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兵军纪废弛,疏于训练,若继续保持人数,只是空耗粮饷罢了。”
沮授点头赞同,“确实应该精简人员,严肃军纪,提高战力。”
“只是那些裁撤下来的士卒,明公打算如何安置?”
裁军,不是一件小事。
这里面涉及到的问题太多了。
最直接的,便是各个将领手中的兵权都会缩水。
若是和平之时,中央强大,自然是想裁就裁。
可如今正值乱世,谁的手里有兵,谁就有话语权。
谁的兵多,谁的话语权就大。
张新想裁西凉兵,这是在触碰西凉系将领的核心利益。
裁军的命令一旦下达,先不说郭汜、张济、樊稠这些主将,就连他们麾下的那些将校,恐怕都会有不少人心生不满。
毕竟八万人的编制压缩到一万人,肯定少不了曲长变屯长,屯长变队率,队率变什长这种事。
还有一些将校,可能会直接被清出军中。
俺们敬仰你宣威侯的名头,一矢不发,这么麻溜的投降。
结果你反手把俺们裁了,这叫什么个事儿?
这种事情一旦处理不好,那些将校为了保住他们现有的利益,聚集起来闹事,恐怕又是一场叛乱。
还有郭汜等人。
他们新降不久,张新就开始裁军,会让他们没有安全感。
人心不自安,很容易就会铤而走险。
“还能怎么处理?”
张新开口说道:“唯有屯田罢了。”
“我会在河东划出一块地来,安置他们。”
河东北临太原,过了太原,就是匈奴人的实控地盘了。
把这些人放在河东,可以很好的协助戏志才抵御匈奴。
况且当初张新撤军之时,将河东百姓带走不少,正好空出许多土地,用来安置这些西凉兵正合适。
“屯田确是良策。”
沮授微微皱眉,“可是......那些西凉兵会服管教么?”
西凉兵自董卓进京开始,就开始劫掠百姓。
数年时间下来,这些人早已习惯了没钱就抢的逻辑。
现在突然让他们老老实实的种地,恐怕很多人短时间内适应不了。
“不服就杀。”
张新冷声道:“我给他们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他们若是不要,那便去做鬼吧!”
裁军这事,张新不是没有做过。
像青州黄巾和黑山黄巾,被裁撤为民的就有不少。
可西凉兵不比黄巾。
黄巾之中,大多都是穷苦百姓,为求一口饭吃而已。
张新又是张宝的继承人和张角的女婿,有太平道这条天然纽带在,再加上分田安置,黄巾们的愿望得到满足,自然会好好过日子。
然而西凉兵劫掠成性,肯定是无法再放回民间的。
若贸然将他们散入民间,会给社会治安带来剧烈的动荡。
军中留不住,民间不能回。
就这样还不好好屯田,那就该死了。
沮授见张新早已胸有成竹,不再疑虑,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西凉军的那些将领,明公可想好如何说服他们了?”
“这就要看文和的了。”
张新看向贾诩,微微一笑。
“文和可愿为我去办此事?”
贾诩想了一会,开口问道:“不知明公想要留下多少兵马?”
“一万兵马,分为四部。”
张新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
“一部兵马,只有二千五百人......”
贾诩不敢把话说的太满,先给张新打了个预防针。
“如此大规模的裁军,郭将军他们怕是不会同意啊......”
郭汜等人在投降张新之前,个个都是统领几万大军的军阀。
一下子把他们麾下的编制压缩到一部之数,大部分人肯定无法接受。
“这不正需要文和去提点一下他们么?”
张新呵呵一笑,“文和尽管去说,成与不成,我都不会怪你。”
“诺。”
贾诩心中一凛。
张新说出这话,要么是郭汜等人不同意,他放弃裁军。
要么......
就是把郭汜等人直接裁了!
以张新想将八万人压缩到一万人的决心来看,显然不会是前者。
贾诩暗叹一声。
“希望郭将军他们不会看不清形势吧......”
“主公。”
正在此时,典韦端着饭食走了进来。
“该吃饭了。”
“好,吃饭。”
张新端起饭碗,“给公与和文和也送一份进来。”
“诺。”典韦应道。
二人连忙表示感谢。
“多谢明公。”
三人吃过午饭,忙碌起来。
尚书台的小吏不断将一箱箱的竹简搬运过来。
这些都是需要张新签字盖章才能生效的政令。
沮授和贾诩从旁辅助。
张新查阅文件,上面只要是有淳于嘉和朱儁签名的,合理的政令,他立即签字盖章,放入一个箱中,交由尚书台颁布。
若是没有二人签名,则是放入另一个箱中,让小吏带去司空府和太尉府,询问二人的意见。
至于一些不太合理的政令,他则是和沮授贾诩商议过后,直接打了回去。
李傕把持朝政之时,朝廷混乱,政务积压颇多。
不知不觉间,天色便暗了下来。
“今日就到这里吧。”
张新抬头看了看天色,站起身来,对沮授和贾诩行了一礼。
“辛苦二位了。”
“为主分忧,分内之事。”
二人连忙还礼,“明公言重了。”
“朝廷政务积压颇多,这段时间二位怕是不能得闲了。”
张新笑道:“都回去,好好歇息吧。”
“臣等多谢明公体恤。”
二人行礼告退。
待二人走后,张新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令典韦燃起烛火。
董白还得过两天才到,他下班了也不知道干啥,索性继续处理积压的政务。
过了一会,典韦再次走了进来。
“主公,蔡小姐来了。”
“哦?”
张新抬起头来,看到一道熟悉的倩影。
“子清师兄。”
蔡琰手中提着一个食盒,笑盈盈的看着张新。
“昭姬?”
张新惊喜的站起身来,“你怎么来了?”
“师兄家眷不在身边,我怕师兄无人照顾。”
蔡琰提了提手中的食盒,“特意过来给你送些吃食。”
典韦见状走出堂外,四处挥手。
走走走,都走远点。
张新朝堂外看了一眼,嘿嘿一笑。
“老师没来啊?”
“阿父处理了一天公务,有些乏累了,在家歇息呢。”
蔡琰翻了个白眼,“你想他来啊?我去叫。”
“才不想呢。”
张新见典韦已经清场完毕,伸手轻轻搂住蔡琰。
“我想你。”
“油嘴滑舌。”
蔡琰挣脱开来,看向张新位子旁堆积如山的竹简,眼中闪过一丝心疼。
“我方才问过典将军了,他说你还没吃饭呢。”
蔡琰上前,将食盒放在案上,拿出里面的饭菜。
“知道你忧心国事,可再怎么说,也得好好吃饭,保重身体才是。”
“你的身子若是垮了,这些国事谁来处理?”
“我身子好的很呢。”
张新一把抱住蔡琰,就往后堂走去。
“不信你来试试?”
“别闹。”
蔡琰轻轻捶打张新胸口。
“你先吃饭。”
张新加快脚步。
“我不吃饭,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