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跑下来,胡步云总算琢磨出点味道。沿海地区连续几年出现用工荒,且越来越严重。一方面是沿海招不到工,另一方面内地的劳动力转移也存在诸多困难。
工厂老板觉得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已经不堪重负,而工人嫌钱少活累。
产业转移,对东江这类沿海省份,就是甩掉那些费人工、利润薄的包袱,腾出地方搞更赚钱的买卖。对中西部,则是送上门的发展机会,能解决就业、拉动经济。
但胡步云心里清楚,这“接盘”不是简单的搬家游戏。他想起当初在建安市,杨建兴和孟长江搞经开区扩容,就是饥不择食引进的那些高污染、高能耗、产能重复的企业,最后烂摊子还得政府擦屁股。
产业转移,绝不能变成沿海把“垃圾”扔给兄弟省份那么简单。关键是怎么转?转哪些?转过去能不能活?这才是真本事。
他们在花城工作了差不多一个月,下一站要去陵江省。
离开花城的前一天晚上,胡步云去了一趟章秋水家。他是在天黑之后,被一辆黑色奔驰轿车,从一家商场的地下车库接走的。一开始他是约张雷和乔飞白到酒店附近逛商场,逛到一半的时候,他突然说肚子有点不舒服,要去附近买点药,让张雷二人继续逛。
到了章家,胡步云连连道歉:“我来花城一个月了,一直没来看望二老,是我不懂礼数。您二老随便怪罪,我没二话。”
黄瑛心疼地看着胡步云,“这才多久没见啊,你咋就瘦成这样了?是不是去了京都,吃住都不习惯?”
胡步云知道,自己不仅没瘦,还胖了一点。但他也只能顺着黄瑛的话往下说。“您放心,都还习惯。我这人和别人相反,忙起来就发胖,闲下来就瘦。”
章秋水沉吟着道:“谨慎一点没坏处,你就是不来家里,也没人怪你。现在在京都也挺好,不用抛头露面。别看明面上很多事已经尘埃落定了,实际上还有人盯着呢,还是低调一点好。不过也不必杯弓蛇影,我会处理干净。”
胡步云看着章秋水,心里很是复杂。“爸,谢谢您。给您添麻烦了。”
章秋水淡淡一笑,“我糟老头子一个了,还能活几年啊。谁叫你和我章家有缘呢,以前有宋家老爷子在,有老钱在,我可以放手不管,现在他们都不在了,我不替你排雷谁替你排雷?”
黄瑛则是叹了一口气说:“你那个女儿应该要上高中了吧?”
胡步云知道黄瑛话里有话,苦笑着道:“国内上高中卷得很,孩子也累,她妈妈准备带她去漂亮国。”
黄瑛眼里闪过一抹不易觉察的亮色,“那你……以后就一个人?这哪成啊,你还这么年轻,总得有个家呀。你看你有什么条件,我帮你注意着点,有合适的我给你介绍一个。”
胡步云连忙摆手,“妈,您就别为我操心了,我哪有那心思啊。您二老是知道的,当初静宜非逼着我离婚,找了一大堆理由,最后还把那个洪泰搬出来当挡箭牌,我是不愿意离的,但当时那种状况,也是怕连累到静宜和您二老,迫不得已才离了。后来才知道静宜是因为不能生孩子才要和我离婚,她傻不傻啊,现在一切都稳定下来了,我工作也没那么忙了,想和静宜坐下来好好聊聊,看能不能复婚。只是,我现在想见她一面很难,她是有意躲着我。”
这正是黄瑛想听得到的答案,忙说:“静宜这孩子打小就有主见,啥事都想自己做主,离婚的事我们也拦过,可拦不住啊。她觉得不能为你生个孩子,这辈子都亏欠你。你愿意复婚的话,那就和她好好聊聊,我和你爸也劝劝。不管怎么说,我们章家只认你这个女婿,只要我活着,就只能你能进我家的门。”
和黄瑛相比,章秋水的态度就迷糊了许多,他淡淡说道:“复不复婚的,还是要看缘分,也不必急于这一时。”
胡步云点点头,“爸,我明白。”
胡步云是理解章秋水的,章秋水的考虑要比黄瑛深远得多,胡步云和章静宜婚姻关系背后的成因的复杂也不是黄瑛这个家庭主妇能想象的。章秋水可以不遗余力地帮助胡步云,但他也决不能允许胡步云的事真的牵连到自己的独生女儿。
其实到底复不复婚,章秋水和黄瑛说了都不算,关键还是要看章静宜自己怎么决定。胡步云之所以来这一趟,说这一番话,也只是想向章家表明自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