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晏清连忙应下,心中惊叹,大王对这曲辕犁着实重视,不亚于印刷术。
沈不韦忽然开口:“大王,去岁胡商大增,东西二市人满为患。”
“他们联名上书,建言开夜市,废宵禁。”
“荒唐!”萧宇喝道,“区区商贾,也敢指摘国之大事?”
长安城为秦国之都,首善之地,必以安稳为第一要务。
怎可开夜市,废宵禁,让胡商横行,铜臭味遍布全城?
群臣议论纷纷:“这些胡商,倚仗大王恩德,竟敢得寸进尺。”
“依我看,其中必有为富不仁者,不如审查一番,以正视听。”
“是极!国家大事岂容他们置喙?”
高楷淡笑一声:“废宵禁是不可能的,至于夜市,可开在坊内,但不能太晚。”
偌大长安城,数十万民众,若毫无约束一齐涌上街头,治安管理便是一大挑战。
何况,城中屋舍大多为木制、茅草,一旦起火,不知牵连多少人,绝不能儿戏。
至于夜市,便在坊内,关起门来,自娱自乐一番就是了。
“不过,上元佳节,可暂弛宵禁三日,与民同乐。”
萧宇蹙眉:“大王,胡商逐利而来,欲壑难填,如此宽仁,无异于纵容。”
“大禹治水,靠疏而非堵。”高楷淡声道,“无商不活,若无商贾流通,天下一潭死水,绝不利于民生。”
“勿要严防死守,喊打喊杀,因地制宜即可。”
“是……”
沈不韦苦着脸道:“大王,胡商大增,东西二市诸事繁杂,长安、万年两县以及京兆府,都求告于户部。”
“微臣实在分身乏术,还望大王怜惜!”
高楷哑然失笑:“旁人恨不得身兼多职,你倒往外推。”
沈不韦嘿嘿一笑:“能者多劳,微臣有自知之明,只是个庸者,不敢耽搁大事。”
高楷看他一眼,摇了摇头:“既如此,新增太府寺,下设平准署、左藏署、右藏署、常平署。”
“暂且以太府寺少卿为首官。”
“大王英明!”沈不韦眉飞色舞,“不知这太府寺少卿,大王属意何人?”
高楷思绪一转,想起一个胖胖的身影:“凤州刺史安兴仁,调他来朝中任职。”
众人皆是惊讶,大王竟委任一个粟特人掌管国库、粮仓。
不过,想到朝中尚有羌人刺史,突厥将军,此事倒也不足为奇。
窦仪忽然拱手:“大王,五经正本推广诸道,士子们翘首以盼,等着您开科举,鲤鱼跃龙门。”
高楷笑道:“险些忘了此事。”
“今岁春闱来不及,便让诸州、县先举办秋闱。”
“待来年,八方举子齐聚长安,再办省试。”
“遵令!”窦仪自无异议。
……
二月二,龙抬头。
自从高楷下令,允许诸州刺史上疏以来,各地奏书便如同雪花一般飞来。
这些奏书里,所说之事五花八门,有歌功颂德、敬献祥瑞,也有建言献策、针砭时弊,更有奇闻轶事,天灾人祸。
不得不说,通过这些奏书,高楷对九道州县风土人情更加了解,也认识到千人千面,一项政策上传下达,总免不了变味,或不服水土,或浮于表面。
此外,一些奇人异事,让高楷也觉大开眼界。
譬如原州刺史赵棋上书,从魏国灵州逃来一人,擅长养马,献上祖传秘方。
严格控制马儿饮食,每日藁一围,粟米一斗,盐六勺,哺乳之马加倍。经他之手培养出来的战马,皆膘肥体壮。
王景略赞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此人倒是一员干吏。”
徐晏清附和:“我秦国虽有战马,但常年征战,折损众多,若有养马人效力,必是一大臂助。”
高楷点了点头,他起兵时,从陇右、河西两道,得了一些战马,此后,击败突厥、契丹、室韦诸部,又缴获数千匹。
但征战厮杀,战马免不了死伤,一直处于折损之中,难有补充。
这冷兵器时代,骑兵为王,战马可是宝贵的战略资源。譬如突厥贵胄之间,比拼谁更强盛,用以衡量的,并非人口、草场,而是有多少匹马。
这人擅长养马,倒是个专业人才,需以高官厚禄招揽。
高楷求贤若渴,赵棋自然知晓,一直留意州中人才,准备举荐。
原本,这养马人便是个上佳人选,若得大王重用,也有他一份功劳。
然而,他却不敢擅专,只能在奏书中禀明,请高楷示下——只因这人姓名非同凡响。
“高万岁?”唐检眉头大皱,“此名太过僭越,理当斩首。”
姓高倒没什么,但名叫万岁,简直胆大妄为。
王景略亦然拧眉:“此人为何如此无知,竟敢犯忌讳?”
这时节,讲究为尊者讳,常人和皇帝撞名,都得改字,何况直接取名万岁。
就算一刀咔嚓了,也无人为他申冤。
不过,高楷不以为意:“一个名字罢了,有什么要紧。”
“怎能因这点小事,杀了一名大才。”
唐检劝道:“大王仁德,我等无不感佩。”
“只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若不避讳,恐怕人人效仿,个个毫无恭敬之心。”
高楷笑了笑:“一人独享尊名,便能让万众恭敬么?”
封长卿察言观色,拱手道:“大王既然看中此人才华,不如让他改个名字,无伤大雅。”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高楷淡声道,“你们都熟读《孝经》,莫非不知,名字是父母取的,怎能让人随意更改?”
“微臣失言了!”封长卿面露惭愧。
高楷思索片刻,朗声道:“传我令,成立太仆寺,下设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总厩牧车马事务。”
“让这高万岁做太仆寺丞,执掌典厩署,专管养马之事。”
“遵令!”徐晏清连忙应下,忽又问道,“大王,若要养马,需有牧场,不知置于何地适宜?”
高楷不假思索:“兰州、原州、秦州,这三个地方都有牧场。”
“让高万岁筛选水草丰美之地培育,太府寺拨款,吏部分派循吏,三州刺史从旁协助。”
“是!”众人凛然遵从。
安兴仁笑道:“大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无良马,高寺丞纵有通天手段,恐怕也培育不出名驹。”
“此话有理!”高楷颔首,“你有什么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