玉连忙上前:\"先生有所不知,那年府里走了水,烧毁了些旧物,许是那时弄丢的。\"他一边说,一边悄悄往第三排的木箱挪动,眼角的余光瞥见林之孝正往账房先生手里塞银锭子,被对方狠狠推开。

李大人踱到一个描金漆箱前,靴尖踢了踢箱底:\"这里面是什么?\"

\"回大人,是......是先母的嫁妆。\"宝玉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这正是黛玉说的那个箱子。他刚要伸手去开,就见李大人突然按住箱盖:\"让本官自己来。\"

铜锁被轻易撬开,里面果然是些旧衣物和首饰。李大人的手指在箱底摸索,突然停住,猛地一掀——箱底的木板应声而裂,露出个夹层,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几封书信,信封上都盖着江南织造局的火漆。

\"这是什么?\"李大人拿起最上面的一封,火漆上的\"林\"字清晰可见。

宝玉的后背沁出冷汗。他知道这是林如海写给贾政的信,里面详细记录了贾政如何顶住压力查办盐商,只是不知为何会藏在这里。\"大人,这是......\"

\"不必解释,本官自会看。\"李大人打断他,拆开信封,信纸泛黄,上面的字迹却力透纸背。他越看眉头皱得越紧,看到最后突然拍了下箱子:\"好个贾政!竟被你们瞒了这么久!\"

贾政愣在原地,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宝玉凑过去一看,信上赫然写着\"盐运使王某勾结地方官,欲以重金行贿,幸得学政贾政严词拒绝,并密报于我\"。原来这竟是能证明贾政清白的铁证。

\"大人,这......\"贾政又惊又膝盖一软差点跪下。

李大人却没看他,目光落在最底下的一封信上,信封上没有署名,只画着朵梅花。他拆开一看,脸色骤变,猛地转向宝玉:\"这信是谁写的?\"

宝玉探头去看,只见信上写着\"荣国府采买的木料,实为忠顺王府私用,万勿声张\",字迹娟秀,竟有几分像赵姨娘的笔迹。他心里咯噔一下,想起去年修建大观园时,赵姨娘确实托人从江南买过木料,当时只说是给贾环做书房用。

\"回大人,晚辈不知。\"宝玉的手心全是汗,\"这箱子是......是先舅母留下的,许是她生前收着的。\"

李大人冷笑一声,将信塞进袖中:\"看来荣国府的热闹,还不止盐案一桩。来人,把这些书信带回衙署,另外......\"他的目光扫过院中众人,\"把赵姨娘带过来,本官有话要问。\"

消息传到潇湘馆时,黛玉正坐在窗前描花样子。紫鹃刚说完\"赵姨娘被带走了\",就见她手里的银针猛地扎进指尖,血珠滴在粉白的绢帕上,像朵骤然绽放的红梅。

\"姑娘,您别动气。\"紫鹃连忙拿过帕子按住她的手指,\"宝二爷让人带话说,有林大人的书信作证,老爷应该没事了,让您放心。\"

黛玉望着窗台上的文竹,叶片上的水珠正顺着叶脉滚落。她知道,赵姨娘那封信牵扯出的忠顺王府,才是真正的祸根——当年太子与忠顺王争夺储位,贾政虽未明说,却一直暗中支持太子,若是被人翻出私通忠顺王府的证据,就算洗清了盐案嫌疑,也难逃\"首鼠两端\"的罪名。

\"紫鹃,去把我妆奁里的那支玉簪拿来。\"黛玉的声音有些发颤,\"就是刻着'海晏河清'的那支,你亲自送去给宝二爷,告诉他......就说这是我父亲当年在京城做官时,先帝赏赐的,或许能派上用场。\"

紫鹃刚要走,就听见院外传来喧哗。原来是贾母让人来请黛玉去上房,说是李大人要问话。黛玉扶着窗台站起来,指尖的血珠滴在青石板上,晕开一小片暗红——她知道,这场风波,终究还是要自己去面对。

第三折 病榻陈情辨是非

贾母上房的气氛比库房还要凝滞。李大人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把玩着那支刻着\"海晏河清\"的玉簪,阳光透过窗棂照在簪头的明珠上,在他脸上投下晃动的光斑。

