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的结果很有意思,虽说吴班和魏延帮助袁熙的大燕帝国获得了西南地区的海上港口。
可是他俩的结果不算太好。
或者说是明升暗降。
就说魏延吧,他虽然从开国县侯升到了开国郡公,但是中南都督的职务被撤销了,回邺都得了个莫名其妙的九卿职务,根本没有实权,这等于在告诉魏延,他被闲置了,而且还失去了兵权。
另外,吴班也没捞到好,虽然升了个将军职务,但是杂号的,根本没有实际意义,也就是乡侯的爵位有点实效,但是,也一样,丢了建宁中郎将府这样的实际兵权,也跟投闲置散差不多。
其实,南方派系的将军们连续出现这种奖惩,本来应该可以打消边境将领们的野心的。
但是架不住有人送来助攻啊!
那当然是刘浪这个所谓的鲜卑帝国南讨王。
袁熙本以为,刘浪一直叫嚣着,要拿回车师国只是说说的,结果,刘浪来真的。
乾元十六年(公元227年)秋,鲜卑帝国以车师国领土争议为名,突然进攻西域,刘浪作为统兵者,甚至还号召了北部的悦般国和西部的贵霜帝国,一下从三个方向进攻西域。
这次的情况不同,刘浪没有直接拉出十几万的大军,而是非常务实地先派了五万大军前往车师国境内,作为先锋军,统领自然是他自己。
悦般国那边,主要还是袁熙设置兰州闹得。
中原势力不在西域的时候,西域属于大乱斗状态,基本上就是谁强谁说了算。
因此,大宛国、乌孙国和悦般国对于西域各个城邦的势力,都是有干涉的。
只不过并没有哪国有绝对的话语权。
但是袁熙的大燕帝国来了,就不一样了,袁熙这边肯定要的是绝对话语权,必须全权管理西域的事宜,一开始是西域长史府,然后是兰州的建立。
大宛国和乌孙国,自然是传统狗腿子,只要袁熙的大燕国能够震慑住西域各个城邦,那他们两国自然愿意当朝贡国,配合西域长史府管理西域。
但是,悦般国不一样,他们本来就是中原人宿敌匈奴人建立的,而且还是被中原人给赶到这边来的,一直跟中原人不对付。
无论是大汉,还是大燕国,悦般国都不喜欢,虽然鲜卑人也让匈奴人厌恶,但是刘浪是匈奴人,他能够很好地利用悦般国与大燕帝国的矛盾。
因此,即便刘浪拉走了不少悦般国的年轻人,最终还是靠着各种花言巧语,和利益承诺,让刘浪说动了悦般国的国主参与攻打西域的战事。
至于贵霜帝国,那就是纯粹对西域产生了兴趣。
新任贵霜帝国的领导者名为,波调。此人算是贵霜帝国的中兴之主,作为大月氏一族的领导者,波调再次把大月氏一族的臣民集合到一起,恢复了对花拉子模的控制,把康居地区给羁縻了回来。
而对于西域,波调一直在冷眼旁观,他一开始只是默认了西域的商业模式,以及混乱的状况。
直到袁熙的大燕帝国建立,波调很清楚,中原王朝一定会再次插手西域,波调在袁熙设立西域长史府之后,就派使者与袁熙的大燕帝国进行了友好的访问,甚至波调还让使者给袁熙进献了印度的旁遮普地区独有的珍稀物品,当然,袁熙也回赠了丝绸制品。
按说,这样的友好关系,贵霜帝国应该不会跟大燕帝国闹翻。
但是人就是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欲望就会增长,特别是波调知道鲜卑帝国建立,给袁熙的大燕帝国造成了不少的麻烦。
波调开始了他的迷惑操作,也就是贵霜帝国开始跟鲜卑帝国交往,也是进献珍稀物品,然后换回了马匹。
然后,就有了刘浪以鲜卑帝国的名义,让贵霜帝国一起攻打西域。
如果说之前混乱的西域,在商业上也就那回事。
如今,在苏则的治理下,商业效益可以说是拉满,使得波调这个贵霜帝国的领导者也开始眼红起来。
因此,波调也想直接插手西域,拥有西域的统治权。
而且波调不是在痴人说梦,他很早就开始干西域了,在疏勒国,就有波调的暗棋。
