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和沮授下值之后,各自回去。
沮授是张新的长史,自然住在大将军府内的别院。
而贾诩在长安是有府邸的。
贾诩回到家中,吃过晚饭,和家人团聚之后,披上大氅,令家仆准备车驾。
“阿父。”
长子贾穆上前问道:“这么晚了,阿父还要去哪?”
“我有公务。”
贾诩没对儿子多说什么,登上车驾,回头叮嘱道:“这几日你好好在家,照顾你母亲和弟弟。”
“若有什么事,叫家仆去办,这几天尽量别出门。”
“诺。”
贾穆闻言心中一凛。
眼下大将军已经入朝辅政,又年关将至。
按理来说,长安已经太平了才对。
老登不让他出门,莫非......
长安又要乱了?
贾诩看了儿子一眼,乘车出府,来到城门处。
“来者止步。”
麴义带人上前拦住。
“我奉大将军之命出城。”
贾诩出示张新令牌,找麴义要了一队护卫,向城外大营而去。
一路上,他的心中都在不断思索,该如何说服西凉众将。
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先去张绣那里试试。
这孩子老实,又听劝,说服他的把握应该最大。
贾诩驱车来到张绣营中,使人通传。
张绣得到消息,亲自出营迎接,见到贾诩,躬身一礼。
“贾先生。”
“见过少将军。”
贾诩回了一礼。
“天气寒凉,先生若有什么话,进帐说吧。”
张绣将贾诩请进帐中坐好,开口问道:“先生深夜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贾诩目视帐外。
张绣会意,朝着帐外喊道:“五十步内,不得有人靠近。”
“诺。”
帐外亲卫散去。
张绣看向贾诩。
贾诩组织了一下语言。
“诩此番前来,乃是为救少将军叔侄性命。”
“先生此言何意?”
张绣心中一惊,随即面露疑惑之色。
我们叔侄现在在大将军麾下待得好好的,周围又没有战事,怎么会有性命之忧?
“敢问少将军。”
贾诩开口问道:“如今西凉兵之战力,比起董公之时,如何?”
“那自然是远远不如。”
张绣很实诚。
董卓麾下的西凉兵和羌胡厮杀多年,都是刀枪里滚出来的百战老兵。
现在的西凉兵,大部分来自流民,只会抢抢百姓,根本打不了硬仗。
否则陕县之时也不至于他一说投降,大部分将领就都同意了。
一点犹豫都没有。
军纪废弛,士卒散漫,实在是没有战的底气。
“那我再问少将军。”
贾诩继续说道:“若少将军想要提升西凉兵之战力,当如何做?”
张绣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自然是严肃军纪,裁汰老弱,加强训练。”
提升战力,短期内见效最快的,就是这几种方法。
贾诩见张绣明白这个道理,索性不再绕圈子。
“大将军想要提升西凉兵的战力,不知少将军以为如何?”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张绣哪里还不明白?
“先生是说......大将军想要裁军?”
“西凉兵人员臃肿,编制混乱,不少人在军中,只是空耗粮饷罢了。”
贾诩点点头,“时日一长,朝廷根本负担不起。”
“大将军想用凉州人,必然需要裁军。”
“只是如此一来,怕会有许多将校不满。”
“若这些将校聚集起来闹事......”
张绣立刻就明白了其中门道。
难怪贾诩会说,是为救他们叔侄性命而来。
西凉兵不裁军,时间长了,朝廷负担不了。
没了粮饷的士兵,一定会聚众闹事。
到时候张新出兵镇压,首先要干掉的就是他们这些西凉系的将领。
裁军,将校们起来闹事,张新镇压。
结果还是一样。
这是一个死局。
唯一的出路,就是他们这些将领好好配合张新裁军,同时还要尽力压住下面那些不满的将校。
“先生之意,绣已知晓。”
张绣起身,朝着长安方向拱手一礼。
“还请先生转告大将军,绣必尽力配合裁军之事。”
“少将军明智。”
贾诩脸上露出一个笑容。
还得是张绣。
这孩子是真的听劝。
“只是......”
张绣看向贾诩,“绣心中还有二问,请先生解惑。”
贾诩微微颔首。
“少将军请说。”
“其一,大将军打算留下多少人?”张绣问道。
“总计一万,分为四部。”
贾诩实话实说,“大将军打算让少将军领一部,郭将军、樊将军以及马超各领一部。”
张绣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之色。
“马超是谁?”
贾诩答道:“马腾之子。”
“马腾?”
张绣一愣,“他也降了?”
“还没。”
贾诩笑笑,“不过也快了。”
张绣心中一惊。
听贾诩这话的意思,马腾是在战败之后,遣了质子进京?
这么快?
连马腾都降了,关中这块是真的没有什么力量能够反抗张新了。
“那......”
张绣再问:“大将军欲要如何处置我叔父?”
张济自从投降之后,虽然没被张新怎么样,但一直以来也是一个软禁的状态。
他的部曲,基本已经转移到了张绣手上。
刚才贾诩说了,四部兵马,张绣可以统领一部。
那张济呢?
咋整?
“少将军,在下实话与你说。”
贾诩看着张绣,“镇东因为......之事,已失信于大将军,大将军不会再用他了。”
“不过少将军可以放心,大将军会给镇东高官厚禄,让他留在朝廷养老,安度余生。”
养老?
张绣点点头。
大将领兵,家人为质,这是惯例。
张新既然打算用他,那么把张济留在长安做人质,倒也合理合法。
贾诩观其面色,开口问道:“少将军可还有疑虑?”
“没有了。”
张绣摇摇头,随后脸上露出一丝迟疑之色。
“只是......不说郭、樊二位将军麾下,哪怕只是我麾下的士卒,可称精锐者也有五六千。”
“只留一部兵马,是否太少了些?”
“少将军。”
贾诩面色一肃。
“关羽、赵云、于禁等大将追随大将军日久,劳苦功高,军功也已封侯,如今麾下也不过两三千人罢了。”
“少将军新降之将,就想统领五六千之众......”
“即使大将军准了,少将军敢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