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回到欧阳府邸。
小桃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拉着徐巧往屋里跑,手里紧紧攥着周桐作为“补偿”买给她的整整三盒,啊不对,是六盒各式点心——虽然她坚称少爷欠她的远不止这个数。
周桐看着她们的身影消失在廊角,无奈地摇摇头,带着小十三去找老王。
想起早上叫这家伙一起出门时,他推三阻四说什么“有要紧事”,周桐就气不打一处来,低声对小十三吐槽:“一看就是又找他的‘张大姐’聊天去了!重色轻友的老家伙!”
两人来到厨房,果然看见老王系着围裙,正站在案板前,卖力地揉着一个大面团。张婶则站在一旁,好奇地看着。
只见老王一边揉,一边颇为得意地讲解:“……你看,这和面啊,光用水和面不行,得用这‘老面’(面肥)引子,揪一小块,温水化开,和到新面里……这样发出来的面才暄软!
然后得放在暖和地方,盖上湿布,等它发起来,涨到两倍大,里面全是蜂窝眼儿,就成了!蒸出来的馒头,又白又胖,保证跟以前那些死面疙瘩不一样!”
张婶听得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惊讶和钦佩的神色:“王老弟,你可真行!这法子你从哪儿学来的?真是巧妙!”
老王更是得意,下巴都快抬到天上去了:“嘿嘿,没啥没啥,就是平日里瞎琢磨的……”
站在门口的周桐:“……”
靠!大爷的!这明明是自己之前在(第一章时)桃城折腾了好久才搞出来的发酵法子!
因为嫌市面上的馒头又硬又酸,才让老王试着用酒曲、最后用面肥来发酵!现在倒好,被这家伙拿来当撩拨大姐的独家秘方了?!
周桐看着老王那副在张婶面前显摆的嘚瑟样,以及张婶那崇拜的眼神,顿时觉得一阵心塞,什么话都不想说了。
他拍了拍小十三的肩膀,有气无力道:“走吧走吧,不打扰这两人‘钻研厨艺’了。”
没想到小十三却耿直地说:“少爷您先回去吧,我去帮王叔和面。这发面活儿看着挺费劲的。”说着就要往里走。
周桐赶紧拉住他,压低声音,用极其隐晦的、试图符合古代语境的方式提醒:“咳咳……小十三啊,这个……君子有成人之美。
有些时候,眼见未必为实,人多……未必好办事。
不如……留给有缘人自在空间?”
说实话,他觉得自己暗示得已经够明显了。
小十三茫然地眨了眨眼,显然没听懂周桐的弦外之音,依旧坚持道:“没事的少爷,王叔平时对我也很好,我去帮忙是应该的。”说完就挣脱周桐的手,径直走进厨房,挽起袖子道:“王叔,张婶,我来帮忙!”
周桐清楚地看到,在小十三进去的瞬间,老王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瞬,看向小十三的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嫌弃”和“你小子真没眼力见”的无奈。
周桐在外面看得差点笑出声,赶紧捂住嘴,摇摇头,转身溜了。‘这小子,看来是真不懂风月之情啊……以后有机会,非得带他再去趟青楼……呃,还是算了,教坏小孩子不好。’
他回到自己房间,刚推开门,就看到小桃居然在他床上光着脚蹦蹦跳跳!
周桐眉头一皱,上前道:“抽什么风呢?赶紧下来!脚洗了吗就往床上跳?”
小桃灵活地跳到床的另一边,冲他做鬼脸:“你管我呢!略略略~”
周桐看向坐在窗边含笑看着的徐巧,用眼神询问:‘这小子又受什么刺激了?’
徐巧抿嘴笑道:“大概是想到很快就有新床,太高兴了吧……”
周桐无奈,上前要去抓她。
小桃见状,非但不躲,反而直接笑着朝他扑了过来。周桐下意识伸手接住她,怕她光脚踩到冰冷的地上,还特意托了一下,虽然嘴上嫌弃,动作却带着下意识的体贴。
小桃搂着他的脖子,开心地晃悠着腿:“等新床到了!我要在上面打滚!翻跟头!把所有的点心都摆在上面吃!”
周桐把她放到床上,没好气道:“好好好,知道了知道了,你的床你最大行了吧?赶紧把鞋袜穿上!像什么样子!”
他被小桃这闹腾劲弄得有点头疼,干脆眼不见为净,推门又出去了。
刚出门,迎面就撞上了一脸哀怨、仿佛被全世界抛弃了的沈递。
周桐眨了眨眼,心里快速过了一遍,确认自己最近没招惹这位小祖宗,于是试探性地往右边让了让路。
沈递也跟着往右挪了一步,挡住他。
周桐又往左让。
沈递也往左堵。
周桐不死心地回头看了看身后——空空如也。好吧,目标确实是自己。
他挤出一个笑容:“殿下,您这是……?我应该没干什么对不起您的事吧?”
沈递哭丧着脸,语气幽怨:“不是你的事,但你是‘始作俑者’!”
