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潘璋与吕凯收拢残部,扮作流民向南奔逃,风餐露宿已逾一个半月,终是踏入了交州地界。
所幸,事先安排朱桓在郁林接应,算是暂得喘息。
可朱桓见二人衣甲破碎、面带菜色,不禁惊愕:“二位将军,传闻莫非为真?”
这一问,也让二将不禁一愣。
脑海中不禁浮出一个问号:“什么传闻?”
原来,吴军兵败荆州之事早已随流民、商队传到交州。
只是驻守交州的东吴诸将并不愿相信。
毕竟关羽北伐曹魏,刘备远在岐山,哪能那么容易相援。
东吴袭取荆州准备充分,考虑周祥,怎会骤然溃败至此?
可这则传闻,却如投石入湖,在交州官场激起了更大的波澜。
交州官员并非庸碌之辈。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就很容易察觉疑点:此前统领交州数十年的士家,近日常人踪影皆无,仿佛一夜销声匿迹;
与此同时,东吴派来的官员正接二连三入交,接管州中大小政事。
这般“无缝衔接”,绝非偶然。
私下里,已有官员大胆揣测:士家恐是遭了东吴的毒手,才会彻底失了踪迹。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聚集起来,要求朱桓请出士燮主持大局。
可朱桓哪里拿得出士燮?
情急之下,只能编造“士家在龙骨庙举家修仙,暂避俗务”的托词搪塞。
可士燮不在便罢,他那么多儿子竟也都不在。
这般漏洞百出的谎言,在人心惶惶的此刻,又能骗过几人?
更糟的消息还在后面:当“刘备大军已入荆州,太史慈重夺江陵”的消息传到交州时,交州四处积压的疑虑与不满纷纷爆发。
南中大姓雍闿借此时机,得入交趾郡,成为新的交趾王。
都到这种时候了,士燮竟还是没有出现。
各郡官员再也按捺不住,纷纷拥兵自立,或占城据地,或互相攻伐。
不过半月之间,山高皇帝远的交州便陷入烽火四起,人心惶惶的局面。
当下境况,孙权主要兵力,要么跟他远赴江陵,要么驻守东吴各大隘口。
留在交州的兵力并不是很多。
朱桓无奈,只能暂撤出交趾郡,合拢兵力在郁林迎候孙权。
只希望孙权彻底夺得荆州后,再派一员大将南下彻底平定交州。
然而,他没迎来孙权派来的一员大将。
迎来的却是两个狼狈不堪的败将。
潘璋与吕凯得闻交州乱局,也是满心叫苦,不知道该怎么办。
若吴主得胜,占稳荆州还好。
今吴主战败,江东威信损至新低,以其三人兵力和威信,绝难整合交州各郡。
三人围坐商议,眼下交州生乱、前路难测,思来想去,竟只有退回江东,方能再谋后续。
可转念一想,当下境况哪容得半分顺遂?
若径直东行,必经苍梧郡。
那里由刘封率军驻守,凭他们如今残兵弱旅的模样,想从城下安然通过,无异于飞蛾扑火,自寻死路。
反复斟酌后,终是定下一条迂回之路。
先往南奔合浦,再从合浦转向高凉,绕开苍梧的防区,如此方能稳妥抵达南海,再寻机会返回江东。
巧的是,这条路线正是当年孙权过交州时所走,虽说路途遥远,却胜在避开了险地,是眼下唯一可行的法子。
三将对视一眼,再无迟疑,当即传令整顿残部,按此路线启程东归。
……
另一边,赵云得诸葛调令。
从西域疾行而归,而后,赵云领两万兵马自姑臧出发,先沿河西走廊东行,经武威、张掖东出,过乌鞘岭入陇右;
再沿渭水南岸东进,避长安防区,取崤函古道南麓穿河南;
继而南下过淮河,经庐江至皖城,最终从皖口渡长江,沿南岸疾驰至江夏。
这一路山高水远,道阻且长,既有秦岭的崇山峻岭、淮河的汹涌波涛,更有曹魏防区的明暗哨探,行军艰难险阻重重。
可诸葛亮给赵云的军令字字千钧:“务必快马加鞭,驰援张飞部。”
临行前,诸葛亮还特意叮嘱,若途中遇见旗号为“司马”的魏军,无论对方兵力多寡,俱不可与之交锋,只需设法避其锋芒。
若张飞军被其所陷,方可迎面攻之,可解张飞之围。
另外,万不可去夺司马粮草。
其用兵诡谲,必以粮草为诱。
赵云谨记于心,一路惦念张飞安危,疾驰不停。
幸运的是,这一路都未遇见曹军阻拦。
或许,当下曹军主要的兵力是用来防守,似并未出南下进攻之师。
然而,近至濡须关时,却偶遇一支驻扎于此的魏军部队。
玄色的“魏”字大旗猎猎作响,身后的军卒装备精良。
但细细观之,军卒年轻者居多,阵列并不十分齐整,仿似新兵。
此时正驻扎在赵云东行的必经之路上。
赵云大惊,遂望向将旗。
为首将旗乃是一个大大的“赵”字!
竟是本家!
赵云放了心,这不是“司马”大旗,那就不用担心了。
遂问其麾下副将夏侯兰:“此为何人部队?”
夏侯兰观察了片刻,朗言道:“此为曹魏大将赵俨之将旗。”
“赵俨……”
赵云亦听闻过此人大名。
曹魏军中善统兵的宿将,早年随曹操平定荆州,后常镇一方,最擅调度诸军、稳固防线,甚为强悍。
眼下他领兵驻于濡须关,到底为何意?
“将军,今当如何?”
“唉,别无他法……”
赵云眉头深锁,面露难色。
东行接应翼德,此道乃必经之路。
既遇魏军驻守,纵是强敌,也唯有拼尽全力将其击溃,方能从容过境。
遂挥令旗,沉声喝道:“列阵!进击!”
麾下将士得令,当即整肃阵型,挺枪执刃,与赵云一并朝赵俨所部杀奔而去。
……
此时赵俨过江驻扎,乃奉曹丕之命,来接应司马懿。
可未曾想,尚未等来司马懿,竟得遇赵云大军。
见赵云军呼啸而下,赵俨急命麾下列阵迎敌。
可麾下兵士多是临时抽调的戍卒,尚未磨合纯熟,阵型刚布到一半,赵云麾下的先锋骑兵已如利刃般冲破阵脚。
赵云银枪在手,一马当先,枪尖扫处,魏军甲胄纷飞;
身后将士紧随其后,刀光剑影间,魏军阵形瞬间溃散。
不过半个时辰,赵俨所部便已丢盔弃甲,哭喊声、求饶声不绝于耳。
赵俨见大势已去,只得带着残兵沿江逃窜,却被赵云带兵追上,一枪毙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