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的都很好,我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董远方合起本子,抬头看着各个常委,说道:
“一年多前,来到道口县,我先提出取信于民,开始推进十大民生工程,后来树立摘帽脱贫的目标,也就是现在我们在做的农业现代化、食品产业园扩建和乡镇企业发展,以及争取到的高铁站和机场。”
董远方停顿一下,喝口水,继续讲:
“我们所做的一切,难道就只是为了把贫困县的帽子摘掉吗?显然不是,我们是让130万道口老百姓,真真正正过上好日子,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手里有钱,家里有粮,生活便利。”
常委们听罢,赞同地点点头。
“通路,通水,通电,我觉得这是满足农村老百姓生活最基础的生活设施,不管花多少钱,不管有多困难,我们都必须要做,否则,所谓的脱贫摘帽,就是粉饰太平。”
董远方的语气渐渐严肃起来。
“很早之前我讲过,每一届政府都有每一届政府的责任与担当,我之前把脱贫摘帽作为我们这一届班子的责任,现在我还想再加一条,就是完成全县的三通工程。”
董远方算是官场的另类,其他领导,都是上面给下面施压,董远方是主动给自己加榜。
此时,会议室里异常安静,大家没有直接反对,但是也没人站出来鼎力支持。
之前农发行给了三个多亿的授信,很多不是需要道口县财政负担,即便如此,不少班子成员就担心账期偿还压力。
现在推行“三通”工程,十个亿的投资,对道口县来说更是个无底洞。
“董书记,三通工程项目投资太大,资金缺口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敲定的,看是不是缓缓再表决。”
沈佳慧这次,没有无条件的站在董远方这一边。
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里,推行这样大的投资项目,不是一个常委会能定下来的。
董远方听罢,点点头,今天他也只是跟大家通声气,十个亿的资金压力,他也需要通盘考虑。
会后,沈佳慧回到办公室,直接给周研省长汇报了一下。
“十个亿?你们道口县,现在不吃不喝五年也搞不到十个亿,并且这不是投资项目,现在这个阶段,去投资这么大的民生项目,合适吗?”
董远方身上的那股劲,周研很欣赏,但是她担心董远方这样给自己加担子,后期没法收场怎么办?
明年就换届了,难道要再困到道口县一届?
“领导,我会再劝劝董书记,但是,他一旦定下来的事,很少改变主意,所以我们也要提前做好准备。”
对于一省之长的周研,十个亿的项目也不算什么,但是她也不可能把10亿直接给一个县去搞三通工程吧?
周研没有直接给董远方打电话,还是让沈佳慧去劝一劝,别意气用事,影响接下来的路。
这半个月,董远方在田间地头,再次感受到道口县老百姓生活的不易,三通工程,不是他意气用事,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心、决定。
“济水的城市综合体难不难?布文矿务局的改制难不难?朝阳市经济开发局的搭建难不难?我董远方是怕困难的人?”
面对沈佳慧的劝说,董远方向她发出了灵魂拷问。
“沈县长,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是,现在开始推进三通工程我心已决,钱的事情,我来想办法,你们县政府必须无条件支持和落实。”
董远方第一次在沈佳慧面前如此强势,她也知道沈佳慧让他三思,是为他好,但是,“粉饰太平”的事,他做不出来。
“按照目前的脱贫标准,摘个贫困县的帽子容易,但是老百姓真正的生计,怎么办?推给下一届政府?”
难走的路,都是上坡路,董远方从来不怕路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