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正站在武德殿的玉堆前。满殿的玉石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却照不进他心里的阴霾。心腹昨天回报,薛玖的屯田账目清清楚楚,商队往来也规规矩矩,找不到任何错处。
“看来,这昆冈玉,还得让他继续送下去。”长孙无忌低声自语,语气复杂。他知道,只要薛玖还在往长安送玉,只要西域还在大唐的版图上,他就动不了他。可看着这些越来越多的玉石,他又忍不住担心,这柄藏在西域的利剑,终有一天会再次出鞘,就是不知道刺向哪里。
也不怪他担心,手握二十多万大军,还有诸多青壮,何况那些士兵,还不是中原府兵,忠诚度就难以保证了。
李世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很快他就打消了念头,管控混合兵马的人,主体框架是执失思力部落,统兵的将领,也换成了李靖,程咬金,尉迟恭等人的儿子,薛家的人更多是治理地方,这让他如何不安心。
改西域为安西都护府,加封薛玖为安西都护府都督,郭孝恪为副都督,之后李世民就没有再做调整,反而把任免权利,下放给了薛玖。
草原重新规划为安北都护府,用官员带领一些小部落,建立完全属于大唐的牧场和马场。
整个草原,划分为二十四个牧场,两个马场;计划修建四座城池,时间为十年。
五年计划,十年计划,这也是从薛玖身上学到的,李世民觉得很有用。先制定一个计划,然后每年只需要微调就行。
地方官员也是如此,李世民下旨,每个州县,都要制定一个五年计划,一但做不到,就要问责。
此时李世民,手里就拿着一份,安西都护府五年计划。
武德殿外面大雪纷飞,却难以让李世民火热的心冷静下来。
用时一年,吞并了西域大大小小十六个小国,虽然大多数小国,其实还不如突厥一个部落。
按照薛玖的计划,西域只保留八万兵马,其中两万府兵,六万混合兵马。这六万兵马,其中三万坐镇各城,还要参与耕种,另外三万,则会在明年开春后,平定葱岭那上面的部落,随后习惯高原的气候,五年后用来征服吐蕃高原。
这五年时间,西域将会把人口集中在伊吾等土地肥沃的地方,进行耕种,为西域打下发展的基础,也为下一次出征,积蓄粮食。
五年积蓄,下一次出征西方,彻底征服西突厥和萨珊王朝。到时候不需要动用朝廷的粮食。
李世民如今不但知道,萨珊王朝是一个不比大唐小的帝国,还有一份西方各国的分布图。虽然极其简陋,但是也知道了,外面的世界非常广阔,只是因为距离太远,所以对那些大国家,没有直接碰撞。
也正因为如此,李世民下定决心,支持薛玖的计划,更何况西域已经属于大唐,本身就得治理,而治理地方,有谁比薛玖更合适呢?
就连薛玖的弟弟,薛初一在草原上,也做得极为出色,第一座城池的外墙,已经完工,土地也开垦了不少,虽然没有种植粮食,但是棉花收入不少,明年就能反哺朝廷。
在薛玖计划中,西域将会以葡萄,棉花和小麦为主,辅以其它蔬菜瓜果。
把西域建设成为一个巨大的贺兰州,这是薛玖的计划,也是他为李世民规划的蓝图。
碎叶城将会扩建成一座小城,加上于阗,龟兹,高昌,伊吾,焉耆,构成安西都护府六个重要的地段,依托这六个地方,大量的开荒种植。
放牧也不会停下,不过放牧的地点,将改在葱岭和碎叶城,其它地方,以后将不会放牧,用以保护西域水土。
薛玖见到了水面辽阔的罗布泊,他可不想这里,成为以后那个小湖泊。
如今的罗布泊叫蒲昌海、纳缚波、盐泽。虽然属于盐碱地,但是野草茂盛,飞鸟成群,湖泊里面鱼也不少,还有部落在这里以放牧和捕鱼为生。
当然,现在这些部落,全部搬迁走了,只留下一支大唐的兵马,把守这个交通要道。
捕鱼还是要捕鱼的,只不过以后成了大唐的鱼塘,这里也只是安西都护府与关中的一个中转站。
其实守住罗布泊和碎叶城,葱岭,伊吾这四个地方,就把安西都护府,封锁在这个大盆地之中,简直就像蜀中一般。
蜀中被称为天府之国,一是有大秦修建的都江堰,让岷江灌溉了半个川西平原,二是因为这里是个大盆地,只要守住交通要道,外面的战争,就不容易波及到。
西域其实有些类似,只不过以前小国太多,大大小小的战争和吞并行动,就没有停止过。
如今被捏成一个整体,自然就能发挥巨大的潜力。
别看这里沙漠与戈壁占据很大一部分,但是这里有昆仑山和天山山脉,两个大山脉环抱这个盆地,水资源是不缺的。
如此一个相对封闭的盆地,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薛玖相信,大自然会逐渐的修复土地,让沙漠变小,甚至消失。
当然,这个时间太漫长,变数太大,所以最好能人工推动。
禁止在指定地方之外的地方,砍伐和放牧,这是安西都护府最新的命令。只能去昆仑山和天山山脉砍树,盆地里面要种树,尤其是靠近沙漠的地方。
治理沙漠,只是薛玖给所有文官下达的一个思考题,他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管。
虽然不能治理,但是可以防止沙漠继续扩散,所以在秋收之后,他让人烧制陶器,收集树种,等到开春之后,就会在接近沙漠的地方种树。
现在没有那个条件去沙漠里面种树,但是可以在还没有沙化的土地上种植啊!构建一道道树木屏障,这是薛玖给西域官员下达的命令,并且竖起六座石碑。
石碑的一面刻着种树的缘由,另外一面则刻着两排大字:“推动种树,功在千秋;胡乱砍伐,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