这一暗棋就是疏勒国的国主弟弟,在刘浪说服了波调之后,这个弟弟直接杀了自己的国主哥哥,自立为新的疏勒国国主。
自然,波调也直接对外宣称认可新的疏勒国国主。
另外,刘浪也以鲜卑帝国的名义认可了疏勒国新任国主。
这就是在袁熙统治的西域秩序上蹦迪了。
因此,苏则作为兰州刺史,遭到三大势力的进攻,不得不再次向邺都求救,并直面危机。
高昌郡(车师国)的情况不一样,不仅有刘浪的鲜卑帝国部队,还有着车师国的复国主义者,以及悦般国的部队。
苏则作为兰州的最高长官,除了要求别驾毋丘兴亲自去往邺都,去向大燕帝国的行政中心求救,最为主要的就是守住高昌郡这个北境。
因此,苏则除了让赵昂尽快把高昌、鄯善、且末三郡的屯田兵尽快集结,还立刻让新任的楼兰校尉麴林带着校尉府的驻军直接北上,支援在高昌城独立防守的戊己校尉毋丘俭。
而苏则自己再次前往西域的其他诸国要求发兵,因为他不光有着兰州刺史的名号,还有着西域都督的名号,基本上可以调动西域所有羁縻国的部队。
可是疏勒国的叛变,无疑助长了其他各国的气焰,像是于阗国、龟兹国、焉耆国三国,也就是象征性地给了几百人的部队。
而有着更强实力的大宛国和乌孙国,直接选择沉默,也就是说,他们准备谁赢帮谁。
苏则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跟这些在战争期间墙头草的势力闹矛盾,因为没必要。
他只需要赢了就行,始终,这也是大燕帝国与鲜卑帝国的较量。
至于贵霜帝国的插手,苏则其实早就有自己布置。
要知道,苏则在西域这么久,可不是光盯着西域,他还看向了更西边。
那边有着一个新生的帝国正在冉冉升起,这也是袁熙给苏则的思路。
这个新生的帝国就是萨珊波斯。
萨珊波斯一直对安息帝国和贵霜帝国不满,如今萨珊波斯基本上已经把安息帝国给打的差不多了,正准备进攻贵霜帝国。
如今贵霜帝国的领导者波调,居然还有时间西进,完全没意识到萨珊波斯的到来。
苏则也是干脆,直接用之前派去萨珊波斯的使者,给萨珊波斯此时最有战略眼光的君主阿尔达希尔,送去了密信,准备一起攻打贵霜帝国。
萨珊波斯那边自然欣然应允。
只不过,苏则知道,他不能完全指望波斯人的进攻,他必须自己先解决眼前的北境危机。
始终,在刘浪的各种骚操作下,盘踞在高昌郡的鲜卑帝国、车师国和悦般国联军,总数已经达到了十万人,而且他们通过各种劫掠,已经凑够了充足的军粮。
甚至,苏则听说,乌孙国、焉耆国和龟兹国,都在给刘浪的联军提供粮草,用来换取之后不被劫掠的条件。
苏则知道,这只不过是小国在战乱时代的自保手段罢了,两头讨好才行。
苏则虽然没能从周边国家拿到太多实际利益,但是明确知道他们不会直接参与战争,比什么都强。
于是,苏则大胆布置,对兰州南部直接不做防御,把手头的部队全部压到高昌郡,跟刘浪的联军决战。
因为,无论是凉州的部队还是邺都中央的帮助,都不会在一时半会儿到来,苏则必须亲自守住北境的高昌郡才行。
至于,疏勒国和贵霜帝国,苏则决定暂时晾着他们,因为一时半会,想从疏勒国进攻到兰州境内,他们还做不到,用不着苏则操心。
而且就算路上的其他西域势力完全不阻拦,就是西域这路况,也会让疏勒国和贵霜帝国的联军脱一层皮。
苏则在这方面还是有着很高的自信的。
于是,乾元十六年十月一日,已经开始有点天寒地冻的时候,苏则带着近三万大军,北上支援高昌城。
那里的毋丘俭和麴林,带着戊己校尉府和楼兰校尉府的万余部队,已经坚守三天了。
要知道,他们二人面对的是刘浪手头包含鲜卑帝国、车师国和悦般国三方势力的整整十万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