黛玉穿着件月白夹袄,袖口绣着几枝兰草,刚进屋就一阵轻咳,帕子捂在嘴边,指节泛白。\"大人召见,不知有何吩咐?\"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镇定。

李大人放下玉簪,目光落在她苍白的脸上:\"林姑娘,本官听说,西跨院库房里的书信,是你父亲留下的?\"

\"是。\"黛玉微微颔首,\"先父在江南任巡盐御史时,与贾政有书信往来,其中确有提及盐运使行贿之事。先父曾说,贾政公在江南时,拒贿守节,是难得的清官。\"

\"哦?\"李大人挑眉,\"那这封涉及忠顺王府的信,你也认得?\"他把那封画着梅花的信推到黛玉面前。

黛玉的目光在信上停留片刻,突然轻笑一声:\"大人有所不知,这信上的字迹,看似像赵姨娘所写,实则模仿得并不像。赵姨娘惯用重墨,笔画收尾处有个小弯钩,而这信上的字迹偏淡,收尾处是直的,倒像是......\"她顿了顿,\"倒像是有人刻意模仿,想栽赃给赵姨娘。\"

李大人的眼睛亮了:\"姑娘何以见得?\"

\"不瞒大人,\"黛玉的指尖轻轻拂过信纸,\"家父在世时,曾教我辨识笔迹。这信上的梅花,看着是赵姨娘常画的墨梅,实则花瓣的晕染手法不同,赵姨娘画梅用的是浓淡墨,而这上面的梅花,用的是宿墨,显然是另一个人画的。\"

宝玉站在一旁,心里又惊又喜。他从未见过黛玉展露这等见识,原来她在诗画之外,竟还懂这些。

李大人拿起信纸仔细端详,果然如黛玉所说。他抬头看向黛玉:\"那姑娘可知,是谁模仿赵姨娘的笔迹?\"

黛玉轻轻咳嗽几声,脸色更白了:\"晚辈不敢妄言。但去年修建大观园时,负责采买木料的是赖大的儿子,他曾多次去忠顺王府送木料,说是......说是给王府的世子做玩具。\"

\"赖大的儿子?\"李大人看向跪在地上的赖大,\"你儿子现在何处?\"

赖大吓得连连磕头:\"回大人,犬子......犬子上个月去江南采买,至今未归,怕是......怕是出事了。\"

\"哼,怕是畏罪潜逃了吧。\"李大人冷哼一声,\"来人,去查赖大之子的下落,另外,去忠顺王府传本官的话,就说本官有要事相商。\"

羽林卫领命而去。李大人站起身,走到黛玉面前,目光柔和了些:\"林姑娘,你父亲是个好官,可惜英年早逝。这些书信,本官会带回衙署,定会还贾政公一个清白。\"

黛玉屈膝行礼,刚要说话,突然一阵眩晕,身子晃了晃。宝玉连忙上前扶住她,只觉得她的手臂烫得惊人。\"大人,舍妹身子不适,能否......\"

\"去吧。\"李大人摆了摆手,\"让太医好好看看。\"

回到潇湘馆,黛玉刚躺下就发起高热,嘴里胡话连篇,一会儿喊\"父亲\",一会儿喊\"宝玉\"。紫鹃急得直掉眼泪,拿着帕子给她擦汗:\"姑娘这是忧思过度,又受了惊吓,可怎么好?\"

宝玉守在床边,看着黛玉烧得通红的脸颊,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他想起刚才在贾母上房,黛玉强撑着辨明笔迹的样子,才明白她看似柔弱,实则比谁都坚韧。

\"二爷,周太医来了。\"茗烟领着个白胡子老头进来,药箱上的铜环叮当作响。

周太医给黛玉诊了脉,眉头紧锁:\"姑娘这是肝气郁结,又受了外感,得好好静养,万万不能再劳心费神了。我开个方子,用冰糖炖梨做药引,每日一剂,或许能缓过来。\"

宝玉亲自去厨房盯着炖梨。冰糖在砂锅里慢慢融化,甜香混着药味飘出来,让他想起小时候黛玉刚来贾府,他偷偷把自己的冰糖塞给她的情景。那时的大观园,繁花似锦,他们还不知道,世间的风雨,会来得这样急。

