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陵郡王李道素造反,很快就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首当其冲的,是长安城目前的局面。
原本就紧张的朝堂,现在更是乱成了一锅粥,文官们借着李道素谋反的由头,又开始攻击武官,说武官监管不力。
跟柳家关系不错的江夏郡王李道宗,已经受到了牵连。
不光爵位从郡王降到了国公,还被剥夺了所有的兵权,连十二卫的指挥权都被收了回去,甚至已经被软禁在府里,门口站满了金吾卫,没有皇帝的命令,不允许踏出府门一步。
其次,是柳家在陇右的商路,已经被彻底截断。
柳家在陇右有好几条商路,专门运输西域的羊毛和丝绸,现在李道素控制了陇右七州,商队根本无法通行,好几批准备运往长安的羊毛,都被李道素的人扣在了半路。
尤其是运输羊毛的渠道,短时间内怕是难以恢复。
最后,则是将门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李道宗平日里跟那些老帅们走的就很近,因为他本就是老帅之中的一员。
早年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立下过不少战功。
这等同于是,又给了那些文官攻击老帅们一个绝好的理由。
波及到的,已经不仅仅是程咬金和尉迟恭了,几乎所有的老帅,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弹劾。
秦琼因为身体不好,在家休养,都有人弹劾他装病避事,对皇族谋反视而不见。
甚至有人,怀疑起了西征军的目的!
说西征军名义上是去西域征讨突厥,实际上是为了跟李道素汇合,一起谋反...
这话传到李世民耳朵里,气得李世民当场就把茶杯摔了。
柳叶不得不承认,卢赤松这一招实在是太高明了。
一石三鸟,都不足以形容他的智慧。
既打击了皇族,又打压了将门,还截断了柳家的商路。
看似牵连极大,可偏偏从表面上看起来,跟他卢家没有任何关系!
不管怎么说,李道素谋反,都是皇族内部的事。
文官弹劾老帅,是朝堂之争。
截断商路,是李道素的个人行为,跟卢家一点关系都没有。
老帅们刚刚参加完皇宫里的朝会,就如有默契一般的来到竹叶轩总行。
竹叶轩总行的大厅里,原本还坐着不少算账的伙计,见老帅们来了,都识趣地退到了后堂,只留下柳叶和几个亲近的手下。
“那些文官,简直是岂有此理!竟然质疑咱们派遣西征军前往西域的目的,说什么咱们派去的西征军,有可能就是为了援助李道素去的!”
尉迟恭一进门,就气得拍了桌子,桌上的茶杯都被震得跳了起来。
“老子当年跟着陛下打天下的时候,那些文官还不知道在哪喝奶呢!现在竟然敢这么污蔑咱们!”
“就是!这些该死的家伙,要是找到机会,老子非得一个个的折磨死他们不可!”
“还有人主张,截断西征军的粮草,不允许咱们再对西征军有任何的支持!这不是明摆着让西征军的弟兄们去送死吗?!”
“西征军的弟兄们在边关受苦,他们在京城里舒舒服服的,还敢说这种屁话!”
秦琼也来了,他的身体状况已经恢复到了去年夏天的水平,虽然依旧耐不得冷热,却已经不影响出行。
他坐在椅子上,咳嗽了几声,语气里也带着几分怒气。
“这些蠢货,西征军前往西域,跟李道素造反有个屁的关系!”
看着义愤填膺的老帅们,柳叶眉头紧皱。
当前最要紧的是,保证西征军的物资供应。
李积他们都在西征军之中,朝堂之上对他们的攻讦再厉害,一时之间也不会对他们造成太大的影响。
柳叶最担心的是,那些文官强行截断物资供应渠道。
西征军的粮草、武器,大部分都是由柳家提供,再通过朝廷的官道运往西域。
要是文官们以防止物资落入叛军手中为由,下令关闭官道,那么,西征军就真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卢赤松这一手实在是太毒,直接打在了柳叶的命脉之上。
柳家虽然有钱,可要是官道被封,物资运不出去,再多的钱也没用。
西征军虽然能打,可要是没有粮草和武器,再能打的军队也会垮掉。
秦琼重重的咳嗽几声,喝止了众人的争吵:“安静!现在吵也没用,最要紧的是想个办法,保证西征军的物资供应!”
“卢氏在西征军抵达玉门关的时机,挑唆李道素造反,分明是早有预谋!”
“他们就是想让咱们首尾不能相顾,一边要应对长安的弹劾,一边要担心西征军的物资,说不定还在暗中盯着柳家的商队!”
“咱们不要乱,乱则生变!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冷静,要是咱们自己先乱了阵脚,反而中了卢氏的计!”
老帅们强压下心头的火气,耐着性子商量着,该如何保证物资供应。
兵权掌握在他们的手里,可物资供应,向来都是由文官来操持。
官道的管理,驿站的调度,都是文官负责。
就算这一次西征军的所有物资,都是柳家来出,甚至于物资都由柳家的商队,和一部分火凤社的民夫来押送,但地方上的官道,都由文官来把持着,想要通过那些官道,一路抵达玉门关,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商量了半天,众人也没商量出个结果来。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柳叶当机立断道:“暂时停下西征军的物资供应!”
