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支冒用汉军旗号的队伍,必是诸葛亮所遣的偏师,乃为离间。
你领兵去,务必将其斩草除根,如此才能让四胡部落真心信服我大魏天威。”
临行前,曹丕看着司马懿,凝重托付。
“臣领旨,定不辱使命!”
曹丕犹不放心,拉起司马懿的胳膊:“仲达啊,你素来知兵。胡人部族向来剽悍,单兵战力胜我魏卒;可他们各部族心思各异,聚在一处便如一盘散沙,难成气候。如今命你总领汉胡联军,切记不可只凭威压,更要以谋略立威、以恩信收心,让这些部族真正敬你、服你,方能为我所用。”
此时的曹丕看向司马懿的眼神,充满了期许和信任。
司马懿却不敢抬头,拱手深拜道:“臣必当妥处联军诸事,绝不让魏王忧心!”
“好!孤盼你此去,一击必胜,扬我国威!”
“遵命!”
而后,司马懿拜别曹丕,携汉胡大军而去。
……
而此时,曹操终于停下东进的脚步。
不是说他不想回归于中原。
他坚信,只要他有机会能回到中原,定能聚拢人心,重掌曹氏基业。
他还盼着有生之年,和刘备一争天下。
然而,剧烈的头痛让他难以安枕,痛苦万分,甚至连骑马时的颠簸都难以承受。
只能暂驻扎于南胡之东的大陵城郊外三十里,先行治疗。
此城为胡人之城,多住匈奴之人。
亦有汉人往此通商往来。
能买到药材与粮食。
依曹操本意,本打算先占此城,屠胡民,抢辎重,据险而守。
而后伺机联络曹魏。
虽说曹丕所行之事令曹操愤恨。
但说一千,道一万,那是自己的骨肉。
凭曹操对曹丕的了解,曹丕即便敢僭位称帝,亦无背父叛宗的胆量。
自己活着的消息一旦为其所知,必会动众来迎。
只要曹丕做到这一点,曹操心底还是愿为他留下一丝原谅之心。
当然,念及鲍信、曹洪、夏侯廉救命之恩,削其魏王之爵,贬为平民,不复为嗣而已。
但该有的锦衣玉食和荣华富贵,还是会给他的。
然则,若曹丕不愿,当如何处之?
对此,曹操心中早有定数。
今大魏之中,掌持兵权、居要位者,乃夏侯惇、夏侯渊并曹仁三人也。
此三人皆为随自己南征北战半生的骨肉兄弟,情同手足,恩义深重。
只需自己一声号令,彼等必无半分迟疑,尽起所部兵马相附,奉己为主。
曹丕纵心不愿,又能如何?
于此三人而言,你曹子桓的话比我曹孟德多几分力度?
所以,曹操当前的计划,就是攻下大陵城,而后据守坚城而联曹魏。
拥有了可凭之险后,方让自己尚存于世的消息公之于众!
否则,就算联系到了,转头又与胡军交战,奔袭别处,反倒徒生麻烦。
可他为何又没有真正的攻打大陵城?
那是因为自知曹丕所为后,剧烈的头痛让曹操难以冷静思考,指挥战斗。
只想先缓解了病情,再做下一步打算。
直到张合凛然请命,愿替曹操攻打大陵城,曹操才决定将手中最精锐的部队交到张合手上,另命荀攸为军师,刘璝和泠苞为其副将。
其余部队,则尽交于徐晃,于主营守备。
……
张合领三千精锐与荀攸、刘璝、泠苞赴大陵城。
守军闭城备战,城头箭矢滚石密布。
至城下,张合与荀攸察城防。
见城墙坚固、城门裹铁,荀攸观察后乃言:“此城强攻则难,硬拼恐伤精锐,诱敌而出,则可大胜。”
张合遂问:“何以诱敌?”
荀攸回答道:“门前扎寨,工事拙缓,其必攻出,我军侧翼相伏,则可大胜。”
张合疑问道:“若其久守,偏不攻出,又当如何?”
荀攸淡然一笑:“城中坚守,断绝商路,非守军所愿。若见我军阵散,彼必引兵出城掠袭,届时可乘隙击之。”
张合细细思来,甚觉有理,于是命军卒于城外缓缓造营。
营造出一个军纪平平的感觉。
果然,未过三日,城中守军见张合之军军容散漫,营垒粗疏,产生了想攻出劫营的想法。
而在此时,司马懿之胡骑斥候亦探得大陵城之危况。
依照盟好之利,自当出兵相救。
然,在司马懿心中,却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按说,曹操命绝西平黄沙地已经接近两载,其死讯遍传天下,几乎无可质疑。
但那驰骋于草原的莫名汉军,总让他心有疑虑。
都说那是诸葛亮布下之军。
袭击羌胡之地,乃是为给曹魏拉仇恨。
这说法合情合理。
以诸葛亮之智谋,也的确干得出这种事。
但司马懿眼中的诸葛亮运筹帷幄,处理胡汉关系相对宽柔。
为何可这支军马却专挑羌胡聚居的要害之地突袭,烧其帐幕、夺其牛羊,手段烈得近乎霸道?
这酷烈手段,倒和当年的曹丞相有几分相似啊!
然而,他怀疑归怀疑,却亦笃定两件事。
其一:曹操若仍在人士,不可能流落西陲,两年未归。
其二:曹操若想复归中原,也不可能有人将他阻离中原两年之久。
仔细思索权衡后,司马懿认为,此军虽有挂曹旗,但是曹操军的可能性不足一成。
于是,决定先大军解救大陵城为先。
胡人大将去卑提议:“既得消息,何不速军相援,以解救大陵城?”
司马懿细听斥候禀述,复询诸多细节,却颔首轻叹:“后营粮草车虽散乱停放,造营也混乱不堪,然饭食时间短捷,足见军令通达。依我之见,此军实乃主力劲旅。其真营设在别处。”
去卑对此不以为然,冷哼道:“饭食速毕不过是饿极抢食,此也能当做军令通达?司马公见识何其短也。”
郭淮面显怒气。
司马懿不急不躁,更不生半点怒火:“依将军所言,此为弱旅?”
去卑果断一挥弯刀:“然!”
司马懿颔首道:“如此,将军想如何?”
去卑刀指大陵城:“我去攻打围城之军,斩敌首而归!”
“若败,当如何?”
“斩我头颅!”
“敢立军令状否?”
“有何不敢?”
司马懿遂请出军令状,去卑毫不犹豫的按下自己的手印。
遂领兵去救大陵城。
郭淮见他远去,恨恨道:“胡将何其无礼也!”
“不管他!”
司马懿冷笑一声,面色凝重道:“此游军既可持战局,必身后营补给为援。我料其屯扎之地,必在大陵城三十里之内。汝等速探其驻泊之所,一旦得讯,便速知于我,当集全力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