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省委大院的时候,日头已经升到了半空。
阳光穿过法国梧桐的叶隙,在车顶上织出一张金色的网。
沈青云靠在后座上,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忽然开口:“老胡,你当了组织部长之后,秘书长的位置得有人接,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这算是他对胡国忠的第一个考验了。
胡国忠握着安全带的手指紧了紧,沉吟片刻:“书记您还记得开发区的吴明浩吗?”
“那个总带着录音笔调研的干部?”
沈青云挑眉,有点诧异的问道。
“是他。”
胡国忠眼里闪过一丝亮光,对沈青云解释道:“他在市委当过三年副秘书长,后来主动请缨去开发区。当时那个工业园快黄了,他去了五年,引进了二十七家高新技术企业,去年税收比五年前翻了十倍。更难得的是,当年张东哲力推滨江新区,所有人都附和,就他在工作会上说与其盖一片空厂房,不如把现有园区的水、电、路先修好,结果被批了个思想僵化。”
听到他的话,沈青云若有所思。
许久之后,沈青云的指尖在膝盖上轻轻点着:“我记得他,上次汇报工作,他带的材料里夹着张食堂菜单,说开发区管委会食堂的红烧肉比周边餐馆贵两块,怀疑采购有猫腻。”
“这就是他的性子。”
胡国忠笑了笑,对沈青云解释道:“每次下企业都带着录音笔,回来整理成文字,连门卫大爷说‘王总上周三没戴工牌’都记在里面。张东哲想把亲戚的建材厂塞进开发区,他拿着环保评估报告硬顶了回去,为此半年没被安排参加市里的例会。”
沈青云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秘书长就像家里的大管家,得眼里有活儿,心里有谱。吴明浩这股较真劲儿,倒是合适。”
………………
回到华阳的第二天下午,吴明浩被叫到了沈青云的办公室。
他穿着一件深蓝色夹克,袖口磨出了毛边,手里提着个鼓鼓囊囊的黑色帆布包,进门时差点被门槛绊了一下。
“沈书记。”
他把帆布包放在脚边,目光平静地迎上沈青云的视线,没有丝毫局促。
“坐吧。”
沈青云指了指对面的沙发,笑着说道:“不要紧张,我听说你当初反对滨江新区开发的时候,连张副书记的面子都没给?”
吴明浩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叠照片,摊在茶几上:“不是不给面子,是不能拿纳税人的钱开玩笑。这是四年前拍的,当时规划图上的湿地被填了一半,底下全是泥炭层,根本不适合盖厂房。我把地质报告和照片一起交给市委,结果被批了句书生之见。”
照片上,推土机正在一片芦苇荡里作业,浑浊的泥水漫过履带,远处的塔吊孤零零地立在雾里。
沈青云翻到最后一张,是份泛黄的报告复印件,末尾用红笔写着“建议暂缓”,旁边有个潦草的批注:“缺乏发展眼光”。
“这是张东哲批的?”
沈青云随意的问了一句。
“是。”
吴明浩点头,坦然解释道:“他说我怕滨江新区抢了开发区的风头,其实我是怕十年后,那里变成一片没人管的烂尾楼。”
沈青云放下照片,身体微微前倾:“如果让你当市委秘书长,你打算怎么干?”
“就三件事。”
吴明浩掰着手指,语气干脆的说道:“第一,市委开会定下来的事,第二天就催进度,谁拖后腿就把名字贴在公示栏上。第二,基层反映的问题,三天内必须有回音,哪怕是正在办也得说清楚。第三,盯着各部门的三公经费,食堂买棵白菜都得有发票。”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爹是老纪检,他说当官就像撑船,手里的篙得往深水里扎,不然船就得晃。”
沈青云笑了,当着吴明浩的面,拿起电话拨通田富国的号码:“田书记,关于我们市委秘书长人选,我想推荐开发区的吴明浩同志……”
电话那头传来田富国爽朗的声音:“你这个当班长的,连自己的大管家都选不好,我才要担心呢,按程序办吧。”
挂了电话,沈青云看着吴明浩:“准备接担子吧。记住,秘书长的笔,比组织部的章还得干净。”
吴明浩站起身,深深鞠了一躬,帆布包带在他肩上勒出两道浅痕:“沈书记放心,我要是拿了不该拿的,您直接把我扔回开发区看大门。”
………………
三天后,省委组织部的红头文件送到了华阳市委。
胡国忠握着文件的手指微微颤抖,纸页上“任命胡国忠为华阳市委组织部长”的字样,让他想起十五年前第一次走进市委大院时,自己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手里攥着报到证,连门卫都多看了两眼。
窗外的老槐树枝繁叶茂,阳光透过叶隙落在他的办公桌上,像撒了一把碎金。
吴明浩接到任命时,正在开发区电子厂检查消防设施。
厂长递来的中华烟被他挡了回去:“消防栓的压力表指针都到底了,下周再不合格,我就让安监局来蹲点。”
这时候,电话响了起来,吴明浩接起电话,表情很平静。
片刻之后,他挂断电话,他对那个副厂长说道:“我要去市委上班了,开发区的账我都核对过,第三季度的招待费比去年同期降了三成,继续保持。”
两个人的公示期是一星期,在公示期间,省纪委收到几封匿名信。
有人说胡国忠“死板得像块石头”,去年评先进时,连主管领导暗示要照顾的人都没给名额。有人说吴明浩“眼睛里揉不得沙子”,连食堂大师傅多打了两勺肉都要念叨半天。
省纪委书记楚天舒把这些汇总成报告,省委书记田富国在末尾批了四个字:“此乃优点”。
转眼间,一个星期的公示期结束。
省委组织部长周高远来到华阳市,在华阳市干部大会上,宣布任免决定。
干部大会那天,市礼堂的门前摆满了粉色的芍药花,空气里浮动着甜丝丝的香气。
三百多个座位座无虚席,后排的干部踮着脚往前看,议论声像潮水般起起落落。
省委组织部长周高远坐在主席台上,目光扫过全场:“经省委研究决定,任命胡国忠同志为华阳市委组织部长、市委常委。任命吴明浩同志为华阳市委秘书长、市委常委。”
掌声雷动,胡国忠走上台时,手心的汗把任命书浸湿了一角。
吴明浩跟在他身后,步伐沉稳,夹克的袖口依旧磨着毛边。
两人转身鞠躬时,沈青云忽然觉得,礼堂窗外的天空,比往日更蓝了些。
散会后,张东哲走在人群后面,看着被众人围住的胡国忠,嘴角扯出一个僵硬的笑。
朱鸿起走到沈青云身边,低声说:“这两个人选,像是给华阳官场开了两扇窗。”
沈青云望着远处的天际线,那里的云絮像被洗过一样洁白:“开窗才能透气,透气才能长新苗。华阳的地,该好好松松土了。”
胡国忠被一群人围着问这问那,额头上渗着汗,却笑得合不拢嘴。
吴明浩则悄悄溜出人群,给开发区副手打了个电话:“上次说的消防栓,换了吗?没换赶紧换,我下周回去检查。”
夕阳的金辉穿过礼堂的玻璃窗,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光柱。
无数细小的尘埃在光柱里飞舞、旋转,像是在编织一个崭新的开始。
沈青云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切,忽然想起田富国的话:“选对一个人,就能盘活一盘棋。”
他知道,华阳这盘棋,终于要开始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