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滥杀军民,累及无辜,致生民怨啊。这圣旨上说了这么多,实际上就表达了两个意思。
第一,将士们打的好,朕很高兴。
第二,常茂你把太子带坏了,得让你长长记性。
常茂呆立在原地,没有想到,这口黑锅这么快就落到了自己的身上,当众被打二十板子?那自己这张老脸还要不要了?
他下意识的看向朱雄英,就看见朱雄英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常茂心中稍安,心想,自家外甥可以,有事儿是真上。
朱雄英站起身来,对着福生说道:“这二十大板是真要打?”
福生点了点头,确定道:“殿下,是要打,您快令人行刑吧,我们也不好耽误大军的行程。”
朱雄英摸了摸下巴,看了看常茂,又说道:“你们先走吧,一会儿孤自然会行刑!”
但等你们走了,打没打不还是孤说了算吗?
福生这时候没说话,只是闪身,露出了一个正往前走的老太监,这老太监干瘦干瘦的,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这是金顷公公,朱元璋暗地里的太监头头,当年处理吕氏一事,还有他的参与,这人出现在这,看来也有老朱的意思。
“金顷,这事儿不能算了?”朱雄英问道。
金顷拱了拱手,对朱雄英恭敬行礼道:“殿下,您还是动手吧,这样好一些!”
“公公说的有理!”
朱雄英点了点头,随即转身,大喊道:“来人,把郑国公拉下去,重打二十大板,记住,重重的打,要听见响儿!”
常茂:???
金顷的话,让朱雄英明白了,要是今天在这动手了,那这篇就翻过去了,要是今天不动手,回到了应天,可就不是打板子这么简单了。那是又加上了一件抗旨不遵!
于是朱雄英才这么说。
便有王老吉和九安为首的太监们,不知从哪里取来了一个长条板凳,不由分说,就讲还懵着的常茂按了下去,撩起衣服甲胄。
随后耳边就传来了,王老吉的声音,说道:“公爷,准备好!”
常茂心头一紧,只听见屁股后边啪一声响,心下大为疑惑,四下看去,正对朱雄英的眼睛。一下子就明白了。
嘴里也发出了一声声闷哼,豆大的汗珠也落了下来。
不一会儿功夫儿,二十板子就打完了。朱雄英转头看向金顷,说道:“好了,打也打了,孤还要进军,你们自便吧!”
金顷一眼就看穿了这些把戏,郑国公看似被啪啪打了二十棍子,实际上是雷声大,雨点小,没伤筋,没动骨。
不过能让朱雄英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上次给老朱传旨的人,都被太子殿下绑了,所以,金顷也没有再说什么。
福生、金顷将其余信件,都交给了朱雄英后,带着队伍,给朱雄英行礼:“奴婢告退!”
等这些人走远了之后,朱雄英看常茂还趴在那凳子上呢,于是说道:“把郑国公抬到孤的马车上,医学院的人过来,看看伤势,全军照常行军!”
“是!”
马车中,刚上完药的常茂,趴在朱雄英的软榻上,朱雄英坐在一旁,笑问道:“大舅,这黑锅不好背吧!”
常茂摸了摸自己的屁股,王老吉等人的技术非常好,听着声音挺大,实际上也就打破了些皮肉。
他毫不在意的说道:”不就是假装挨上这么几板子吗,别说是假打,就是真打,咱也不皱个眉头!“
这话朱雄英自然是信得过,于是说道:“这板子省不了,要是回到应天,还少不了大舅您背黑锅呢!”
常茂从话当中品出来了不一样的话,还少不了背黑锅是啥意思,他用手臂撑起来上半身,说道:“英哥,你还没杀够啊!这日本人也是有数的,这么杀没几年就让你杀没了!”
朱雄英听后哈哈大笑,说道:“不会杀没了的,他们还得给咱大明当牛做马呢!
...
日本京都,足利义满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他坐在整个日本最豪华的室町殿中,却没有了往日的神采,就在数月之前,他在这里和高丽的王瑶、占城的制山挐侃侃而谈,所求者,无非就是一统日本罢了。
可短短数月,一切都不一样了,制山挐回到占城,随后下落不明,王瑶逃回高丽,了无音讯,单单让他来承担大明的怒火?
凭什么?
这些天,足利义满,一直在思考,在考虑,要不要臣服大明,就目前大明所展现出来的实力,是日本完全无法承受的,如今他手中还控制几个令制国,手中还能凑出来两万兵马。
若是大明太子能够宽恕他,他将愿意臣服。
但他毕竟也是日本这片地的人杰,如果不是朱雄英的干预,他是能统一日本的人物,就这么投降,他的心底也有些不甘心。
直到从播磨国传来的消息,将他拉回了现实。他的心腹,新任的播磨国守护大名,赤松义则投降了,而且是在明军还没有到城下的时候,就投降了。
这次,明军没有再大肆屠杀,而是将赤松义则的队伍收编,并且被任命为三备卫指挥使,一跃成为了明军那边的人了。
这让足利义满投降的心思,愈加的浓厚。
另一边,明军在刚刚占领的‘书写山坂本城’,此城是播磨国的最大城池,曾经是属于山名氏的地盘,但随着山名氏被朱雄英搞得元气大伤,几乎死伤殆尽。
所以足利义满就命自己的心腹,赤松义则来到此地,作为守护大名,并且抵抗明军。
但赤松义则在城中,每天都听到明军又屠戮了多少人,又砍了多少脑袋,那座‘人头山’现在已经多高了。
这些消息让他胆战心惊,好在明军在还没开始进攻之前,就象征性的喊了几句,什么现在投降,高官厚禄,现在不降,城破就鸡犬不留之类的话。
赤松义则一听,立刻就打开了城门,让所有的武士放下武器,空手跪在了城外,向大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