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璟煜被禁足的消息,不到半日便传遍了京城。
可太子府的庭院里,却一派闲适 —— 顾念雪坐在藤椅上,手里捏着蜜饯,正低头看着话本子。
萧承胤放下手中的书卷,小眉头皱得像个小大人,凑到顾念雪身边:
“阿娘,阿爹是不是做错事了?皇爷爷才这么生气,要把爹爹关在家里?”
顾念雪放下话本,伸手摸了摸他的头,眼底满是温柔:
“阿爹没有做错事,他只是累了,想歇一歇。我们去找爹爹玩儿好不好?”
“好呀好呀!”
萧南汐立马从秋千上跳下来,小跑到顾念雪身边,晃着她的胳膊,“溪儿昨天跟乐师学了一首新曲子,正好弹给阿爹听!”
这一个月的禁足,于萧璟煜而言,竟是这些年难得的清闲时光。
从前他总被朝堂琐事绊着,如今却能晨起陪顾念雪和孩子们一同用早膳,听儿子诵书、听女儿弹琴;
午后陪顾念雪在廊下喝茶下棋,看她对着花草摆弄园艺;傍晚还能牵着顾念雪的手,坐在屋顶看夕阳。
这日傍晚,顾念雪靠在萧璟煜怀里,指尖拨弄着他衣摆上的纹路,笑着打趣:
“父皇为了劝你回心转意,这几日让六部尚书、御史台的大人轮着来,说客都快把门槛踏破了,你倒好,半点不动摇,怕是要把父皇气坏了。”
“无妨,”
萧璟煜低头,在她发顶印下一个轻吻,语气带着笃定,“父皇的性子你还不清楚么,来的快去的也快,况且,我都给他找好接手的人了,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母后今日也来找过我了。” 顾念雪抬眸看他,眼底带着笑意,“想让我劝劝你,说万历不能没有你。”
萧璟煜勾了勾唇角,语气带着几分调侃:
“母后与父皇别扭了这么多年,没成想在这件事上,倒达成一条战线了?”
顾念雪沉默片刻,轻声问:
“阿煜,你会后悔吗?”
放弃太子之位,放弃这万里江山。
萧璟煜抬手替她理了理鬓边的碎发,指尖描摹着她的眉眼,神色温柔缱绻:
“当然后悔······”
见顾念雪眼神微顿,他又勾着唇角补充,“我后悔没有早些做这个决定,不然这个时候,我们早该坐在雪山之巅,看日落染红河川了。”
顾念雪闻言,眉眼瞬间弯成了月牙,仰头在他唇上亲了一口,双手紧紧环住他的腰身。
晚风吹过庭院,带着花草的清香,连空气里都漫着幸福的味道。
——
禁足期结束的那天,宣璟帝下旨召萧璟煜入宫。
殿内檀香袅袅,宣璟帝坐在龙椅上,神色比一个月前平和了许多,但眼底依旧带着几分审视。
萧璟煜走进殿中,屈膝行礼:
“儿臣参见父皇。”
“起来吧。” 宣璟帝挥了挥手,“这一个月,你想清楚了吗?”
萧璟煜起身,站在殿中,目光平静地看着宣璟帝:
“儿臣心意未改,恳请父皇废黜儿臣太子之位,立八弟璟弘为储君。”
宣璟帝看着他,沉默了许久。
终于,他缓缓开口:
“你可知,辞掉太子之位,意味着会失去什么?”
他将失去至高无上的权力,失去掌控天下的机会,甚至可能失去朝臣的拥护。
“儿臣知道。” 萧璟煜点头,语气坦然,“但儿臣所求,从不是这些。”
宣璟帝重重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无奈:
“你这性子,真是跟你母妃一模一样,固执得很。罢了,强扭的瓜不甜,朕也不强求你,但朕有一个条件。”
萧璟煜心中一动,“父皇请讲。”
“你不愿担太子之位,朕便封你为摄政王。” 宣璟帝的声音陡然严肃,
“待璟弘登基后,你需辅佐他直至他成年。在此期间,朝中大小事务,你需与他一同商议,帮他稳定朝局,培养治国能力。这是朕的底线!你若不答应,此事便休要再提!”