药熬好时,紫鹃进来禀报:\"二爷,李大人走了,说是......说是要去忠顺王府查问木料的事,还说等查清了,会亲自来给老爷赔罪。\"

宝玉点点头,端着药碗走进内室。黛玉还在昏睡,长长的睫毛上挂着泪珠。他坐在床边,轻轻抚摸她的额头,心里暗暗发誓:无论以后有多少风雨,他都会挡在她前面,绝不会再让她受这样的委屈。

窗外的月光透过竹帘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宝玉看着黛玉沉睡的容颜,突然觉得,只要能守着她,就算荣国府真的败落了,也没什么可怕的。

第四折 王府风云牵旧怨

忠顺王府的朱漆大门前,两尊石狮子在暮色中透着威严。李大人的仪仗刚到门口,就见王府长史匆匆迎出来,脸上堆着笑,眼底却藏着慌乱:\"李大人大驾光临,王爷正在书房等候,只是......只是王爷近日偶感风寒,怕是不能多陪。\"

\"长史客气了。\"李大人翻身下马,节杖在手中顿了顿,\"本官今日前来,是想问王爷一件事——去年荣国府修建大观园时,是否从赖大之子那里买过木料?\"

长史的笑容僵在脸上,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带:\"大人说笑了,王府的木料都是从江南织造局采买的,怎么会从荣国府的奴才手里买?\"

\"是吗?\"李大人从袖中掏出那封画着梅花的信,\"可这信上说,荣国府采买的木料,实为王府私用,还请长史给个解释。\"

长史接过信,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一抖,信纸飘落在地。\"这......这是伪造的!李大人明鉴,王府绝无此事!\"

\"是不是伪造的,本官一问便知。\"李大人抬腿往里走,\"请长史带路吧。\"

王府书房里,忠顺王正坐在榻上抽水烟,见李大人进来,连忙放下烟杆,咳嗽几声:\"李大人稀客啊,快请坐。\"他的脸色蜡黄,眼窝深陷,看着确实病得不轻。

李大人开门见山:\"王爷,本官就直说了。荣国府查出一封书信,说去年从江南采买的木料,实为王府所用,不知可有此事?\"

忠顺王的烟杆\"当啷\"一声掉在地上,烟灰撒了一榻:\"胡说!本王与荣国府素无往来,怎么会用他们的木料?李大人,这定是有人栽赃陷害!\"

\"是不是栽赃,查一查便知。\"李大人看向长史,\"去把去年的采买账册拿来,尤其是关于木料的。\"

长史面有难色:\"大人,去年的账册......不小心被虫蛀了,怕是......怕是看不清楚了。\"

\"虫蛀了?\"李大人冷笑,\"这么巧?正好蛀了关于木料的部分?\"他站起身,\"既然王府的账册看不了,那本官就只能去大观园看看了,想必那些木料还在,一查便知。\"

忠顺王的脸色变了又变,最终叹了口气:\"罢了,李大人既然如此坚持,本王就实说了吧。去年确实从赖大之子那里买过些木料,不过是些边角料,给府里的小世子做些玩具,不值一提,没想到竟被人拿来做文章。\"

\"边角料?\"李大人挑眉,\"据本官所知,那些木料都是上好的金丝楠木,价值连城,用来做玩具,未免太奢侈了吧?\"

忠顺王的额头渗出冷汗:\"这......这是误会,其实是......是本王想给母亲做个寿材,又怕引起非议,所以才......\"

\"王爷不必解释了。\"李大人打断他,\"本官只想知道,赖大之子现在何处?\"

忠顺王眼神闪烁:\"这......本王也不知道,他收了钱就走了,再也没联系过。\"

李大人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起身告辞:\"既然如此,本官就先告辞了。若是王爷想起什么,随时派人去衙署告知。\"

走出王府,暮色已浓。李大人回头望了望那高耸的院墙,心里暗暗思忖:忠顺王显然在隐瞒什么,那批金丝楠木绝不像他说的那么简单。而赖大之子的失踪,恐怕也与这件事有关。

回到衙署,李大人立刻让人去查赖大之子的下落,又让人去大观园查看那些木料的来历。他知道,这件事背后一定还有更大的隐情,而荣国府,恐怕只是这盘大棋中的一颗棋子。

与此同时,荣国府里,宝玉正守在黛玉床边。黛玉的烧已经退了些,只是依旧昏睡不醒。宝玉握着她的手,看着她苍白的脸颊,心里暗暗祈祷:希望这场风波能快点过去,让她能安安稳稳地睡个好觉。

