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外公,日伪时期确实当过郑集乡长,听我妈说过,老人家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乡亲的事,还在打谷场上藏过一个抗日战士。
我妈说,他人个头非常小,身体却异常灵活,功夫很好,两米多高的墙头,他能直接跳上去,以前总觉得有点言过其实,现在的奥运跳高冠军也不可能这么厉害,不过从谷老头那里得到了证实,他当年真的这么厉害。
那个年头,总是有很多奇人异事,说给现在的人听,都觉得匪夷所思。
谷老头说,卖小鸡的禹航和我四太爷都是那种牤牛转世的人,两百多斤的碾盘能扛在肩膀上。这个我还真信,我小时候真的见过七十岁的四太爷一个人扛着打谷用的石头碌碡一口气从家里走到打谷场,一路不带歇的,那玩意,两个壮劳力都不一定能抬得动。那么他说自己年轻的时候能隔着钢盔一巴掌拍死鬼子可能真的不是吹牛。
我跟老头相处得非常融洽,几乎是无话不谈,按照辈分,我应该称呼他一声太爷,他也欣然接受,说这是应该的,我不吃亏。
老太太对我很热情,当我以为可以顺理成章喊他太奶的时候,谷老头却连连摆手:“没人的时候可以这么叫!叫唐奶奶就行。”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不是两口子,唐奶奶年轻的时候给谷家当过丫鬟,就是故事里边的唐若慈,解放军的一个交通员。
谷老头的原配夫人何晓慧在港城照看一个刚生了孩子的孙媳妇,唐奶奶的爱人早些年过世了,她闲着无聊,就跑来照顾谷老头的起居了。
谷老头说,家里孩子太多了,亲生的还有收养的,生的孩子又是一大堆,自己都记不过来了,那些孩子们逢年过节回家的时候,也是他最头疼的时候,老老少少几十口子人,脑袋都能吵炸了,他更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养花种草,有时候也去下下棋,只是附近的人没人愿意跟他一块下棋,说他太赖皮了。
我曾经很认真的提过一个问题:“老家这么多兄弟都在想念你,你为什么就不愿意回老家去看看呢?”
本来还嘻嘻哈哈的他立刻变得伤感起来:“不是我不愿意,而是我真的没有那个勇气,太多骨肉亲朋因我而死伤,我没办法面对过去的人和事。我年轻时候干了太多荒唐事,害过很多人,虽说害的坏人比较多,可也有很多好人受到牵连,我心里有太多坎过不去。我和当年的兄弟选择走了不同的道路,如今国家富强,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可我却不敢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他们面前,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种侮辱,也会让他们更后悔,遗忘是一件好事,起码不用活的太累。”
我说:“我想把你的故事写成一本书,让更多的人知道你们当年的故事。”
他摆摆手说:“多写一些正面英雄的故事吧,我做的那些事情都拿不上台面,会教坏小孩子的。”
我刚点头表示放弃这个想法,他马上补充说:“写是可以写,但是一定要把我写成正面人物,丑事尽量一笔带过,还有一点,如果你想发表,就得等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死光了。”
我问:“为啥?”
谷老头回答说:“我给你讲的故事很多都是吹牛的,要让他们几个都知道了,肯定笑话我。”
我问:“你当年那么有钱,为什么选择站在穷苦百姓这一边?”
他回答的很干脆:“因为我本身也是穷苦百姓,我的那些钱,没有一分钱是干净的,都是民脂民膏,我见过太多冻死饿死的人,我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我希望所有的中国人都不会再过上我们当年的苦日子,那种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日子并不好过。我总想过,散尽家财去救更多人,可以只能保住他们一时,保不住时时代代,能保住一部分人,保不了全中国的人。日本人被打败之后,内战开始,国军四处抓壮丁,解放军那边的老百姓却踊跃参军,我相信老百姓的选择。”
我问:“听我四太爷说,当年那个美国女人对你死缠烂打,连她有钱的英国丈夫都不要了,非要给你当小媳妇,这件事是真的吗?”
“那是必然的!”一提到这个话题,老头立刻两眼放光,“咱爷们那时候的魅力,那就不用问了!”
唐奶奶给我们送来茶水,看到他得意的样子,马上就拆台了:“你听他吹牛呢?那个时候美国人根本就看不起中国人,他的那点魅力还真的就吸引不了美国财阀家的千金,不过合作做生意这个事是真的。”
谷老头表情尴尬:“大妹子你给点面子行不行?不吹牛还算男人吗?”
我接着他的话说:“对的呢。我四太爷就跟我吹牛说他以前亲手杀过的鬼子都数不过来!”
谷老头马上严肃起来:“他还真没吹牛,他虽然走错了路,可我依然敬重他是一个最纯粹的军人。他不光杀过很多日本鬼子,也杀过很多美国鬼子!”
我不敢随便说话了,继续听他讲故事。
谷俊宇离开镇江之后,带着徐传信直接去了金陵,他要和美国人商讨合作的事情。
禹航则回徐州继续他的特务工作,分别的时候,谷俊宇郑重地劝告他:“做事留点余地,也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禹航点头:“尽量吧!”
淮海战役之后,国军一败涂地,徐州解放,几乎所有的官员都跑了,禹航却坚持留了下来,他手里有一份特殊的名单,是军统潜伏在当地的特工名单,他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等着解放军的到来,把名单交给了对方,他说,输了就是输了,不应该再玩这么阴险的招数。也是这个举动,给自己争取来了宽大处理,坐了两年牢之后就被放回家了,继续干起了祖传的老本行——贩卖鸡苗鸭苗。