周桐更懵了:“啊?”
沈递气呼呼地道:“还不是那个什么报社!父皇不知道抽什么风,居然把这摊子事全甩给我了!让我全权负责!我哪懂那些啊!”
周桐心里咯噔一下,不会吧?陛下这操作……他连忙道:“殿下,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要不……我们进书房详谈?”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书房。只见欧阳羽和沈怀民正在里面商议着什么。沈递一进去,立刻就像找到了组织,开始对着欧阳羽和沈怀民大吐苦水:
“师傅!大哥!你们说父皇他怎么想的啊?我就今天进宫请个安,他劈头盖脸就让我筹备那个什么《长阳新报》!
说什么让我历练历练!我连报纸长什么样都没见过!
怎么排版、怎么写文章、怎么招人、怎么卖钱……我一概不知啊!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沈怀民抬起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安抚道:“这样不也挺好的吗?有了正经事做,你那些课业说不定父皇就能给你减免一些了?”
沈递更委屈了:“才没有!父皇说了!课业照旧!一样不能少!还说这是对我能力的考验!
大哥!这主意不是是你和先生提出来的,父皇怎么把这苦差事丢给我了?我最近明明很安分,都没惹他生气啊!我就是在和府里……”
他说到一半,猛地刹住车——差点说漏嘴自己在和珅府里跟姬大家探讨“音律”(软件硬化工程)来着!
沈怀民敏锐的目光扫过来:“在和府里做什么?”
沈递心里一慌,赶紧转移话题,一把拉住旁边的周桐:“小师叔!小师叔你快帮我想想办法!这报纸到底该怎么弄啊?你点子最多!快救救我!”
周桐也是心里发虚,毕竟这报社的构想是他提出来的,要是沈递搞砸了,追根溯源,自己恐怕也难逃一顿数落。他赶紧打圆场,并抛出一个能吸引注意力的点子:
“简单!殿下您想啊,这报纸全是字的话,看得人也少。咱们这报纸,主要卖给谁?不就是那些识文断字的学子,还有那些有钱有闲的富户官眷嘛!所以,得抓住他们的眼球!”
他顿了顿,继续道:“这板块嘛,首先得有一个‘朝闻天下’,专门报道陛下又颁布了什么利国利民的新政,或者哪位将军又打了胜仗凯旋而归,彰显我大顺国威,让百姓感受皇恩浩荡、太平盛世!”
见沈怀民和欧阳羽都微微点头,周桐来了劲:“其次,就得有个‘文苑摘英’,专门刊登那些大儒名士的诗词文章,或者科举范文,让学子们能学习观摩。”
“再然后,可以来个‘市井趣谈’,写点民间奇闻异事,比如东市开了家新酒楼,西巷出了个手艺惊人的剪纸艺人……或者……”周桐眼睛一转,声音压低,带着点搞事的气息,“编点有趣的小故事,比如……《霸道皇子爱上我》?《冷面王爷的小娇妻》?……”
前面的话沈怀民和欧阳羽还听得频频点头,听到后面这几个标题,两人的表情瞬间变得十分精彩。沈递更是嘴角疯狂抽搐,眼神复杂地看向周桐。
周桐一看这反应,赶紧解释:“咳咳!殿下,师兄,别误会!我的意思是,标题得新颖!得吸引人!内容肯定是积极向上、符合礼法的!就是借个名头,比如可以写一位皇子殿下微服私访,体恤民情,智破冤案,最后万民称颂的故事嘛!绝对没有其他意思!”
他又赶紧举了几个例子:“比如还可以叫《震惊!尚书大人昨日竟在朝堂上做出这种事……》,往下一看,原来是尚书大人为民请命,据理力争!或者《深宫秘闻:贵妃娘娘保持青春的秘诀竟是……》,其实是因为心善豁达,所以容颜常驻!”
欧阳羽听着这一个比一个炸裂的标题,终于忍不住抬手扶额,打断了他:“好了好了,怀瑾,你的意思……我们大致明白了。”
他语气带着一丝无奈。
沈怀民也忍着笑,附和道:“嗯……前面几个板块的设想倒是切实可行。小弟,你听明白了吗?报纸内容当以政事、文雅为主,趣味为辅,切记不可流于低俗。”他把周桐那些“骇人”的例子自动归为了“趣味”。
沈递连忙点头如捣蒜:“明白了明白了!我大概知道方向了!”他走到旁边书桌坐下,拿出纸笔,“我这就试着规划一下版面……”
他写了几笔,忽然又抬起头,眼神飘忽,脸颊微红,有些欲言又止地看向周桐,小声问道:“那个……小师叔……你刚刚说的那个《霸道皇子……》……它……它后续剧情……大概是什么样的?我就是……就是想参考一下这个‘标题’的吸引人之处的构思……绝对!绝对没有别的想法!”他努力让自己的表情显得正直而好学。
周桐:“……”
沈怀民\/欧阳羽:“……”(目光同时聚焦过来)
书房内的空气,瞬间变得有些微妙而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