窗外的月光越来越亮,照在黛玉恬静的脸上,像蒙上了一层薄纱。宝玉知道,无论前路有多少风雨,他都会陪着她一起面对,绝不会让她一个人承受。

第五折 蛛丝马迹露端倪

赖大之子的尸身是在永定河下游发现的。茗烟带回来的消息像块巨石砸在荣国府的水面上——尸体被水泡得发胀,手里却死死攥着半块玉佩,上面刻着个\"顺\"字,正是忠顺王府的标记。

\"二爷,这玉佩......\"茗烟的声音发颤,他刚从官府回来,靴底还沾着河边的淤泥,\"官府的人说,赖大的儿子是被人勒死的,然后抛尸河中,那半块玉佩,是唯一的线索。\"

宝玉捏着那半块玉佩,玉质温润,切口却很整齐,显然是被人故意掰断的。他想起昨天在忠顺王府,忠顺王闪烁其词的样子,心里渐渐有了答案——赖大之子的死,定与那批金丝楠木有关,而忠顺王府,就是幕后黑手。

\"走,去见李大人。\"宝玉站起身,将玉佩揣进袖中,\"这玉佩,或许能让他看清真相。\"

刚走到门口,就见林之孝匆匆跑来,手里拿着封信:\"二爷,江南来的急信,说是......说是盐运使在狱中自尽了,临死前留下了这封信,指名要交给您。\"

宝玉拆开信,信纸粗糙,上面的字迹却很工整:\"荣国府与盐案无关,皆因小人贪赃枉法,诬陷忠良。今自知罪孽深重,唯有一死谢罪。另,十年前曾受林御史所托,保管一箱密信,现藏于江南织造局后院的银杏树下,望贾二爷取回,以证贾政公清白。\"

宝玉的手猛地一抖,信纸飘落在地。他想起黛玉父亲林如海,一生清廉,没想到竟在暗中为贾政留下了如此重要的证据。\"林之孝,备马,我要去江南!\"

\"二爷,使不得!\"林之孝连忙拉住他,\"李大人刚派人来说,让您留在府中待命,而且......而且姑娘还病着,您走了,谁来照顾她?\"

宝玉这才想起黛玉还在病中,心里一阵纠结。他捡起信纸,紧紧攥在手里:\"那你立刻派人去江南,务必取回那箱密信,告诉他们,不惜一切代价!\"

林之孝领命而去。宝玉转身往潇湘馆走,刚进院门,就见紫鹃慌慌张张地跑出来:\"二爷,不好了!姑娘醒了,说要去见李大人,拦都拦不住!\"

宝玉冲进内室,只见黛玉正挣扎着下床,身上还穿着睡衣,脸色苍白得像纸。\"你要去哪?\"宝玉连忙扶住她,\"你的病还没好,不能下床!\"

\"我要去见李大人。\"黛玉的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我想起一件事,或许能帮父亲洗清嫌疑。\"

\"什么事?你告诉我,我去说。\"宝玉扶她躺下,给她盖好被子,\"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休息,别再劳心费神了。\"

黛玉摇摇头,抓住宝玉的手:\"十年前,我父亲曾告诉我,他在江南查盐案时,发现有一批官盐被人私自挪用,运往了北方,而负责押运的,正是忠顺王府的人。他当时怕打草惊蛇,没有声张,只偷偷记录下了押运的时间和路线,藏在了......藏在了一本《南华经》里,就在我的妆奁里。\"

宝玉的眼睛亮了:\"真的?那本《南华经》我见过,是你父亲留给你的遗物。\"

\"嗯。\"黛玉点点头,\"你快去拿来,交给李大人,或许能证明父亲和贾政公都与盐案无关,真正的幕后黑手,是忠顺王府。\"

