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造反,简直是一个愚蠢到不能再愚蠢的决定。
大唐正值春秋鼎盛,李世民的文治武功也即将到达巅峰。
国库里藏着大把的钱财,都不知道怎么花。
整个大唐近百万的将士,整天闲的难受,就盼着有仗打,好立军功。
在这种情况下造反,简直就是上赶着给将门的老帅们送功劳。
在这种情况之下,李道素造反,就有些不同寻常了。
要知道,李道素不仅仅是竞陵郡王,还是江夏郡王的亲弟弟。
李道宗手握重兵,是如今皇族之中为数不多掌握军权的王爷,而且深受李世民的信任。
谁都看得出来,皇帝只是象征性的惩罚一下他而已,用不了多长时间,还会把郡王的爵位还给他。
这种事情,说到底跟李道宗没什么关系。
想当初长乐王李幼良造反的时候,也没见新兴郡王李德良被论罪,最多就是被召进宫里骂了几句。
有李道宗的面子在,老帅们也不好意思把李道素造反当成一件军功来拿。
要是真把李道素给弄死,反倒会跟李道宗交恶。
李道宗在将门之中的人缘不错,跟秦琼、李积等人都交好,真要是交恶了,以后朝堂上的事情就更难办了,多少有些得不偿失。
况且,背后一定有猫腻!
就算李道素的脑子里生了疮,也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之下造反。
他又不是不知道大唐的实力,这跟找死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所以,柳叶需要搞清楚李道素的情况。
“我这个兄弟啊,自小就是个敦厚的人,说话都不敢大声,唯一的缺点就是没什么主见,耳根子软。”
李道宗的语气里满是无奈。
“再加上他那个越老越不懂人事的王妃,整天在旁边进谗言,说什么要是再不争一争,以后他们家就只能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搞得道素越来越没有主见,连家里的事情,都要听王妃的。”
“我早就劝过他,让他离王妃远一点,可他就是不听,还说我多管闲事。”
“现在倒好,闯出这么大的祸来!”
“我看呀,他这次八成是被人忽悠了,说不定还是被王妃和她背后的人给忽悠的!”
柳叶的嘴角抽搐了几下。
李家没有蠢货,就算是李神通那种打一仗输一仗的货色,都藏着一肚子的鬼心眼,知道什么时候该争,什么时候该退。
没想到,李道素竟然是皇族之中为数不多的实诚人...
而这个实诚人,还偏偏就造反了,这要是说出去,恐怕没人会信。
“你觉得,李道素被人挟持的可能性有多大?”
柳叶看着李道宗,眼神很严肃。
“比如,他的家人被人控制了,或者他被人下了药,神志不清?”
李道宗陷入沉思之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他也觉得很不对劲!
按理说,他那兄弟就算再老实敦厚,也没有到闲着没事造反玩的地步。
就算有人进谗言,也不可能会听,除非...
除非他有不得不反的理由。
“他被人挟持起来的可能性很大!”
李道宗猛地抬起头,眼神里闪过一丝光亮。
柳叶点点头,心里的猜测也得到了印证。
“多半跟卢氏有关,你们这些将门之中的老帅,一个个手握重兵,而且在朝中还有数不清的朋友,卢氏不敢拿你们怎么样。”
“反倒是李道素,空有一个爵位,帮着大唐帝国镇守边关,手里还没有什么兵权,想要拿捏他易如反掌。卢氏只要稍微用点手段,就能让他乖乖听话。”
李道宗一怔,很快就变得咬牙切齿,拳头攥得咯咯作响。
“卢赤松这个老王八蛋,老子现在就带兵打上门去,倒要看看他究竟怎么说,他要是敢承认是他挑唆的,老子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话虽如此,李道宗自己也觉得不现实。
不提他能不能离开江夏郡王府,就算他带着人打上门去,人家一推四五六不认账,他也没有丝毫的办法。
拿不出证据来,说什么都是废话!
反而会被卢氏反咬一口,说他诬陷世家,意图挑起朝堂动乱,到时候,他的罪名只会更重。
而且,距离实在是太远了。
陇右离长安有好几千里路,就算他派人去陇右查明真相,一来一回也得一个多月。
时间也来不及,朝廷的大军已经在准备了,说不定过几天就会出发。
一旦朝廷的大军出发,他那可怜的兄弟,除了死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造反是灭族的大罪,就算李世民想饶他,文官们也不会答应。
想想都觉得惨!
李道宗的眼睛红了。
“想点切实际的办法吧...就算你真带人打上门去,人家也有一百种办法搪塞你!”
“咱们现在最缺的就是证据,只要能找到卢氏挑唆李道素造反的证据,就能还道素一个清白!”