众人愕然变色!
尉迟恭第一个跳了起来。
“柳叶!你疯了?难不成你想让西征军的兄弟们活活饿死吗?!没有物资,那还打个屁的仗!”
“就是!柳叶,你没有带过兵,不清楚物资的重要性!”
张士贵也跟着说道,语气里满是不满。
“如果物资匮乏的话,西征军极有可能不战而败,到时候,不光弟兄们会送命,咱们将门的脸,也会被丢尽!”
其他老帅也纷纷附和,都觉得柳叶这个决定太荒唐了。
秦琼却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他看着柳叶,眼神里带着几分信任。
“柳叶,你有什么办法?你不是那种会拿弟兄们性命开玩笑的人,既然你这么说,肯定有后手。”
柳叶皱着眉头说道:“早在西征军出发之前,我就已经为物资补给预备了后手,我在西域的龟兹、于阗等国,都储存了一批物资,就算没有中原送过去的物资,我在西域的布置,也足够西征军短时间内的供应,不过时间不可能太长,最多只能支撑三个月。”
老帅们这才松了一口气,脸上的怒气也消了不少。
西征军已经抵达玉门关了,下一步,就是出关踏入西域的境内。
没有物资,别说是远在长安城的他们,就算是身处在西征军中的程咬金和李积等人,也不可能允许西征军踏出玉门关一步。
可是再耽搁下去,天就要暖和了。
在正常情况下,天气暖和当然是最佳的进攻时间,将士们不用考虑苦寒的气候,会为战争带来怎样的影响。
可是西域的夏天很短,短的令人发指!
满打满算,也就三个月!
就算是五月份入夏,最多到了八月底,西域高海拔的地方就开始下雪了。
要是再晚,赶上数九寒冬,别说打仗了,能不能活下来都是问题。
以前朝廷派兵攻打西域的时候,都是冬天出发,等到了开春的时候,刚好可以赶到西域
就算战争胶着几个月,也不会对局势造成太大的影响。
有物资就好说了,至少能够让西征军尽快离开玉门关,趁着夏天的时间,在西域站稳脚跟。
否则的话,就只能耽误到明年,到时候,突厥人在西域的势力只会更强,想要征讨就更难了。
“虽说你提前的布置可以解除当下的燃眉之急,可长此以往,补给线迟早断绝。”
秦琼看着柳叶,语气很严肃。
“西域的物资毕竟有限,而且采购的成本太高,长期下来,柳家也承受不起,应该想个办法,重新打通补给线,必须由中原来支持西征军的物资供应!”
柳叶淡淡的说道:“所以,我才说暂时停下物资供应,卢氏不是想让咱们乱吗?咱们偏不乱,先稳住西征军,再反过来收拾他们!”
“看来诸位要进行适当的反击了,不能总是被动挨打,文官们弹劾咱们,咱们也得拿出点本事反击回去!”
众人精神一振,眼睛都亮了起来。
尉迟恭急忙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快说!只要能收拾那些文官,我尉迟恭什么都愿意干!”
柳叶思索片刻,道:“我要先见一些人,等见完人之后,再与诸位商议...”
...
送别了老帅们之后,柳叶并没有着急去见别人。
他坐在书桌前,又把陇右的密信看了一遍,分析的前因后果,完全可以断定,李道素之所以造反,就是因为卢氏在背后撺掇。
李道素性格敦厚,没有什么野心,要是没有人挑唆,绝对不会做出谋反这种掉脑袋的事情。
他需要先对李道素这个人进行了解,包括他身边的人,最近的动向,还有他跟卢氏的联系。
解决了李道素,陇右才能安定,要是李道素一直作乱,就算物资送过去,也有可能被李道素的人截下,到时候还是白费功夫。
于是,柳叶特意去了江夏郡王府,看望李道宗。
守在江夏郡王府门口的金吾卫,都是皇帝亲自派来的,态度很坚决,不允许任何人出入,哪怕是柳叶报上名号,也被拦在了门外。
到头来,柳叶还是请了贺兰楚石出面,才成功见到李道宗。
江夏郡王府里一片冷清,院子里的落叶都没人打扫,李道宗穿着一身素色的布衣,坐在客厅里,面前摆着一杯冷掉的茶。
他看到柳叶进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吧,没想到你还会来看我这个罪臣。”
得知柳叶的来意,李道宗再也忍不住了,猛地一拍桌子,茶杯都被震倒了,茶水洒了一地。
他恨的咬牙切齿,眼睛里都布满了血丝:“这个蠢货!早知道他敢造反,当初我就应该一刀砍死他!省得现在连累这么多人!”
“他平时看着挺老实的,怎么就这么糊涂!”
“轻而易举就信了卢氏的话,以至于咱们陷入了如此被动的局面!”
“现在不光我被软禁,连老帅们都被弹劾,西征军的物资也被截断,这都是他害的!”
柳叶安抚了李道宗几句,才缓缓问道:“你这兄弟是蠢了一些,不过也未必没有挽救的余地。”
“这场战争,最好还是不要打,一旦开战,陇右的百姓肯定会遭殃,而且要是胶着个一两年,西征军前往西域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你有没有想过,李道素会不会是被人胁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