宝玉不敢耽搁,连忙去黛玉的妆奁里找出那本《南华经》。书页泛黄,里面果然夹着一张泛黄的纸,上面用小楷记录着押运官盐的时间和路线,每一处都标注着忠顺王府的记号。

\"太好了!\"宝玉激动地说,\"有了这个,父亲就可以洗清嫌疑了!\"他拿起纸,就要往外走。

\"宝玉。\"黛玉叫住他,眼神里带着担忧,\"你要小心,忠顺王府势力庞大,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的。\"

宝玉回头,对她笑了笑:\"放心吧,我会小心的。等事情了结了,我就带你去江南,看看你父亲曾经待过的地方。\"

黛玉点点头,看着宝玉的身影消失在门口,心里暗暗祈祷:一定要平安回来。

宝玉拿着那张纸,直奔李大人的衙署。他知道,这张纸不仅关系到贾政的清白,更关系到荣国府的命运。他必须尽快交给李大人,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宝玉却觉得心里异常平静。他想起黛玉苍白却坚定的脸,想起父亲焦急的眼神,想起贾母担忧的目光,突然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但他知道,他不能退缩,为了自己爱的人,为了荣国府,他必须勇敢地走下去。

第六折 力证清白破迷局

李大人的衙署灯火通明。当宝玉将那张记录着押运官盐路线的纸递过去时,李大人的眼睛瞬间亮了,他反复看着那张纸,又对照着从盐运使那里搜出的账册,脸上露出了了然的笑容。

\"好!好!好!\"李大人连说三个好字,猛地一拍桌子,\"真相终于大白了!原来真正私通盐商、挪用官盐的,是忠顺王府!他们不仅自己贪赃枉法,还想栽赃给贾政公,用心何其歹毒!\"

宝玉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大人,现在可以还家父一个清白了吧?\"

\"当然可以。\"李大人站起身,\"贾二爷,你放心,本官明天就上奏朝廷,禀明真相,还贾政公一个清白。至于忠顺王府,本官也绝不会放过他们!\"

宝玉松了口气,向李大人深深一揖:\"多谢大人主持公道。\"

\"贾二爷不必多礼。\"李大人扶起他,\"这还要多谢林姑娘细心,若不是她想起这张纸,恐怕真相还要被埋没很久。\"

宝玉想起黛玉还在病中,心里惦记着她,便起身告辞:\"大人,晚辈告辞了,府中还有病人需要照顾。\"

\"去吧。\"李大人点点头,\"替我向林姑娘问好,告诉她,她父亲的冤屈,很快就能洗清了。\"

回到荣国府,已是深夜。宝玉直奔潇湘馆,见黛玉还没睡,正坐在窗前等他,连忙走过去:\"我回来了。\"

黛玉看到他,眼里闪过一丝安心:\"事情怎么样了?\"

\"都解决了。\"宝玉握住她的手,把李大人的话告诉了她,\"明天他就会上奏朝廷,还父亲和你父亲一个清白,忠顺王府也会受到惩罚。\"

黛玉的眼眶一下子红了,积压了多日的委屈和担忧终于化作泪水流了下来。宝玉轻轻替她擦去眼泪:\"好了,别哭了,事情都过去了。\"

黛玉摇摇头,靠在宝玉怀里:\"我不是哭,我是高兴。父亲一生清廉,终于可以沉冤得雪了。\"

宝玉紧紧抱着她,感受着她微微的颤抖:\"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事了,我会保护你,保护荣国府,绝不会再让任何人伤害你们。\"

窗外的月光透过竹帘照进来,温柔地洒在两人身上。黛玉闭上眼睛,感受着宝玉温暖的怀抱,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安宁。她知道,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只要有宝玉在身边,她就什么都不怕。

第二天一早,李大人果然上奏朝廷,禀明了事情的真相。皇帝大怒,下令彻查忠顺王府,很快就搜出了大量贪赃枉法的证据。忠顺王被革去爵位,贬为庶人,流放边疆。那些曾经依附忠顺王府的官员也受到了牵连,一时间,京城官场震动。

荣国府的冤屈终于得以洗清。贾政官复原职,虽然经历了这场风波,他却变得更加沉稳和睿智。贾母也松了口气,特意在府里摆了宴席,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宴席上,宝玉特意给黛玉夹了块她爱吃的冰糖雪梨,笑着说:\"现在可以安心了吧?\"