柳叶安抚了李道宗几句,心中觉得还是要想办法查清楚这件事。
不管怎么说,李道素造反,都对柳家的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商路被截断,损失的银子可不是小数目,而且西征军的物资也受到了影响,要是耽误了西征的大事,柳家之前的投入就都白费了。
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策。
能不动兵,就尽量不动兵,一旦开战,受苦的还是老百姓,而且还会给卢氏可乘之机。
卢氏说不定就盼着大唐内乱,好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
柳叶又跟李道宗了解了他那个倒霉蛋兄弟的一些情况,包括李道素身边的亲信,最近见过哪些人,还有王妃的家世背景。
聊着聊着,李道宗突然提到:“道素的王妃,是博陵崔氏的人,而且还是长房主脉的女儿,当年他们成婚的时候,博陵崔氏还特意派了不少人来祝贺,场面搞得很大。”
柳叶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要知道,范阳卢氏和博陵崔氏乃是世代姻亲,虽然姓氏不一样,但论起血缘关系,恐怕比赵郡李氏和李世民他们家所在的陇西李氏还要近!
卢家的不少子弟,都娶了崔家的女儿,崔家的子弟,也有不少娶了卢家的女儿。
两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关系好得像一家人似的。
按理说,既然李道素是李道宗的兄弟,就该知道他哥在朝堂之上的立场。
李道宗跟柳家交好,而柳家跟卢家是死对头,所以李道宗肯定是要跟卢家对着干的。
既然如此!
就算李道素再老实憨厚,也会对卢氏有所防范,不会轻易跟卢氏的人往来。
可是博陵崔氏不一样,李道素的王妃就是博陵崔氏之人,而且属于长房主脉,在崔家的地位很高,如果博陵崔氏出面忽悠他,估计一忽悠一个准...
李道素本来就没什么主见,再加上王妃在旁边吹枕边风,很容易就会被说动。
“你是说,是崔氏下的毒手?!”
李道宗双眉倒竖,眼睛里都快冒出火来了。
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因为动作太急,椅子都被带倒了。
“我就说那个女人不是什么好东西!整天在道素耳边说些有的没的,原来她是卢氏的帮凶!我要是能出去,非得把她抓起来,好好审问不可!”
“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不过确实是可能性最大的原因。”
“我建议你查一查博陵崔氏近期的人员往来,尤其是从长安城这边前往陇右的人,比如崔家的子弟,亲信,或者跟王妃有关系的人。”
“我想,应该能够查到一些结果...”
“说不定,就能找到崔氏跟李道素联系的证据。”
……
柳叶也不敢笃定自己的猜想究竟准不准,不过既然是可能性最大的原因,查一查又没有坏处。
反正用不着柳叶亲自动手...
虽说李道宗被圈禁在家,他好歹是一位实权派王爷,手底下能人异士无数,查个人往来,还是很容易的。
当天晚上,柳叶就收到了来自李道宗的书信。
柳叶看着上面的内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果然是博陵崔氏!”
看到书信上的内容,柳叶完全可以断定,李道素之所以造反,就是博陵崔氏在幕后推波助澜,甚至于,李道素已经被博陵崔氏的人架空了手里的权力。
既然查清楚了,那反而好办了。
柳叶立刻让人去把许敬宗叫了过来,许敬宗最擅长处理这类的事情。
许敬宗很快就来了,他穿着一身青色的长衫,手里还拿着一本刚整理好的账本,看到柳叶手里的密信,就知道有重要的事情,赶紧把账本放在一边,问道:“公子,是不是查到什么了?”
柳叶把具体的情况跟他一说,包括博陵崔氏的事情,还有崔氏跟卢氏的关系。
许敬宗想了想,很快就有了主意。
“可以飞鸽传书,让咱家在玉门关的人,尽快派人去陇右,找到李道素!”
“除此之外,还要收集博陵崔氏的罪证!”
“要打就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必须要在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拿到切实的证据。”
“当然,也需要派人挑唆一下,卢氏和崔氏之间的矛盾,比如,散布谣言,就说崔氏想独占功劳,打算把所有的罪责都推给卢氏,让他们互相猜忌,这样他们就没有心思对付咱们了!”
“公子不必烦心,这件事由我老许牵头去干,保证办得妥妥当当的,不会出任何差错!”
许敬宗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离开柳叶的书房之后,立刻着手布置。
他先让人去后院的鸽房,挑选了几只飞得最快的信鸽,让信使写下密信,绑在信鸽的腿上,趁着月黑风高,悄然间朝着陇右和玉门关的方向飞去。
然后,他又召集了一大批人手,让他们乔装成小商小贩的样子,在长安城之中散布谣言,专门挑那些卢氏和崔氏的人经常出没的地方。
都布置完了之后,许敬宗回来找柳叶复命。
这老小子嘿嘿坏笑着,脸上满是得意,“公子,您就瞧着吧,最迟明天下午,咱们的布置就该见效了!”
“那些谣言用不了一天,就能传到卢家和崔家的耳朵里,到时候,他们肯定会互相怀疑,乱作一团!”
“玉门关的人收到信之后,也会尽快行动,用不了十天,就能把李道素救出来!”
柳叶点了点头,看着窗外的夜色,眼神里带着几分冷色。
卢氏和崔氏想搞事,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这一次,他要让这两家知道,惹到柳家,是要付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