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先生拿着印章转了一圈,“各位直播间的粉丝们,此印章立面的四面都刻有字。
它的底面刻的“应文”二字,立面的一面刻的“建文”二字。
你们猜印章的另外三面刻的是什么字?”
泉哥吃了一颗零食,略为思考道:“这次就有点难度,那我就猜“皇帝”二字。”
唐青笑着说道:“古先生既然提议猜,那我就随便猜几个字。
之前的素绢上写着,建文帝朱允炆去过闽中和滇南。
那我就猜刻有“滇南”或者“闽中”两字。”
泉哥激动的给了自己一巴掌,“哎呀,我怎么没有想到。
唐青猜的多半是对的。”
古先生则说道:“印章剩下的三面都有字,你们可以多猜几个。
这次猜对了我给你们奖励,绝不让你们白猜。”
泉哥激动的道:“古先生,那我猜“皇帝”、“滇南”、“闽中”。”
唐青则说道:“古先生,我猜刻有“滇南”、“闽中”、“洪武三十五年”。”
【古先生,我猜“滇南”、“闽中”、“朱允炆”。】
【古先生,我猜“皇帝”、“滇南”、“闽中”。】
【古先生,我也猜“滇南”、“闽中”、“洪武三十五年”。】
【古先生,我跟他们不猜一样,我猜是一首诗,具体什么诗我就猜不到。】
古先生笑道:“在揭开谜底之前,我先给大家抽2000份奖品。”
古先生现在抽奖品都是相当顺利,也没有人再多说,都是靠运气。
一会儿奖品抽完过后,古先生就开始揭开谜底。
古先生说道:“各位,这次我就三面一起看,就看有没有人猜中。”
古先生说着翻转看印章的第一面,“滇南客!”
泉哥惊叫道:“居然刻的是“滇南客”,竟然只是一字之差。”
唐青:“确实有点失望,居然是一字之差。”
【啊......,就差一个字,我就差点得到古先生的奖品。】
【卧槽,我还以为我中了,结果差一个字,为什么我不多猜一个字?】
【你多猜一个字,你能猜到嘛?
你都跟的唐青猜的,都是人家唐青猜到的。】
古先生又翻印章的第二面道:“乾坤一粟!”
泉哥哑然道:“居然是一个成语,我看是没有人能猜到,难度太高。”
唐青:“难度确实高,几千万的在线人,都怕没有一人猜到。”
【这可不是一般的高,谁会想到朱允炆刻一个成语上去。】
【那印章最后一面,会不会也是一个成语?】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还真有可能。】
古先生拿着印章再翻一面,“落花无言!”
泉哥直接站了起来,“卧槽,又是一个成语,这谁能猜的到。”
唐青呵呵笑了几声,“确实高难度,谁会想到朱允炆会连刻两个成语在印章上。”
【玛德,我刚才还说会不会又是成语,踏马的还真是,我是一个也没猜中。】
【我怎么看评论区里,就没有一个人猜中一次。】
古先生说道:“猜字难度确实大,没有一个人猜中。
大家不要灰心,下次猜中照样有奖励。”
“下面我们来看建文帝朱允炆,他为什么要刻这些字。
我们先看“滇南客”三个字。
我个人的理解是,他刻“滇南客”,应该是以此表明自己最终栖息之地。
就像一个简单的号,隐藏了真实信息。”
泉哥急忙赞成道:“我支持古先生的看法,建文帝朱允炆看来最后就葬在滇南。”
唐青也支持道:“现在终于确认建文帝朱允炆的最终落脚点。”
【卧槽,我之前就说建文帝朱允炆埋在滇南。
你们还不相信,现在信了吧。】
【滇南那么大,即使知道建文帝朱允炆埋在滇南,也不是那么好找。】
【是啊,建文帝朱允炆想隐藏自己的身份。
他就按照平民规模埋葬,要在简直太难。】
古先生继续说道:“我们再来看“乾坤一粟”这个成语。
这个成语是源自苏轼的《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按照我的理解,此成语完美契合建文帝朱允炆从九五之尊。
然后沦为天地一粟的巨大命运转折,充满悲凉与禅意。
这个成语应该是建文帝朱允炆心境的写照。”
古先生继续说道:“而另一个成语“落花无言”。
这个成语是出自唐诗“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恰好形容建文帝朱允炆晚年看透世事、淡然处之的心境。
同时也暗喻繁华,也就是他的帝王之尊,如落花般凋零的结局。
这个成语也该是表示朱允炆心境的寄托。”
泉哥听后说道:“建文帝朱允炆把两个成语刻在印章上,确实是一种心境的安慰和寄托。
毕竟他心里有很多事情,不敢随意表露出来。
他就只有刻在印章上。”
唐青:“这是建文帝朱允炆逃亡的无奈心声。”
【主要是建文帝朱允炆的落差太大,幸好他还能适应下来。】
【他只要能够活下来,有什么不能适应的。】
古先生用手楞了楞印章的上方,“直播间的各位粉丝,印章的上方还有字。
只是字有点,肉眼看不太清楚,还得用放大镜。
我想刻的如此隐秘,应该是藏的什么秘密。”
泉哥:“看来此印章上透露的消息有点多,没想到还有隐藏文字。”
唐青:“建文帝朱允炆还是做的很小心。”
古先生直接从系统博物馆里拿出放大镜,“印章上面刻的小字还不少。
第一行小字是“洪武三十五年壬午”。
第二行小字是“遥望钟山,孤云独归。”。”
“咦,上面还有一个符号,我画出来大家看看“卍”。”
泉哥立马说道:““洪武三十五年”,知道是什么意思。
正是朱棣废除建文年号后的官方说法,知情人一看便知这是指“靖难之役”那一年。”
唐青:“我认同泉哥的说法。
那我就说对“遥望钟山,孤云独归。”的看法。
钟山是明孝陵所在地,埋葬着建文帝朱允炆祖父朱元璋。
朱允炆刻这句话,应该是表达他对祖父和往昔身份的无限怀念与哀思。
同时也暗示他自己如孤云般无依无靠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