黛玉点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像一朵在雨后悄然绽放的梨花。她知道,这场风波虽然过去了,但它留下的印记却永远不会消失。它让她明白了人性的复杂,也让她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

夜深了,宴席散去。宝玉送黛玉回潇湘馆,两人走在寂静的园子里,月光洒在小路上,留下长长的影子。

\"宝玉,\"黛玉突然停下脚步,看着他的眼睛,\"以后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一起面对,好吗?\"

宝玉紧紧握住她的手,郑重地点点头:\"好,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一起面对。\"

两人相视一笑,继续往前走去。月光下,他们的身影紧紧依偎在一起,仿佛要永远这样走下去,直到地老天荒。

第七折 雨过天晴意未央

荣国府的海棠花在雨后开得格外娇艳。宝玉陪着黛玉坐在沁芳闸边的石凳上,看着水中嬉戏的锦鲤,心情像这天气一样明朗。

\"听说李大人因为查破了这桩大案,被皇上升了官,调到吏部去了。\"黛玉手里拿着本书,却没看,只是望着远处的蘅芜院,那里的菊花已经开了,黄的、白的、紫的,像一片彩色的云霞。

\"嗯,\"宝玉点点头,\"父亲说,李大人是个难得的清官,这次能升官,也是实至名归。\"他从袖中掏出个小巧的香囊,递给黛玉,\"这是我让袭人做的,里面装着你喜欢的兰草香,你带在身上。\"

黛玉接过香囊,放在鼻尖轻轻嗅了嗅,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谢谢你,宝玉。\"

\"跟我还客气什么。\"宝玉笑着说,\"对了,母亲说,等你病好了,就带你去城外的庄子住些日子,那里空气好,适合养病。\"

黛玉的眼睛亮了:\"真的?那太好了,我早就想去看看了。\"

两人正说着话,就见紫鹃匆匆跑来,手里拿着封信:\"姑娘,二爷,江南来的信,说是......说是林大人的冤案已经彻底平反了,朝廷还追封了他为文忠公呢!\"

黛玉接过信,手指有些颤抖。她拆开信,仔细读着,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这一次,是喜悦的泪水。她的父亲,终于得到了应有的荣誉。

宝玉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慰道:\"好了,别哭了,应该高兴才对。\"

黛玉点点头,擦干眼泪,对宝玉笑了笑:\"我高兴,我真的很高兴。\"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两人身上,暖洋洋的。黛玉靠在宝玉的肩膀上,感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她知道,这场风波虽然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痛苦和担忧,但也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更加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宝玉,\"黛玉轻声说,\"我们以后就这样,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好不好?\"

宝玉紧紧握住她的手,郑重地点点头:\"好,我们以后就这样,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远处传来丫鬟们的说笑声,新的一天开始了。荣国府的朱漆大门缓缓打开,迎接新的阳光,也迎接着那些充满希望的未来。