萧璟煜闻言,心中暗道一声 “老狐狸”!
但相比太子之位的束缚,摄政王的担子已轻了许多,等璟弘及冠亲政,他便能彻底脱身。
这样的结果,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屈膝跪下,恭敬地说:
“儿臣遵旨。谢父皇成全。”
宣璟帝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无奈,有不舍,也有欣慰:
“起来吧。煜儿,朕希望你记住,无论何时,都不能忘了自己肩上的责任。”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几日后,宣璟帝下旨,废黜萧璟煜太子之位,封其为摄政王,赐食邑万户;
同时,立八皇子萧璟弘为太子,择日举行册封大典。
旨意下达,朝野震动,却也无人敢有异议。
万历四十三年,时光荏苒。
宣璟帝驾崩,太子萧璟弘登基,改年号为泰昌。
萧璟煜以摄政王之名,辅佐新帝。
泰昌三年春,早朝时分。
文觐殿内,文武百官按品阶肃立,可辰时已过三刻,本该站在新帝身侧的摄政王,却迟迟未现。
户部尚书悄悄抬眼,瞥了眼龙椅上尚显青涩的泰昌帝,又飞快低下头 —— 自新帝登基,摄政王虽不居太子之位,却始终是朝堂的定海神针,这般无故缺席早朝,还是头一遭。
“咳咳。”
御史大夫李大人清了清嗓子,往前半步,躬身道:“陛下,辰时已过,摄政王尚未入宫,是否需派人去摄政王府询问一二?”
泰昌帝放下手中的奏折,眼底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却还是故作严肃地沉吟片刻:
“不必了。昨日摄政王与朕提及,摄政王妃近日身子不适,他要留府照拂,暂不入宫了。”
这话一出,殿内众臣心里顿时明了 —— 哪是什么身子不适,分明是摄政王又想借着由头,多陪王妃去了。
顾衡远站在列中,唇角悄悄勾起一抹笑意,暗自腹诽:
这对小夫妻,成婚这么多年,还是这般不愿被朝堂琐事绊着,时刻惦记着逃离京城寻逍遥。
山林深处,一座恢宏却不失雅致的宅院正卧在青山绿水间。
晨雾尚未散尽,厨房里已升起袅袅炊烟,顺着微风飘向庭院。
亭台楼阁依水而建,曲桥回廊绕着莲池,锦鲤在水中自在游弋,每一处景致都透着精心打理的细腻,既有世家宅院的气派,又藏着山野生活的雅致。
宅子外墙下种满了顾念雪偏爱的花草,春日里桃花灼灼、海棠艳艳,夏日有月季攀墙、栀子飘香,秋日金桂满院,冬日寒梅映雪,四季皆有好景。
后院辟出一片竹林,青竹挺拔,风过叶响,竹林旁的练武场铺着平整的青石,是萧璟煜每日练剑的地方;
前院则立着一棵老槐树,树干粗壮得需两人合抱,枝叶如伞盖般撑开,树下架着两架秋千,绳上还挂着孩子们亲手所制的小香囊。
每日清晨,天刚擦亮,顾念雪便会带着侍女去庭院里打理花草。
不远处的练武场里,萧璟煜正身着玄色劲装练剑 ——
剑光如练,划破晨雾,每一招每一式都还带着当年征战沙场的凌厉,却又因岁月沉淀,多了几分收放自如的沉稳。
待剑穗归鞘,萧璟煜便会缓步走到顾念雪身边,自然地接过她手中的剪刀,替她修剪高处的花枝。
偶尔趁她专注看花时,他会俯身凑到她耳边,低声说些诸如 “今日的海棠,不如你好看” 之类的话,惹得顾念雪脸颊微红,伸手轻轻拍开他的手,眼底却盛着化不开的笑意。
不一会儿,院外传来脚步声 ——
已长成少年的萧承胤捧着书卷,坐在槐树下的石凳上静静阅读,偶尔抬眼,看着妹妹萧南汐在秋千上荡得老高,银铃般的笑声随着风飘远,穿过竹林,漫过庭院,传遍了整个清净的山林。
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下点点碎金,落在相拥的两人身上,落在读书的少年肩头,落在荡着秋千的少女发间。
岁月静好,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