而沁芳闸边,两个年轻的身影依偎在一起,像一幅最美的画,定格在这宁静而美好的时光里。

只是,他们都知道,平静的日子或许不会太久。京城的官场风云变幻,荣国府的命运也依然牵动着许多人的心。

但他们相信,只要彼此相爱,彼此扶持,就一定能度过未来的风风雨雨,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雨过天晴,阳光正好,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满门殉国你悔婚,我娶嫂嫂你哭什么?穿成孩子他妈,盛总夜夜求壁咚绝对死亡规则惊!妖孽美人深陷男团修罗场剑雨仙侠闺蜜齐穿带崽跑路!世子急疯了综清穿:下岗咸鱼再就业盗墓:你们真的不是npc吗?别人修仙,我搞吃的魏梓芙女穿男:小正太娶妻又生子不死修仙人穿越,暴力夫妻互宠陨落神武霍格沃茨的女巫人在奥特:我为O50老大!鬼浅记自从有了神豪系统,姐天天上热搜修仙:从掌握变身开始老太重生:闪婚皇叔,前夫孽子悔成渣了李二傻的欢乐日长时空外卖:特工王妃的导演之路崩铁:不受命途影响的我,为所欲安答应:苟在清宫当咸鱼的日常司少的小祖宗又不安分了宝可梦:大地的暴君魔王是个雌小鬼?灵脉少年青色微醺生而为鬼,生吃个人我很抱歉与卿守,与君知恶魔霸总强宠,爱你就要狠狠虐圣域街溜子,从不干正事血魔横刀德善县主忙种田恶妇变好,冷厉糙汉怒撕和离书御兽神妃倾天下快穿小世界换新天神豪:惹不起巨星的姐姐是首富火影:开局变成创立斑,怎么办?我们死里求生,你来这里人情世故萧凤是个好名字我在无限流游戏里嘎嘎乱杀!她和陆医生隐婚了重生后,我被男主疯狂撩拨人在机变英盟,我是叱风云亲弟天啦!他变成了妹子冷情糙汉一开窍,娇软知青扛不住香尸诡婿暗夜,对她着迷
暴风中文搜藏榜:农门炮灰:全家听我谐音改剧情造化长生:我于人间叩仙门隐藏在霍格沃兹的占卜家欢迎来到成神之旅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乔念叶妄川溯灵圣体:林洛的复仇之路爱上和尚新婚夜,病秧子老公求我亲亲他魔极道初遇心上人我老婆竟然从北源区来找我了书画学院的修仙日常读痞幼的书快穿之夏姬家有表姐太傲娇参加摆摊综艺后肥姐成了顶流凶案真相我在八零建门派小师祖在炮灰宗门大力投资被赶出家门后,真千金疯狂掉马甲被当替身,踹渣男后闪婚千亿大佬荒年悍妻:重生夫君想要我的命创世幻神录贺年有礼傅总的小娇妻又甜又软假死后,彪悍农女拐个猎户生崽崽快穿: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废妃无双这个实教不对劲国密局都来了,还说自己不会抓鬼开局被甩,转身带崽闪婚千亿总裁仙途传奇:修仙家族郡主扛着狙击杀来了汪瑶修真传四合院:许大茂的新生夺舍圣主的我穿越到了小马宝莉乡野村姑一步步算计太傅白月光仙子师尊的掌控欲实在是太强了暴徒宇智波,开局拜师纲手诸天从噬灵魔开始龙族再起气运之子别慌宿主她好孕又多胎仙妻太迷人,醋夫神君心好累我的二次元之旅,启程了赛尔:没有系统的我,点满了科技修真界亲传们没一个正常人春历元年女尊:昏庸女帝的阶下囚满分绿茶满分嗲精满分作凌虚之上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手握白月光剧本,拒绝早死怎么了!快穿:钓系美人在修罗场杀疯了废土修真的日常斗罗v:从逮到千仞雪偷窃开始成神穿成恶雌被读心?兽夫们争疯狂宠全家盼我死?圣女归来,杀穿全家浴缸通海洋,我成海洋动物团宠海暴苏小姐万人迷,哥哥们追着宠白月光太颠,所有人都慌了京诱臣服惊!穿越竟也有客服?古代末世生存日常综影视:从安陵容开启爽文人生穿越摆烂,我在冷宫养大鹅离婚后,我成了全球最强女霸主童生相公别害羞,冲喜娘子超会撩修真界第一女悍匪折金钗直播捡垃圾,我成警局常客庶女被贬妾?挺孕肚嫁权臣灭侯府王爷不育?可我的孕肚藏不住了七零御兽娇娇被糙汉大佬宠上天弹幕系统,小透明成长为最强女小人参三岁半,警局破案当团宠渣男骗我到死,重生改嫁他死对头穿成狐妖后,我成神了通灵贵女美人弈从崩坏开始当仙人假千金被团宠,侯府一家跪求原谅灼情太奶是神棍,孝子贤孙跪求平安符抽卡后,邪神成了我的吐槽役斗罗:开局携天道拐走唐三真大佬出狱,父子追妻火葬场了重生之异能女王嫁糙汉天工医妃:我在古代建三甲契约婚途:季总的小逃妻这届外国顶流,被我带成华夏迷弟夺回空间!大小姐搬空家产去随军星恋雅望—还好没错过你她恶毒好色,但全宗都想当她道侣随军西北,大小姐搬空家产嫁大佬致死迷恋凤隐朱墙穿越唐朝之医心之恋我提离婚后,清冷老公破戒了他的小乖乖女帝悠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